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乙瑶的个人简介
郭乙瑶,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副院长。
研究方向
现主要从事二十世纪西方文论、英语教学法。
主讲课程
学术英语读译、实用英语视听说(非英语专业硕士、博士必修课程)、理解诗歌、英语文学经典作品赏析、英语学术文本品鉴(非英语专业硕士、博士选修课程)、大学英语综合阅读、听说;雅思学术体验
研究成果
教材《英美散文赏析》,新华出版社,2007年1月
著作《性别差异的诗意书写:埃莱娜?西苏理论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
《北京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测试体系建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12月。
《诗与思的对话:西苏和巴特勒理论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
译著《十一月的此刻》,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1月。
《我们!》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3月。
《精致的瓮:诗歌结构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8月。
《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之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美国思想史》(之一),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年12月。
论文“试析西苏理论文本中的声音隐喻”,《外国文学》,2010 (5)。
“他者的u2018向死而在u2019――试析埃莱娜?西苏的死亡观”, 《现代妇女》,2010(8).
“试论英美和法国女性主义者的语言观之争”,《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6)。
“身份建构的焦虑:从钱广和“药匣子”说开去”,《作家》,2009(2)。
“《红楼》里的疯女人:女性主义视域中的赵姨娘”,《贵州大学学报》,2008(2)。
“有形诗与无形画:试析埃莱娜?西苏的绘画隐喻和“女性书写”,《外国语言文学》,2008(2)。
项目主持“巴特勒和西苏理论比较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已结项)。
参与“伊莱恩?肖瓦尔特与u2018女性批评学u2019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已结项)
参与“里德与多元文化主义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已结项)
主持“大学英语语言能力指标体系研究”,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已结项)。
主持“基于论证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学术英语素养评价开发与验证”,教育部人才培养专项及教改项目/北京市重点教改项目(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