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泽(教授)

时间:2024-06-20 09:59:29编辑:小简

胡忠泽(教授)的个人简介

胡忠泽, 男,1965年10月出生,安徽省桐城市人,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教授。安徽省饲料工业协会常务理事、蚌埠市畜牧兽医学会理事。

个人简介

胡忠泽,男,1963年10月生,安徽省桐城市人,安徽科技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优秀教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饲料工业协会、家禽协会、牛羊协会理事,安徽省现代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安徽省现代草地畜牧业专家组专家,安徽省“115”创新团队助理,滁州市科技特派员,《饲料研究》杂志编委。

一直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和《饲料添加剂学》;主要从事动物营养调控和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及其机理研究,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以及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等省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烟酸铬对肉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等6篇论文分别被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粮油学会、《养猪》与《粮油食品科技》杂志评为优秀论文,副主编或参编教材和学术著作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项。

研究方向

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及机理研究和动物营养调控

工作成就

教学方面

本人主讲《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和《饲料添加剂学》,通过对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式和教学手段的不断创新和改革,圆满地完成了校级重点课程《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建设,教学中成功地运用了案例教学和讨论式与参与式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科研方面

主持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姜黄素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研究》和安徽省科技厅年度重点项目《降低鸡蛋胆固醇的中草药添加剂筛选》,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乌骨鸡日粮适宜蛋白质水平研究》获2001年安徽科技学院“九?五”优秀科研论文二等奖,《中草药添加剂在乌骨鸡生产中应用》获2002年度《粮油食品科技》十佳文章,《烟酸铬对肉鸡生产性能、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获安徽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出版学术专著《饲料学》(副主编),参编面向21世纪教材《动物营养学实验教程》。

2009年度教学科研工作业绩

2009年度发表研究论文5篇。

主持项目情况

1. 安徽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降低鸡蛋胆固醇的中草药添加剂筛选(2006年);

2.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姜黄素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理研究(2007年);

3.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提高羽毛粉饲用价值的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2016年);

4.安徽省教育厅重大项目:鸡肉肉品质营养调控关键技术研究(2016年);

5. 安徽省教育厅项目:提高鸡肉肉质风味的中草药添加剂筛选(2004年);

6.蚌埠市科技局项目:猪安全高效环保型配合饲料配制技术研究(2011年);

7.滁州市科技局项目:禽用复合免疫增强剂组方的筛选及其应用技术研究(2013年)。

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

(1)一种抗仔猪腹泻的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ZL201310591867.4);

(2)一种降低肉鸡体脂沉积的复合饲料添加剂(ZL201410099814.5);

(3)一种用于生产富硒姜黄鸭蛋的鸭饲料添加剂(ZL2013100591866.Ⅹ);

(4)一种肉羊用全混合日粮颗粒饲料(ZL2014100599716.1);

发表的论文:

(1)茶多酚对肉鸡脂肪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杜仲对鸡肉品质的影响及机理探讨,《动物营养学报》;

(3)茶多糖对肉仔鸡免疫功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茶叶科学》;

(4)米糠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研究,《中国粮油学报》;

(5)姜黄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的影响,《粮食与饲料工业》;

(6)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肉鸡肉质的影响,《粮食与饲料工业》。

荣誉称号

2004年度获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

上一篇:吉莱(运动员)

下一篇:勾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