施寒微的个人简介
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1948年出生于德国,1973年获博士学位,1979年获得大学授课资格。1981年起历任德国慕尼黑大学汉学教授、德国巴伐利亚国家图书馆馆长、哥廷根大学汉学教授、汉堡大学教授、德国沃尔芬比特尔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等职,是欧洲三大汉学家之一。主要著作有《弘明集》、《中国文学史》和《墨翟著作集》、《联邦德国的汉学》、《古代中国》。施寒微 - 简介
施寒微(Helwig Schmidt-Glintzer),1948 出生在巴特赫尔斯费尔德。他曾先后在哥廷根和慕尼黑大学攻读汉学、哲学、人种学、社会学与政治学,197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79年在波恩大学汉学系通过教授资格考试。1981年被任命为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东亚文化与语言学系教授。1993年被聘为哥廷根大学教授,同时就任位于沃尔芬比特尔的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此外,他目前还担任着德国汉学协会主席。其最主要著作有:《中国古今文学通史》(慕尼黑C. H. 贝克出版社,1999)和《中国简史》(慕尼黑C. H. 贝克出版社,2009)。他的最新著作于2009年5月在德国出版。施寒微 - 汉学研究
施寒微教授(Schmidt-Glintzer,Helwig)对于汉学史做过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汉学研究的主题随着中国的身份变化而变化。中国始终处在发展变化中,汉学研究可以有一部分沉浸于古典,但是,对当前的中国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他还认为,欧洲的中国研究只能在欧洲确定自身身份的语境中才能被理解。作为奥古斯特公爵图书馆馆长,施寒微掌管着欧洲这家庞大而古老的图书馆。他认为欧洲学者对中国的研究说到底是一个欧洲人对中国的研究,因为汉学是欧洲的一门人文和文化科学。研究世界、研究人以及研究历史同时就包括研究其他民族的文化。欧洲人很早就对中国发生了兴趣,16世纪以来这种兴趣的高潮不断涌现。反思这种现象很重要,因为它所涉及的与其说是客观的科学,不如说更是主观的感知。而这种感知是不断变化着的,正如中国对世界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