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嘉贤的个人简介
郝嘉贤,(1944.2―),安徽安庆人。擅长油画、连环画。1966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美术设计系。曾任教于上海轻工业专科学校、湖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进修。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副教授。连环画《船过青浪滩》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铜牌奖。作品有《春》、《老人》等。尔后,郝老师赴美。先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以专绘人物肖像为业;后转往乔治亚州亚特南大市,继续从事职业肖像绘画工作,最后在亚市离开。。。2:1984年《连环画报》第8期刊登的连环画作品《船过青浪滩》,在1986年全国第三届连环画评奖中获绘画三等奖,而绘画作者也是湖南著名的油画家郝嘉贤先生。由于这部作品并没有出版成册,所以现在想要看到它,也就只能在《连环画报》中见着了。
基本资料
姓名:郝嘉贤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44.2
时代:元代
籍贯:安徽安庆
职务:画家
国籍:中国
基本内容
现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委员会委员,国家863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EI收录40余篇;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及横向项目1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项。曾获“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黄袁教职工创新奖”,2006年入选“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年,教育部创新团队“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骨干成员。
郝姓来源
1、出自子姓。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殷商王帝乙在位时,将其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省太原市),其后子孙便以地为氏。
2、出自郝骨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后简郝骨氏为郝姓。
3、出自他族改姓。如上党、卢水、汾州郝姓出自匈奴;辽西郝姓出自东汉时乌恒人;唐时南蛮有郝姓;西夏人中有郝姓;元时都噜别族为郝姓;今土家、满、蒙、回、锡伯等民族均有此姓。得姓始祖帝乙。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帝喾(高辛氏)之子。契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商族后来不断壮大,至契的十四世孙汤时,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殷商的第二十七代君王为帝乙,他将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公元前十一世纪,商朝被周所灭,按当时的固有习惯,子期的后裔便以居地为氏,称郝姓。他们尊帝乙为郝姓的得姓始祖。繁衍播迁始于商末太原郝乡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中心。秦汉之际,郝姓人已逐渐向山西其他地方以及陕西、河南、河北等附近境内繁衍播迁。晋末,由于官职调迁,郝姓有一支自太原徙居润州丹扬(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传七世有郝回,在南朝梁任江夏太守,又自丹阳徙至安陆(今属湖北)。两晋南北朝时,虽社会动荡,但居山西之郝姓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受波及不大,但河北之郝姓有避战乱而迁山东者,河南之郝姓有迁安徽者。隋唐之际,社会安定,郝姓在陕西京兆一带繁衍壮大,并形成郝姓历史上的第二大郡望――京兆郡。并有郝姓徙湖北、四川者。北宋灭亡后,郝姓有南迁江南者,而世居汾州(今山西汾阳)的著名画家郝章为避战乱,兵火后迁居阆州(今四川阆中)并落籍当地。唐宋以前,郝姓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较他姓要晚,规模也要小的多。唐宋之际,南方的一些地方才出现了较多的郝姓人家。元末时,灾疫不断,农民起义军四起,后互相攻伐,导致中原、华东、华中人口锐减,明初洪武年间,郝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北京、山东、天津等地。明清之际,郝姓在南方各地的分布渐广,湖南、福建等省都有载入史册的郝姓人物;同时在东北的辽宁等省也有了郝姓的聚居点。清代时,世居山西北部的郝姓跟随走西口的风潮,有迁内蒙、甘肃者;而居于福建的郝姓则有渡海赴台,进而入南洋新加坡等地者。但是,此期郝姓仍是以北方为其分布繁衍的中心。如今,郝姓在全国分布甚广,尤以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为多,这三省的郝姓约占全国汉族郝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九。
迁徙分布
始于商末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就是到了宋代,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了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清两代,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还有一个相似的说法,郝氏始祖DD帝乙,郝姓起源有三:一为出自子姓,其远祖为契,得姓始祖为帝乙。相传契为商的始祖,因帮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舜任用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南)之地。又传说契是其母因吞食玄鸟(燕)之卵而生的,所以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强大,终于在契的十四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殷商在其二十七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在今山西太原市),其后子孙便以封地为氏,称为郝氏。另一来源出自太昊(伏羲氏)时期,太昊有佐臣郝省氏,辅助太昊治理部落,后世郝姓中可能就有来源于郝省氏这一支的。郝姓的第三个来源为少数民族姓氏,如乌桓族便有郝姓,乌桓也作乌丸,为东胡族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