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廷序

时间:2024-06-15 08:21:58编辑:小简

郭廷序的个人简介

明弘治14年(公元1501年),郭廷序出生于贵山都南阳乡(今属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南阳乡联堤村)一书香门第,祖郭浩为宋朝广西按察使(郭子仪后代),其父为当地一饱学秀才。廷序自幼聪慧,智力过人,3岁能背唐诗宋词百余首,其父...

人物生平

明弘治14年(公元1501年),郭廷序出生于贵山都南阳乡(今属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南阳乡联堤村)一书香门第,祖郭浩为宋朝广西按察使(郭子仪后代),其父为当地一饱学秀才。廷序自幼聪慧,智力过人,3岁能背唐诗宋词百余首,其父爱其为掌上明珠。当时,岭南大儒黄佐在香山县(今中山市)设馆收徒,明正德11年(公元1516年),年方15岁的郭廷序拜黄佐为师,在其指导和教授下勤学苦练,与同窗梁有、欧大任等最为黄佐赏识,被称为“香山书院”三学士,后3人均被《香山县志》列为岭南名贤。明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廷序中举人,嘉靖20年(公元1542年)中进士,授江西贵溪县知县。

历史事迹

郭廷序上任之后,体察民情。贵溪为山区县,郭廷序上任伊始,即微服私访,走遍县内各乡村,其时,贵溪灾害频繁,百姓艰辛,廷序制订了减轻百姓徭役,赋税措施。他不趋炎附势,秉公办案,尤为民众所赞许。夏言乃贵溪人,在朝廷官拜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权倾一时,各州、县官员奉承巴结他的人甚多,唯郭廷序不为所动。嘉靖22年(公元1544年),夏言在贵溪的内侄房产与人纠纷,夏言特地托人寄言廷序,要帮其内侄讨还房屋业权。有人认为这是巴结权贵、升官发财的好机会,师爷更是向他出谋献策,预祝他官运亨通,廷序听完,怒颜于色,正告师爷道:“我宁丢乌纱,不判冤案。”(见《循夫集》一书)他深入调查,走访百姓得知夏太师内侄依仗权势,强占民宅,秉公将纠纷房产判归原主,此举引起夏言不满,对郭廷序诸多刁难,廷序愤而辞官,至扬州专事著述,明嘉靖26年(公元1547年),4月,于扬州逝世,时年47年。郭廷序逝世之后,岭南著名学者黄佐把他的文章和著作编成专集《循夫集》(郭廷序字循夫),还为他立传,勒石立于贵溪学宫,入祀邑忠义孝弟祠。

历史文物

郭廷序府第“大厅内”,于明嘉靖28年(公元1549年)建成前一年,郭廷序已去世。大厅内建筑奇特,外表为贝灰木结构结筑,房屋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大厅内”共有99个门,大小天井26个,内部有厅、房,真是屋中有屋,“大厅内”最盛时期曾居住500多人,如今这幢400多岁高龄的古建筑岁月依旧。

上一篇:韩秋岩

下一篇:耿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