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朱汉的个人简介
黄朱汉(1919一1988),笔名夏风,广东横沥田坑村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 高级摄影师。
人物简介
1936年在广州上大学时,开始参加抗日活动,1938年赴延安参加八路军,入抗大学习,1939年随抗大二分校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分配到《晋察冀日报》当新闻记者,在邓拓、沙飞帮助下,学会摄影,边写文章边拍照片,在艰苦的敌后环境下,一手拿笔一手拿相机进行战斗。1942年调往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任秘书期间,仍坚持摄影活动。1946年调任《晋察冀画报》摄影记者,解放战争爆发后,调任新华社晋察冀野战军总分社兼《晋察冀日报》新闻记者,以文字为主,兼搞摄影。建国后历任《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后调全国政协工作。
工作成就
黄朱汉与战友们一起不怕牺牲,深入游击区敌占区,和八路军游击队地方干部人民群众一起战斗,开展抗日工作。他不仅会投手榴弹,会打枪,还学会了隐蔽自己,侦察地形敌情。黄朱汉与战友们,每到一个地方,既了解附近敌人的情况,又要学会做宣传,动员群众参加抗战的工作。抗战时期只有学会游击战,才能够在敌后当战地记者。
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黄朱汉以高昂的战斗情绪和饱满的创作热忱,随着部队深入敌后,拍下了反映边区军民英雄抗战和揭露日军暴行的珍贵照片,并采写了大量的通讯报道。1940年,八路军对日军进行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黄朱汉与战友立即奔赴前线,参加“百团大战”的报道。一系列生动的镜头,充分反映了八路军歼灭日寇的胜利和英雄气概,鼓舞了全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信心。
日本侵略军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激起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日寇。晋察冀日报记者怀着满腔仇恨揭露敌人的罪行和阴谋。黄朱汉拍摄了《日寇暴行之一:三百余间窑洞全被敌寇摧毁》、《日寇暴行之二:被逼疯的女人》系列组照,记录下日军犯下了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黄朱汉通过深入敌占区采访,揭露敌人实行集家并村,制造“无人区”,日寇残杀我同胞,抢掠财物,抓走我同胞当劳工,“慰安妇”,在浑源县等地强迫农民种罂粟,毒害我同胞的报道。这些滔天罪行记录在《晋察冀日报》上,已经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黄朱汉在抗日战争八年中,拍摄了许多文献性的历史珍贵照片,如:《老战士影展》、《游击队之歌》,显示边区战士英勇抗日的信心;《国际友人来边区》,由平津脱险来边区的反法西斯国际友人斑维廉夫妇等7人,与晋察冀边区军政首长合影;国际友人、美国驻华使馆武官卡尔逊、记者郝乔治、英国驻华使馆参赞司品列、加拿大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大夫、印度医疗队柯棣华大夫等来边区访问与参加工作;《悼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1940年,白求恩之墓落成典礼,聂荣臻将军率领边区军民向白求恩之灵致敬;日本反战同盟晋察冀地区协议会成立;张家口解放;军调执行部三人小组的活动以及张家口工厂恢复生产等题材。
黄朱汉的许多作品,在边区举行过流动展览,有的在晋察冀画报和其它报刊发表过,生动而形象地介绍了晋察冀模范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各方面情景。他的作品除署名黄朱汉外,还用过朱汉、夏风、泳江等笔名。
黄朱汉和他的战友在晋察冀地区抗战八年来拍摄的数以万计的新闻照片,现在大部分都完好地保存在解放军画报社,为中国革命保存了丰富的形象资料。解放后出版的《革命战争摄影作品选集》、《老战士摄影集》、《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图集》、《日本侵华图片史料集》、《人民战争胜利万岁影展》、《老战士影展》、《第二次国共合作》以及革命历史、军史陈列中的许多照片都是那时候拍摄和保存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