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宁(研究员)

时间:2024-06-22 03:16:22编辑:小简

顾宁(研究员)的个人简介

顾宁,1977年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后留本系任助教;1980年10月参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会, 任中文科翻译兼秘书;1981年-1989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实习员,翻译。现任中华美国学会理事,中国社会科学院妇女研究中心理事。

基本信息

姓名:顾宁

生日:1955年01月

职称:研究员

籍贯:江苏

学位/学历:硕士/研究生

成就及荣誉

1984年-1987年美国 史密斯学院美国研究项目研究生,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硕士生,美国马里兰大学历史系助教、硕士生; 曾获美国杜鲁门 总统图书馆研究经费;1987年09月获硕士学位后回国。1989年11月-今在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从事美国史, 美中关系史,中外关系史,妇女史研究。1994年获美新署资助参加美国历史学家学会第87届年会组织的“ 美国历史国际化国际会议”,并应邀到《美国历史杂志》编辑部介绍了“美国史研究在中国(1984年-1994年)”。1999年获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在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和 斯坦福大学亚太研究中心任访问学者。2001年06月获美国 曼斯菲尔德基金会资助,参加 蒙大拿大学曼斯菲尔德中心举办“美中关于冷战的对话”国际研讨会。

发表科研成果

著作:

1.尹其名著:《知情者说―历史关键人物留给后世的真相》(美方 乒乓外交 口述史),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

2.顾宁著:《 美国文化与现代化》, 辽海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2006年3月第2次印刷。

论文:

中美关系史和冷战史

1.《肯尼迪政府的对华政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1991年第6期(美国学术网站全文转载)

2.《“遏制但不孤立”中国政策提议的历史由来、反响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1997年第1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世界史》1997年第5期全文转载)。

3.《冷战年代中苏教育交流的启示》,《世界历史》,2004年,第4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2004年第10期全文转载)。

4. 《1949-1978年的中苏中美教育交流》,《 世界历史研究所学术文集》(3), 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5.《评冷战的文化遗产:中美教育交流(1949-1991)》,《 史学月刊》2005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

6.《美国的中国通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的美中关系》,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7. On the Cultural Legacy of the Cold War: Sino-US Educational Exchange (1949-1990),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High Education Press and Springer, 2006, Vol.1, No. 4.

美国史

1.《美国铁路与经济现代化》,《世界历史》2003年第6期。

2.《社会经济的需求和美国教育的发展》,《 史学月刊》2003年第11期(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教育学》2004年第2 期全文转载)。

学术综述

1.《关于亚洲冷战的中美对话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2002年第2期。

2.《美国胡佛研究所档案馆和前苏联档案的收藏》,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 2004年第3期。

文章

1.《美方人员关于乒乓外交的回忆》,《 百年潮》,2001年第7期(该文被2001年7月26日出版的《作家文摘》摘选,题目为“回忆中美乒乓外交”;《 中国老年报》2001年8月8日开始连载)。

2.《肯尼迪遇刺之密》,收入刘晓萌主编《世纪之谜》,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出版。

3.《摧残青少年的邪教“上帝之子”》,载史言著:《阳光下的罪恶》, 东方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

4. 《1979-1990 中美教育交流的特点及启迪》,《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11月16日。

出席国际学术会议

1.2001年06月16-23日,“中美学者关于冷战的对话”国际研讨会,美国 蒙大拿大学曼斯费尔德中心主办,宣读“冷战时期的中苏中美教育交流”论文。

2.2002年02月4-5日,“纪念《 上海公报》发表30周年研讨会”,中华美国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所主办,宣读“1972年-2002年的中美文化交流”论文。

接受电视台采访

2001年接受辽宁电视台采访,采访内容在辽宁台“纪念乒乓外交30周年”节目中播出。

上一篇:何基沣

下一篇:谷钟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