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冈(小说主角)

时间:2024-06-21 08:06:20编辑:小简

韩冈(小说主角)的个人简介

韩冈,字玉昆,网络小说《宰执天下》(作者cuslaa)主角,纵横中文网首发。原名贺方,因空难事故穿越至北宋熙宁年间(时年为熙宁二年,皇帝赵顼[xū]在位)。

人物生平

综述

主角原名贺方,因空难魂穿至北宋熙宁二年(1069)关西秦州成纪县下龙湾村一个名为韩冈的秀才身上。因军中医疗事得官,协助王韶开拓河湟(对应史书中的熙河开边),借助后世带来的一些科学知识,做出了一些发明,逐渐改变宋朝与辽国的军事力量对比,并灭亡西夏(见书中章节:金城可在汉图中1-22章,枕惯蹄声梦不惊1-25章)。

仕途概览:韩冈虽因新法的帮助得官,借助后世的知识以及在看出熙宁变法的局限性后,并未因自己是王安石的女婿而全面倒向变法运动。而是继续研习横渠先生张载之学问,并自创气学,与王安石、程颐等各流派争夺在天子及世人面前的话语权,即书中提到的道统之争(见书中章节:第六卷 上六之卷――九州惊雷),这是本书最大的看点。

回到过去之后,作者并没有因为来自后世而让主角大开金手指(仅仅对一些科普知识做出了宣传),也没有像一般小说那样大肆抄袭古人诗词来博取盛名。而是将科学理论体系包装进大儒张载的关学及其自创的气学中,希冀通过“格物致知”之理,并借助其所著《三字经》、《蒙学》及《自然》期刊,来逐渐开启民智,让后来人能继续走在自然科学的道路上。韩冈高举关中学派格物致知的旗帜与新党、旧党、以及理学争夺在天子及世人面前的话语权。

书中,韩冈并未因为来自后世,想要改变社会而将儒学一脚踩死;也并未因斗争的需要而降低配角的智商,尤其是与当时的名臣,如王安石、文彦博、吕惠卿等人的斗争都写得极为出彩。他融入了所生活的北宋世界,遵循一定的官场规则,但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试图潜移默化地改变世界。

在个人感情方面,并未因来至后世而特立独行,遵循当时的社会风气。韩冈现共有妻妾四名,正妻为王安石次女王旖,妾室为周南(京中花魁),严素心,韩云娘(韩家童养媳,时称“养娘”)。

落魄书生

熙宁二年,西夏进攻陕西,韩冈两个哥哥皆死于王事,韩冈在外匆忙归家,淋雨生一场大病,父母为了韩冈变卖家产,又遭遇遭村里正李癞子逼债,李癞子为了谋夺韩家的田地,与县城押司陈举设计让韩冈前往县衙服差役,看守兵器库,既可以放火掩盖贪污罪状,也可以杀掉韩冈。但韩冈反而杀死放火的人,趁机指认县衙衙役班头黄大瘤,陈举迫不得已只得逼黄大瘤自尽。

陈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县令让韩冈前往甘谷城犒劳军士时,让与其私通的星末部劫夺给养杀掉韩冈,所幸得到了雄武军节度判官吴衍所派遣的王舜臣的援助,顺利击退来犯的星末部,到达甘谷城。

韩冈看到大战过后的甘谷城伤病无人医治,就自愿留下照顾伤员,整饬伤兵营,得到甘谷的守将张守约的欣赏,举荐韩冈,并得王韶等人共同举荐, 以三班借职身份勾管路中各处伤病事宜 。

官职

至书中章节为日觅月议乾坤(下),韩冈所任官职,以年为准,特列如下:

年 份履 历本官、差遣、寄禄官、爵位、功臣号等全称出 处熙宁二年(1069)闰十一月,由王韶、吴衍和张守约三人推荐差遣为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勾当公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其中张守约只推荐“理路中伤病事宜”一项,十二月获得批准。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勾当公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第一卷第40章第一卷第44章熙宁三年(1070)二月,过流内铨铨试,以布衣入官,本官密县县尉,差遣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勾当公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密县县尉、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勾当公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第一卷第60章五月,以功升本官试衔知莱州录事参军事。试衔知莱州录事参军事、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勾当公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第二卷第13章六月,定新差遣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使司机宜等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试衔知莱州录事参军事、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使司机宜等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第二卷第17章七月,以古渭大捷升本官威胜军判官。威胜军判官、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使司机宜等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第二卷第20章十二月,因昭文相公韩绛征辟,加临时差遣管勾~延路中伤病事宜。威胜军判官、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使司机宜等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并管勾~延路中伤病事宜。第二卷第26章熙宁四年(1071)四月,取消临时差遣管勾~延路中伤病事宜,另加差遣签书通远军军事判官。威胜军判官、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使司机宜等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并签书通远军军事判官。第二卷第32章九月,以河湟开战,临时再加差遣管勾军中转运事。威胜军判官、管勾秦凤路缘边安抚使司机宜等事兼理路中伤病事宜、并签书通远军军事判官、管勾军中转运事。第二卷第33章十一月,以军功升本官安化军节度判官,随即特旨改朝官太子中允(京官以上自动获得散官,朝官以上自动加勋骑都尉),并改差遣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司机宜文字,权发遣通判巩州军州事。给事郎、安化军节度判官太子中允、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司机宜文字、权发遣通判巩州军州事、骑都尉。第二卷第35章熙宁五年(1072)二月,以河湟决战,加差遣管勾军中转运事。给事郎、太子中允、熙河路经略安抚使司机宜文字、权发遣通判巩州军州事、管勾军中转运事、骑都尉。第二卷第36章五月,以河湟事毕、抗诏不尊等因,罢去所有差遣。给事郎、太子中允、骑都尉。第二卷第45章七月,以河湟功劳晋本官国子监博士。给事郎、国子监博士、骑都尉。第二卷第47章八月,过锁厅试。给事郎、国子监博士、骑都尉。第三卷第4章熙宁六年(1073)三月,过省试,列一百五十七名,转本官太常博士。给事郎、太常博士、骑都尉。。第三卷第17章三月,殿试第九。给事郎、太常博士、骑都尉。第三卷第18章三月,面见皇帝,得加贴职集贤校理给事郎、太常博士、集贤校理、骑都尉。第三卷第20章九月,迁本官右正言,得差遣知白马县事。给事郎、右正言、集贤校理、知白马县事、骑都尉。第三卷第26章熙宁七年(1074)四月,以处置流民事务、加强事权,特旨改差遣权发遣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给事郎、右正言、集贤校理、权发遣提点开封府界诸县镇公事、骑都尉。第三卷第33章十二月,改差遣判军器监事,特赐绯银鱼袋。给事郎、右正言、集贤校理、判军器监事、骑都尉、特赐绯银鱼袋。第三卷第41章十二月,郊祀后,特旨越级迁起居舍人,晋直龙图阁,升通直郎(按郊祀一次散官升五阶来算,韩冈之前得到的散官应该是给事郎),晋上骑都尉。通直郎、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判军器监事、上骑都尉、特赐绯银鱼袋。第三卷第43章熙宁八年(1075)十二月,以援救受到袭击的邕州,改差遣广南西路转运副使,并管勾军中转运事。通直郎、起居舍人、直龙图阁、广南西路转运副使、管勾军中转运事、上骑都尉、特赐绯银鱼袋。第四卷第11章熙宁九年(1076)四月,以奇袭昆仑关、收复邕州之功,特旨超迁考功郎中,擢龙图阁直学士,改差遣广南西路转运使,晋轻车都尉(这是历阶而转)。龙图阁直学士、通直郎、考功郎中、广南西路转运使、轻车都尉、特赐绯银鱼袋。第四卷第17章第四卷第18章七月,以对交趾作战,以原职兼安南道经略招讨副使,并管勾军中转运事。龙图阁直学士、通直郎、考功郎中、广南西路转运使、兼安南道经略招讨副使、并管勾军中转运事、轻车都尉、特赐绯银鱼袋。第四卷第18章熙宁十年(1077)八月,以灭交趾之功,晋朝散大夫,迁右司郎中(按制,待制以上官迁转,前行郎中当迁为左司郎中或右司郎中,而后文提到韩冈任右司郎中已经是在面见富弼的时候,由此可知,此次本官升迁应升为右司郎中),升龙图阁学士,晋上轻车都尉,封临淄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特旨加食实封一百户(爵位也是在见富弼的时候提到的,按制,初授爵位一般是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并卸去安南道经略诏讨副使和随军转运使职务。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右司郎中、广南西路转运使、上轻车都尉、临淄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特赐绯银鱼袋。第四卷第25章第四卷第31章第四卷第34章十二月,以广南西路事毕,改差遣京西路都转运使,并赐紫金鱼袋。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右司郎中、京西路都转运使、上轻车都尉、临淄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一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四卷第28章元丰元年(1078)十一月,以襄汉漕运开通事宜成功,加食邑四百户。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右司郎中、京西路都转运使、上轻车都尉、临淄县开国伯、食邑一千一百户、食实封一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四卷第43章十一月,以襄汉漕运开通、献牛痘功劳,晋右谏议大夫,晋护军(历阶而转),特旨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这个一直要到第五卷第3章里才知道,那时候韩冈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按制,降麻官每次加是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刚好对得上。另外,改差遣不会更动食邑和食实封,所以只能是本次加的)。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京西路都转运使、上轻车都尉、临淄县开国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四卷第43章第五卷第3章十二月,改差遣同群牧使,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同群牧使、护军、临淄县开国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四卷第44章元丰二年(1079)六月,以北地军事紧急、备顾问之故,特加差遣同枢密院都承旨。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同群牧使兼同枢密院都承旨、护军、临淄县开国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五卷第8章六月,以守备河东之故,改差遣知太原府事,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龙图阁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知太原府事、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护军、临淄县开国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五卷第8章第五卷第9章十二月,以河东事毕,迁通奉大夫,加检校工部尚书,晋上护军,晋东莱郡开国郡公,加食邑二千二百户、食实封八百户。龙图阁学士、通奉大夫、右谏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知太原府事、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上护军、东莱郡开国郡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五卷第15章元丰三年(1080)五月,加端明殿学士,改差遣判太常寺兼提举厚生司、太医局。端明殿学士兼龙图阁学士、通奉大夫、右谏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判太常寺兼提举厚生司、太医局、上护军、东莱郡开国郡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五卷第17章十二月,赵顼中风,先由向皇后预确认差遣侍讲资善堂,后由赵顼诏书亲自确认。同时,拟任参知政事,辞不受。端明殿学士兼龙图阁学士、通奉大夫、右谏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判太常寺兼提举厚生司、太医局、资善堂侍讲、上护军、东莱郡开国郡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五卷第24章第五卷第25章第五卷第26章十二月,以功加贴职资政殿学士、翰林院学士,因避人言,遂辞端明殿学士、龙图阁学士,改贴职资政殿学士兼翰林学士。资政殿学士兼翰林学士、通奉大夫、右谏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判太常寺兼提举厚生司、太医局、资善堂侍讲、上护军、东莱郡开国郡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五卷第28章元丰四年(1081)元月,以雁门关陷落,不任馆伴使而去翰林学士衔,改差遣枢密副使兼河东路制置使。枢密副使、资政殿学士、通奉大夫,右谏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河东路制置使兼资善堂侍讲、上护军、东莱郡开国郡公、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二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五卷第31章六月,不奉诏而入京,罢去临时差遣河东路制置使,并加食邑四千户、食实封一千八百户。枢密副使、资政殿学士、通奉大夫、右谏议大夫、检校工部尚书、资善堂侍讲、上护军、东莱郡开国郡公、食邑八千户、食实封三千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五卷第38章六月,以非诏入京及失察所举之人等罪,辞枢密副使及河东路制置使,未许之。后再辞枢密副使,许之。七月,以功赐功臣号,擢礼部侍郎,晋光禄大夫,赐检校太尉、上柱国。授宣徽北院使,掌院事。晋莱国公,加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一千户,辞国公及加食邑、食实封不受。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翊戴功臣、宣徽北院使、资政殿学士、光禄大夫、礼部侍郎、检校太尉、上柱国、东莱郡开国郡公、食邑八千户、食实封三千户、特赐紫金鱼袋。第五卷第39章十二月,以误教太子赵煦之罪,辞宣徽北院使、资政殿学士,并请降本官、散官、爵位,未许之,并改任皇宋大图书馆馆长。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翊戴功臣、(资政殿学士)、(宣徽北院使)、光禄大夫、礼部侍郎、检校太尉、皇宋大图书馆馆长、上柱国、东莱郡开国郡公、食邑八千户、食实封三千户、特赐紫金鱼袋第六卷第1章元佑元年(1082)二月初,平太皇太后高滔滔、蔡确逆党,十三日后,以两制以上官选举,先就枢密副使,再任参知政事,晋爵齐国公,加食邑二千户、食实封八百户。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翊戴功臣、资政殿学士、光禄大夫、礼部侍郎、检校太尉、参知政事兼皇宋大图书馆馆长、上柱国、齐国公、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三千八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六卷第7章元佑四年(1087)九月,晋宰相(散官自动晋级为特进以上。按制,韩冈本官三年一迁,应升为户部侍郎,而晋升为宰相之后,则迁升为礼部尚书。)。推忠协谋同德守正佐理翊戴功臣、特进、礼部尚书、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皇宋大图书馆馆长、上柱国、齐国公、食邑一万户、食实封三千八百户、特赐紫金鱼袋。第六卷第15章

上一篇:胡一楠

下一篇:耿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