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教恭

时间:2024-06-13 10:43:48编辑:小简

黄教恭的个人简介

黄教恭,湖南宁乡四都泉塘(即今宁乡县大屯营乡)人,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属宁乡泉塘黄氏教字辈。诗炳次子,字仲文,号辉亚,通派大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月二十四戌时生。

简介

黄教恭,湖南宁乡四都泉塘(即今宁乡县大屯营乡)人,著名爱国抗日将领,属宁乡泉塘黄氏教字辈。诗炳次子,字仲文,号辉亚,通派大维,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十月二十四戌时生。及长就读湖南长沙第一师范,时目睹国步艰难,而广州革命军兴,乃投笔从戎,报考黄埔军校第六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二期,嗣入国防研究院第七期。历任国军第八十五军(王仲廉任军长)第四师、八十九师、十三军、二十九军之作战科长[1]、连、营、团长、处长、副参谋长、陆军总司令部集训第七总队少将副总队长、首都卫戍总部作战处长、淞沪警备司令部参谋长(并一度兼任防卫司令部参谋长)、九十七军副军长、驻香港南方执行部军事组组长、国防部高级参将、兼法规会委员及会务主任、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61年,以考绩特优,国防部明令授缺为陆军中将。历经湘赣、川、晋、陕北延安五次剿共安内之役。自七七年卢沟桥抗战开始,中经有名之南口、台儿庄[2]、中原(河南长达七年)、鄂南各役,尤以最后于民国三十四年,时任二十九军团长,千里驰援贵州,收复独山,导致最后胜利。撤退大陆前,亲承总统蒋介石面示,敷设三个师地下堡垒保护南京首都,迨后,防卫淞沪及湖南、广西诸战役。两次遭敌袭击,一度落水获救,得庆生还。故先后蒙国民政府颁授胜利、忠勤、宝鼎、云龙、光华、九星等功勋奖章。为中国国民党优秀干部、资深党员,为党服务历时六十八之久,迭任各级组织委员、主委、书记长、政策组长等要职,荣获党中央、主席颁发“纪念”及“荣誉”奖状,以及各级党部之嘉奖与记功,凡数十次之多。忠孝传家,诚信治事。民国三十八年举家迁台。寿九十二,公元一九九七年九月三十日没于台湾。子五女六。配:朱德珍[3],生没葬阙。生宏宇、南、龙、虎;女六:君淑、如、倩、禹殇、筑、瑾。抚湖南酃县[4]唐夔甫[5]之子豫民。

相关事件

[1] 根据台湾国史馆所编《第二次中日战争各重要战役史料汇编:台儿庄会战》一书记载:“王仲廉的八十五军是在三月十四日滕县告急时接到支持作战的命令,之前部队正在河南进行整训,十五日第四师便乘火车前往临城,不过尚未离开车站,在火车上第四师便已经与日军的战车、骑兵接触,情况十分狼狈。战斗过程中,由于八十五军担任机动作战,不断迂回包围日军进行攻击,所以都是白天打仗、晚上行军,第四师十二旅旅长石觉回忆时表示曾经七天七夜没有睡觉,是八年抗战中最长的一次。第四师作战科长黄辉亚甚至曾在马上睡著,结果掉到田里,到被卫士叫醒后才赶上部队。当时交战双方不仅装备差异极大,天寒地冻风雪交加中,中国士兵仅著单衣,甚至刚交战时连粮食都不足,而在突破日军阵地后,中国军队才发现日军喂马是用麦片,士兵还有维他命,甚至使用的军事地图即使是小小的一个村庄,不仅其中记载著土质,有多少居民,碉楼,连多少口井都记载清楚。王仲廉本人在十五日晚间曾与军团指挥官汤恩伯在徐州会面,席间除商讨军情之外,汤表示当天曾经路过萧县附近,距离王仲廉家乡王庄仅数里之遥,向村人打探王家状况,得知仅有茅草屋几户与薄田数十亩,便询问为何王仲廉未曾置产?王仅能苦笑无言以对。”

[2] 黄辉亚(1984年)〈台儿庄会战录音访问〉。见《第二次中日战争各重要战役史料汇编―台儿庄会战》,国史馆印行,第299-300页。

[3] 见台湾国防部永久(政史)档案开放应用系统【总档案号:00002873】【分类号:060.29】 【同类序号:2122.2】【案名:行政措施案】 【卷次号:3】 【起讫时间:39 - 40】第006目次号之《弟处少将高参黄辉亚同志及其眷属黄朱德珍等十人因全家迁台,请兄代为签请办理入台证兹送上黄同志相片敬乞代办为感》。

[4] 酃县,即今株洲市炎陵县。

[5] 唐夔甫,国民革命军第97军第82师师长。

上一篇:黄千山

下一篇:洪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