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辉(画家)

时间:2023-12-01 08:16:30编辑:小简

生辉(画家)的个人简介

生辉,山东省东营人,1978年生,1997年毕业于东营师范,现东营市河口区太平中学任教。东营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东营市美术家协会油画艺委会会员,东营市油画家协会理事。

获奖经历

2016年?

第四届“江山如画” 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优秀奖;

“青竹画材杯”全国油画作品展优秀奖。

参展记录

2016年?

文登博物馆写生祖国昆嵛山之冬油画展,威海;

多彩威海写生作品展,威海;

2015年

文登博物馆写生祖国昆嵛山之秋油画展,威海;

四月中国意象油画群展,临沂;

2014年

安徽查济七人展,查济;

东营市第二届美术新人新作展,东营;

东营市油画提名展,东营;

第三届“江山如画”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北京;

2013年

第二届“江山如画”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上海。

艺术评论

绘画感悟之一

喜欢油画,喜欢写生,在自然中描绘心中所想,在画布上体会油彩的厚薄冷暖。把每次写生当做创作,在有意与无意之间苦心经营画面,收获一次次的创作之后的喜悦。在数量与质量之上追逐绘画的语言,体会一次次的失落与迷茫,感悟心无所住而生其心。绘画是自然的流露也是一种修行。

绘画感悟之二

以前画画下笔之前先想到大师怎么画这个山,名家怎么画这个树,全部都是生搬硬套,不老实实的画,画面毫无内容可言。这段时间学会用自己的眼睛认真体会景物,发现了以前忽略的颜色和形状,思考自己眼睛看到的,用心对待每一笔色彩,范宽说过:与其师于人,未若师于物,与其师于物,未若师于心。何时能画到心中的景像那就交给造化了。尽人事,听天命。

画展序言

生辉曾有过迷茫不清的艺术实践阶段,作为青年艺术家的语言探索,这个旅程也不失为重要段落,关键在于生辉是一个能警醒自己且有艺术才智的青年艺术家,也说明他艺术触角多变,取决于情感思维的丰富多姿。生辉在与我同时踏上去往三门峡的写生之路后,他的画面就出现了可喜变化,这种变化是在写生作品呈现出主客观之间分量的差异,即写生作品须有落地的现实依据,更需有内心主体的艺术要求。几年下来,他对写生创作有了深度的认识,也有了对油画作品高度的学术意识,其作品从原先所谓“原创性”的放任不羁到对艺术语言规律性的多方探求,作品的品质显然在一步一步提升。这无疑是一个重要转折,是一个关键的提升。

王辉2016、12、16、

(注:王辉,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当代中国写意油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

画出禅者―读生辉油画作品有感

当我见到生辉兄油画作品的第一感触是静,同时也渗透出一股禅味,可谓绘画的修行者,在今天的国画界与油画界中以佛家为绘画题材的画家甚多,但以佛性而生成于画作中的人确极少。

在交通与信息发达的时代,以至于画家们转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关注,全国各个地方都在开展写生活动,所以我与生辉兄在南北各地碰巧受邀作画已有数次之缘。平日里,他很安静、勤奋的同时少言,好学且乐于接受旁人的见解和批评,好比武侠小说中那位天天扫地的布袋和尚,安静、随和而内敛,这三个词已淋≈碌乇硐衷谒淖髌返敝小

禅学中所说:“十方无影像,六道绝形踪。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坐断佛祖关,迷却来时路”。生辉的作品似乎从画面的笔触和色彩中都传达出他对绘画的认识与「禅」意的融合,不以高低论道法,而是一种修行于市的画者身份在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所见所闻所悟。

生辉兄的作品中也融入了中国画的写意精神,重「六法」,讲究笔墨的变化与气韵,以意在先,形随其后而落笔于画面。意于先自成灵,所以才会以静先入读者的心声。其作品还赋予了诗的意境,有喜悦悲伤,有孤寂欢聚,通过对现实环境的感触与捕捉,把一种独有的个人绘画气质植入了他的作品。他在画面的色块关系上与构成上看似随性而尊其严谨,以至于观者先品其意味后思其功。学无止境,画者即是「修行者」,在此也寄予生辉兄在今后的绘画道路上取得更佳的成绩和突破。

文/杨加勇

2016年4月

作品欣赏

上一篇:宋文治(画家)

下一篇:谭丕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