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继筠

时间:2024-06-15 02:22:42编辑:小简

何继筠的个人简介

何继筠(921年―971年),字化龙,归德府(河南商丘)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将,后周天平节度使何福进之子。

何继筠早年仕于后晋、后汉、后周三朝,历任供奉官、成德衙内都校、钦州刺史、内殿直都知、棣州刺史等职。后周恭帝时,改为西北面行营都监。北宋建立后,屡立战功,官至建武节度使、判棣州。

开宝四年(971年),何继筠去世,年五十一岁。获赠侍中。

人物生平

何继筠之父何福进,历事后唐至后周,累官忠武、成德、天平三镇节度使。何继筠自幼便显露将帅之器,他与同伴嬉戏时,一定将其按战阵排列。

后晋初年,何继筠以恩荫补任殿直。

后汉隐帝时,枢密使郭威(后周太祖)主持讨伐“三叛”(河中节度使李守贞、永兴军节度使赵思绾、凤翔节度使王景崇),表请何继筠随征。战后,何继筠改任供奉官。

后周广顺(951年―953年)初年,何福进任成德军节度使,署任何继筠为衙内都校。他曾经率领偏师出土门,击败北汉军,斩首数千级,以功兼领钦州刺史。辽国大将高模翰率两千骑兵侵扰成德军辖下的深、冀二州,制造苇筏以渡胡卢河(今河北宁晋县东南)。何继筠随虎捷都指挥使刘诚诲等率兵屯驻贝州,以抵御辽军,高模翰闻讯后匆忙北撤,刘诚诲等部在武强县救回了被辽军俘虏的老幼一千余人。此时,被辽军掠去的冀州数百位丁壮,望见后周军抵达,争相喧哗响应,意图夹击辽军,但刘诚诲等不敢呼应进攻,这些人都被辽军杀死。

不久后,何继筠随何福进入朝觐见,授内殿直都知。何福进去世后,何继筠自服丧期中被起复,任濮州刺史,领兵戍卫静安军。辽军入侵,何继筠率兵迎击,将其打败,改任棣州刺史。

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北征辽国,攻至瓦桥关(今河北雄县城西南),命何继筠领所部兵越百井道,破北汉军数千人。

后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改何继筠为西北面行营都监。

建隆二年(961年),宋太祖赵匡胤升棣州刺史为团练使,以何继筠为棣州团练使。次年,被命为关南兵马都监。

乾德四年 (966年),加兼棣州防御使。

开宝元年(968年),何继筠随昭义军节度使李继勋出征北汉,包围北汉都城太原,任先锋部署。他进军至涡河,击破遭遇的北汉军,夺下汾河桥,在太原城下再败北汉军,获得马五百匹,并生擒北汉将领张环、石S。

开宝二年(969年)春,赵匡胤亲征太原,辽国派军来援北汉。当时何继筠屯驻在阳曲县,赵匡胤以驿马急招其至太原城下,亲自授他破辽方略,随后命何继筠率精锐骑兵数千赶赴石岭关,以阻扼辽军。何继筠依计行事,大破辽军,生擒其刺史二人、兵卒一百余人,斩首一千余级,夺得马七百匹及众多的军械、甲胄。北汉一向倚仗辽国为声援,等到何继筠献捷之后,赵匡胤便命人在太原城下把所获的辽军首级、铠甲展示给北汉守军,使其士气大丧。不久后,何继筠因功建节,拜建武军节度使,判棣州。

开宝三年(970年),何继筠入朝觐见,赵匡胤下诏赐以鞍马、戎杖,命他回镇戍边。

开宝四年(971年)秋,何继筠再次入朝,突生背疽。赵匡胤亲临其府邸探望,赏赐颇为丰厚。不久后,何继筠病逝,享年五十一岁。赵匡胤前往吊祭,为之流泪,对左右侍臣说:“何继筠捍卫边境有功,朕之所以不早授他一镇节度使,正因他u2018数奇u2019(命数不好)。如今刚领节度使,果然走到了沦没的结局,实在可惜啊。”随即赠何继筠以侍中之职,赐绢五百匹,并命宦官监护丧事,特令把他生前的佩剑和甲胄一同陪葬。

主要成就

何继筠曾镇守棣州,以防御契丹,与关南李汉超、瀛州马仁r、常山韩令坤、易州贺惟忠、西山郭进、晋州武守琪、隰州李谦溥、昭义李继勋、延州赵赞、庆州姚内斌、环州董遵诲、原州王彦升、灵武冯继业组成西、北两处边防,使得北宋开国之后二十年内无西北之忧。

人物评价

总评

何继筠性格沉稳,智略过人,在边境任职二十年,与士卒同甘共苦,能得其殊死效忠。他善于揣度边境情势,受到边境之人的敬服,许多百姓都供奉他的画像。

历代评价

贾昌朝:太祖命李汉超镇关南,马仁r守瀛州,韩令坤镇常山,贺惟忠守易州,何继筠领棣州,郭进控山西,武守琪戍晋阳,李谦溥守隰州,董遵诲屯环州,王彦升守原州,冯继业镇灵武。`榷之利,悉输之军中,听其贸易,而免其征税。边臣富于财,得以为间谍,羌夷情状,无不预知。二十年间,无外顾之忧。(《宋史》引)

王称:①继筠儿童时嬉戏,必分布部伍、为战陈状。及长善射,深沉有谋,与士卒同甘苦。(《东都事略》)②太祖削五代之乱,创万世之业,制兵有谋,御将有术。付郭进以邢州、李谦溥以隰州,俾制太原;畀何继筠以沧景、贺惟忠以易州、李汉超以关南、马仁r以瀛州,俾控北敌;授姚内斌以庆州、董遵诲以通远军、王彦升以原州,俾御西寇。结之以恩、丰之以财,小其名而重其权,少其兵而久其任。每来朝,则命之坐,赐予优厚。北边军市之租,多赐诸将。惟何继筠授以节制,示以懋功之典。其他所居之官,不过巡检使之名。而所领之兵,亦不过五、六千人。而任之久,乃至二十年,少亦不减十馀年。是以夷狄畏服,边鄙无事,由制兵御将得其道。(《东都事略》)

脱脱:宋初,交、广、剑南、太原各称大号,荆湖、江表止通贡奉,契丹相抗,西夏未服。太祖常注意于谋帅,命李汉超屯关南,马仁r守瀛州,韩令坤镇常山,贺惟忠守易州,何继筠领棣州,以拒北敌。又以郭进控西山,武守琪戍晋州,李谦溥守隰州,李继勋镇昭义,以御太原。赵赞屯延州,姚内斌守庆州,董遵诲屯环州,王彦升守原州,冯继业镇灵武,以备西夏。其族在京师者,抚之甚厚。郡中`榷之利,悉以与之。恣其贸易,免其所过征税,许其召募亡命以为爪牙。凡军中事皆得便宜,每来朝,必召对命坐,厚为饮食,锡赍以遣之。由是边臣富赀,能养死士,使为间谍,洞知敌情;及其入侵,设伏掩击,多致克捷,二十年间无西北之忧。以至命将出师,平西蜀,拓湖湘,下岭表,克江南,所向遂志,盖能推赤心以驭群下之所致也。(《宋史》)

顾炎武:韩令坤镇常山,马仁r守瀛,王彦升居原,赵赞处延,董遵诲屯环,武守琪戍晋,何继筠牧棣,若张美之守沧、景,咸累其任。管榷之得,贾易之权,悉以畀之。又使得自诱募骁通,以为爪牙,军中之改俱以便宜从事。是以二十年间,无西北之虞。(《日知录》)

逸闻趣事

何继筠奔赴石岭关前,宋太祖赵匡胤对他说:“第二天正午,朕等你前来进奏捷报。”次日正午,赵匡胤如期等在北台。见一人骑马南来,急忙派人迎问,乃是何继筠之子何承睿前来献捷。

亲属成员

辈分关系姓名简介家世祖父何神剑累赠左骁卫大将军。父亲何福进后周时官至天平节度使、同平章事,卒赠中书令――妻子杨氏――子辈儿子何承睿随父于石岭关大破辽国。何承矩字正则,官至齐州团练使,卒赠相州观察使。孙辈孙子何龟龄曾任侍禁。何昌龄娶齐王赵元佐之女太和县主,官至内殿崇班。何九龄曾任殿直。何遐龄曾任斋郎。曾孙辈曾孙何象中何昌龄之子,官至阁门祗候。据《何氏宗谱》载,何继筠除子何承矩外,还有二子“(何)孟羔、(何)孟荣”,具体名不详。

表格参考资料:

史料记载

《宋史?卷二百七十三?列传第三十二》

上一篇:韩祖香

下一篇:胡祥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