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尚军

时间:2024-06-20 02:36:38编辑:小简

黄尚军的个人简介

黄尚军教授,四川成都市人,1956年出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系四川省语言学会理事、成都市民俗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民俗学会理事、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民俗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四川方言与民俗研究,出版多本四川方言与民俗专著,09年被评为“师德标兵”,受到本校广大师生的高度赞誉。

个人资料

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一名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享誉全国的师德标兵,黄尚军教书育人的经历,也是将当年关爱他的老师们的精神传承和发扬的过程。

黄尚军的初中老师晏正渊先生,是一位早年参加革命的离休干部。在教他的三年时间里,无论刮风下雨,晏老师都与他同路上下学。夏天,看他赤脚过马路,便用微薄的工资给他买新鞋;冬天,拉着他因剥花生、挑柴禾棍而龟裂的小手,塞给他交学费的钱。晏正渊长年患病,医生给他开了假条,但他从未缺过课。

1980年,黄尚军退伍后回到成都,在盐道街小学参加俄语补习班,师从著名翻译家――四川大学外语系教授赵德育。赵老十分器重这个老是第一个举手发言的学生。后来,还主动叫他们到家里补课,从未收取任何费用。

在四川大学读研究生期间,导师向熹教授曾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尚军啊,我们中华民族还是需要有几条脊梁骨。”这句话一直铭刻在他的心中。

正是求学道路上遇到的这些好老师,让黄尚军不仅收获了丰盈的知识,还收获了与知识同等重要的做人道理。黄尚军说,恩师们留存在他脑中的“敬业”“爱生”的细节一直感染、激励着他,引导他把这种爱心无私传递给学生。

几十年来,黄尚军开设了《田野调查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西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研究》、《巴蜀方言与民俗》、《古代汉语》等十门课程。为了让每堂课既内容充实,又生动活泼,黄尚军每门课都认真备课,写下了一百万多字的讲义。他把自己积累的大量田野调查资料,融入课件,把采风中体悟到的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同学们分享,力争课堂生动、形象、感人。

主要成就

2009年,黄尚军老师被评为四川师范大学2007-2009年度师德标兵的称号。2010年各省最受欢迎的十大教授、我国非211工程学校中文专业最佳十大教授等荣誉称号。

2013年被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委员会和教育部办公厅授予“全国师德标兵”称号。

在教学过程中,黄尚军指导了本科生科研创新15个项目,其中重点项目4个,被学校评为优秀的有12个,其中1个获得全校文科第1名。

个人作品

《四川方言与民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初版,2002年再版),于1998年获四川省社会科学界优秀科研成果奖及成都市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成都方言词典》(与梁德曼先生合作,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000年获四川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及成都市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巴蜀牌坊》(四川美术出版社2007年将出版)。在《方言》《文史杂志》《四川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人物评价

黄尚军教书育人的过程中,特别注重教学生做人。他告诫学生“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站得高才能看得更远,要在学习中不畏艰难,追求上进。

从细节入手成为他教导学生的方法。黄尚军经常留学生在家里吃饭,而饭后洗碗时,他都要让学生洗碗后再用干布擦一遍碗,他说“出租屋内很潮湿,处处不留水渍才能保证东西不发霉”。借此,他也要求学生秉承“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妥帖处理生活、学习中的每件小事。

无论在科研还是在教学上,黄尚军都给学生们做好表率。大三学生杨杰,曾跟随他深入山村考察,吃住在当地人家。调研之余,他发现黄尚军老师会主动关心这家孩子受教育的情况,还会帮他们洗碗、做家务。

黄尚军注重细节、行为世范的品质让四川师范大学食堂收餐盘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因为每次送餐盘时,他都会向他们问个好、行个礼,用自身的行为教育着学生尊重身边每个人。

黄尚军把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忱化作对学生的关爱。他不仅向学生传授知识,灌输做人的道理,还在日常生活中关心、温暖他们。

2007年中秋节,黄尚军在学校举办了“中秋朗月”诗歌朗诵会,他自掏腰包,给300多位同学每人准备了一份月饼。

2008年“5.12”大地震中,他带的一名研究生家中房屋受损严重。该生年龄较大,妻子在家务农,家庭经济拮据。得知这个情况后,他拿出2000元,让学生回家维修房子。

2008年一个寒冬的深夜,一名研究生不慎在寝室摔倒,他和妻子闻讯急忙赶到学校,带着学生去医院医治直至深夜。第二天,还亲自为学生熬了一锅鲜鱼汤,送到她寝室。

2009年底,甲型流感流行,黄尚军上课时,发现班上一位同学感冒厉害,咳嗽不止,便让他马上去医院。第二天上午,他买了一箱牛奶、点心和水果去寝室看望,发现学生高烧未退,又急忙带学生上医院看病。

多年来,得到黄尚军贴心关怀过的学生不计其数。“孩子们都还小,不听话了要管,要为他们多提供机会,这些可爱的学生是我工作的动力。”为了更好指导学生,他在学校租了一间小房,常年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与十多位同学共同学习和生活,手把手教他们做科研论文,亲自为学生做饭,以至于邻居以为他是专门给学生做饭赚生活费的“保姆”。

黄尚军说,因为熏陶在四川师范大学这个众多优秀教师的大集体里,自己才能从中汲取更多的养分。他会继续高擎“灵魂工程师”这一崇高使命的火炬,像其他兢兢业业的老师一样,积极投身于教学、科研,为莘莘学子传递更多知识之光。

上一篇:火风暴(DC漫画)

下一篇:哈尔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