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达(演员)的个人简介
郭达,1955年6月9日出生于西安,国家一级演员。1987年,在春晚上搭档杨蕾出演小品《产房门前》。1993年,在春晚中搭档蔡明出演小品《黄土坡》。2001年,出演春晚小品《红娘》获得春节联欢晚会三等奖。2004年,搭档郭冬临、杨蕾出演小品《好人不打折》。2005年,主演时尚生活喜剧《眼花缭乱》。2007年,出演首部魔幻现实主义的情景喜剧《糊涂小天使》。2009年,出演神话剧《白蛇后传》。2011年,参与拍摄国内首部“牡丹文化“作品《甲天下》。2012年,主演抗日谍战剧《天下归心》,饰演金学恭。2014年,出演电视剧《幸福请你等等我》,饰演周彼得。
成长经历
郭达是遗腹子,父亲在他出生前一个多月因病去世,那一年母亲28岁。坚强的她几乎是一边缝着小衣裳迎接新生命,一边缝制寿衣送别相爱的丈夫。郭达只见过父亲留下的两样东西:一个八角帽,一把小提琴。他从小就拉着这把小提琴开始了他的艺术之梦。也是在拉小提琴时,才能与父亲阴阳两隔、心灵神交。
郭达的个人经历非常坎坷,年轻时遇到的那些艰难让他对农民有一种天然的感情。
1974年,郭达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接受了3年专业的话剧表演训练,毕业后分配进了西安省话剧院。在省话10年,他排演了30台话剧,几乎获得了陕西省以及西北地区所有的表演奖。那时,他的喜剧天赋渐渐显露,不是喜剧的也能被他演出喜剧效果。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话剧艺术陷入低谷。身为演员队队长的郭达,面对每年100场演出任务的承包合同犯了愁。
《换大米》、《产房门前》都出自那台小品晚会。借助春晚的巨大影响力,郭达迅速走红全国,他也因此告别了话剧舞台,成为专业小品演员。郭达不忌讳别人说他是小品演员,在他看来小品与话剧一样是表演艺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演小品我得到很多,它让全国观众记住了我,它改善了我的生活,它丰富了我的舞台经验,让我学会如何精炼语言、塑造人物、控制舞台。”
与同是笑星的赵本山、黄宏、蔡明相比,郭达无疑是触电最少的一个,他演了200多个小品,影视剧只拍了7部。有人说,郭达的表演太过模式化,影响他在影视领域的拓展,他却笑着说:“我是一个挺优秀的话剧演员,演悲剧比喜剧强,现在是被小品困住了。可与小品带给我的荣誉相比,那些都可以忽略不计。春晚一秒钟的广告要上万元,我们一站就是几分钟,这是多大的荣誉啊!当个演员挺光荣!”
连续20年参加春晚,郭达可以算是春晚小品节目中的元老了,除了有一年节目在腊月二十八被拿下,其余19年节目全部顺利通过。然而,为了春节晚会上的十来分钟,他付出的却是3个月的努力,比排一台话剧还费劲。郭达说:“小品创作越来越难,原来一个节目15分钟,现在只给你8分钟,故事还没铺垫好时间就到了。这些年名气越大压力也越大,有时太想演好,反而演不好了。20年间,别的演员换了好几茬,可我还能留在春晚的舞台上,我很想保住这个位置,所以每次上台都紧张。”
(1)从饰演卫生部长到白求恩的翻译
1987年拍摄的影片《白求恩――一个英雄的成长》,郭达当时参与四个月全程拍摄,他与主演唐纳德?萨瑟兰一直都私交甚好。白求恩身边的重要“翻译”,在1965年版《白求恩医生》中,是由英若诚饰演的。到了1987年这版,加拿大电影公司与八一厂最初协议,在中国海选演员。35岁,会英语,在1987年,符合这两个条件的中国男演员并不多。当时郭达还在西安话剧团,他说:“加拿大方面看了定妆照选的我。但是见了本人之后,他们认为我英语不过关,表示要换人。”
开机前最后的面试,郭达背熟了全部英文台词,用表演让导演落泪并让步,在影片中加入一个小角色由郭达扮演。“王心刚当时阻止我演,他认为既然合约说好是演u2018翻译u2019,就不该委屈演小角色,那样太便宜他们了。”但郭达还是坚定地要演,“那片子的摄影是《金色池塘》的摄影师,得过奥斯卡最佳摄影奖。还有演白求恩的唐纳德?萨瑟兰,那可是得过金球奖的好莱坞大明星。我想看看外国人怎么拍戏的。”加拿大方面找了一位出生在台湾的美籍华人取代郭达出演翻译一角。这位“翻译”经常头发梳得太亮,和八路军的形象距离太远。
几分钟的出场,郭达顺利达到导演要求,还让现场的外国工作人员集体鼓掌,一片“Good”。可在拍摄唐纳德的反打镜头时,这位演戏经历丰富的演员却一连27条都未能让导演满意。“后来他自己都生气了,让围观的都滚蛋。”终于拍完了这一场,郭达本以为自己就此收工了,不料唐纳德上前抱住他,强烈要求再合作。于是,那位华裔演员被请回了家,“翻译”和郭达原本演的卫生部长合而为一。郭达成了男二号。
“最后一场戏,是所有人通过我的表情了解到白求恩的去世。拍摄那天,我格外紧张。因为我那一个表情,可以说代表了中国人民对白求恩的感情。”郭达就怕自己哭不出来。不过幸好,远景、中景、近景、特写,每个4条,共计16条拍摄,郭达全部真哭。“我觉得拍这个片子我特别有感情。”郭达说,一方面是他们这代人对白求恩的感情,“另外我觉得,我把对父亲的感情也融入了这个片子。我父亲是革命烈士,想到父亲、想到老一辈的革命家,我觉得片子里的内容离我特别近。”
影片全部拍摄完,导演菲利浦?博萨斯特地向郭达道歉,“还是那种很正式的道歉,一共三次。”电影在加拿大做后期时,郭达还被导演和唐纳德邀请到加拿大作客两个月。可惜这个片子当时放的不是太好。国内的电影院,上了几天就撤下了。不过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认为这部以白求恩的信件和笔记为蓝本的影片,还原了一个可敬可爱的白求恩。
(2)笑星郭达的“老实经”
郭达的敦厚和老实,在演艺圈里算是难以找出第二个人来了:无论台上台下,他都习惯于被蔡明“挤兑”;生活中他不肯求人办事,宁愿让夫人在家“待业”;儿子到英国求学,他也忍心让他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刷盘子;下部队演出,他经常到哨所里专门给一两个哨兵表演节目;有人批评他演小品时有“喊”的“毛病”,他马上进行了“技术处理”;即便吃了记者的“哑巴亏”,他也只是一笑而已――围绕“老实”这个话题,记者对郭达进行了独家专访。
(3)习惯了被蔡明“挤兑”
自从与蔡明开始合作,郭达就开始“享受”蔡明的“挤兑”,这种性格反差似乎还成了他们小品的一个特色,在春节晚会上表演《红娘》,他就被蔡明“挤”了无数回。台上受蔡明的“欺负”,在台下郭达的命运也好不到哪去,蔡明已经习惯于以“挤兑”这种独特的方式表达她对郭达的关心:比如蔡明过生日,险些迟到的郭达献上一把鲜花,蔡明会故意把嘴一撇:“从人家花园掐的吧?”郭达居然也不生气,他会笑着从衣兜里取出买花的发票来,郭达事后坦白说:“贵的东西舍不得买,便宜的东西又怕蔡明相不中。”他就是这样让人没脾气。
(4)夫人一直在家“待业”
郭达从西安调到总政话剧团之后,其夫人也随之来到了北京,但是工作一直没有安排。问郭达为何不卖个面子给有关人士说一下解决这个问题,郭达说:“我就是不好意思求人,老怕给人家添麻烦,还没开口呢,先把人家的难处想遍了。要说我认识的人也不少,许多人也这样跟我说:要办什么事情尽管说话。但我想,一旦我开这个口,岂不是难为人家?你说人家办还是不办?办吧,违反政策违反原则,不办吧,你又说出口来了。想来想去,我和我那口子,你还是在家里当贤内助吧,别出去(上班)了。”
(5)儿子在英国刷盘子
郭达的儿子小光目前正在英国求学,学习的是最吃香的计算机网络编程,出乎意料的是,出身于这样一个富裕家庭的小光,在英国竟然和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一样刷盘子。问及缘由,郭达说:“他在英国读书,连学费带生活费每年大约要一万英镑,大约折合十万左右人民币,当然,这些钱在英国上学也就是温饱水平,吃是能吃饱了,住也能住暖了,但条件不会太好。手紧了怎么办?和别人一样打工刷盘子,每个星期打工三天,每次刷盘子十个小时,一天下来累得贼死。为什么不多给他钱?我不想让他太安逸了,应该让他知道生活的不易,知道外边是怎么回事,这样对他的成长有好处――我这孩子也挺懂事,假期回来帮着妈妈干这干那,我们都觉得他长大了。”
(6)给一两个哨兵专场演出是常事
作为一名部队文艺工作者,郭达每年下部队演出都在七十场以上,因为七十场这个数字已经是规定的最底限。除了台湾之外,全国的各个地方他都跑遍了。对郭达来说,到边防哨所给一两个哨兵进行专场慰问演出是常事。他说:“这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因为本来哨所人就不多,比如有十名战士驻守在那里,你给八个战士演了节目,另外两个正在值勤没有看到,这没看到的占百分之二十呀!为了这百分之二十,这两名战士,我们还得再演一场,都习惯了。而且我们一下去,干部战士那个热情呀,真让人感动。”
演艺经历
1987年,在第五届春晚上郭达搭档杨蕾、高兰村、邹小茜演绎了小品《产房门前》。
1988年,在第六届春晚上与杨蕾、石富宽合作表演小品《清官难断家务事》。
1993年,在第十一届春晚上与蔡明合作小品《黄土坡》。
1994年,在第十二届春晚上继续跟蔡明合作演出小品《越洋电话》。
1995年,郭达搭档蔡明、赵宝乐、于海伦在第十三届春晚上演出小品《父亲》。
1996年,在第十四届春晚上与蔡明合作小品《机器人趣话》。
1997年,在十五届春晚上与蔡明、郭冬临共同出演小品《过年》。
2001年,在十九届春晚上搭档蔡明、刘小梅、刘桂娟出演小品《红娘》,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三等奖”。
2002年,与蔡明、牛群在二十届春晚上合作小品《领里之间》,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三等奖” 。
2003年,在二十一届春晚上与蔡明、李文启、刘晓梅共同出演小品《都是亲人》,并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三等奖”。
2004年,在二十二届春晚上搭档郭冬临、杨蕾出演小品《好人不打折》。2005年,在二十三届春晚上与蔡明、于恒、韩影合作小品《浪漫的事》,并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二等奖” 。
2005年,郭达搭档蔡明、沈畅主演时尚生活喜剧《眼花缭乱》,饰演退休工人老胡;5月,郭达主演城市轻喜剧《时髦老爹》,饰演退休教师孙守信 。
2006年,郭达参加二十四届春节联欢晚会,搭档岳秀清出演小品《马大姐外传》,并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二等奖”。7月,参演长篇古装剧《少林寺传奇》,饰演周武帝;9月,郭达搭档宋丹丹出演电视栏目剧《低头不见抬头见》,饰演男一号张福根。
2007年,参加二十五届春晚,搭档句号、王晴演绎小品《送礼》,并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二等奖”;7月,郭达加盟我国首部魔幻现实主义的情景喜剧《糊涂小天使》。
2008年,在二十六届春晚上与蔡明、王平合作演绎小品《梦幻家园》,并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二等奖” ;郭达在古装喜剧《清明上河》中出演小人物;9月,在潘长江执导的环保题材喜剧《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里面饰演郑老狠 。
2009年,郭达在二十七届春晚上搭档蔡明、于恒参演小品《北京欢迎你》,并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三等奖” ;5月,郭达加盟神话剧《白蛇后传》,饰演钱青青的父亲钱万才。
2010年,郭达参加二十八届春晚上与蔡明合作,参演小品《家有毕业生》,并获得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三等奖。随后,在长篇现代家庭伦理情感剧《妈妈的罗曼史》中饰演知青办阎主任 ;3月,在谍战剧《黎明前的暗战》里饰演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11月,搭档蔡明,出演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荣河镇的男人们》,饰演县委副书记;随后,郭达出演了河南方言电影《给你一千万》,在剧中饰演婚庆公司的“抠门”老板赵发亮 。
2011年,郭达在国内首部“牡丹文化“作品《甲天下》里饰演戏班班主;9月,郭达搭档芙蓉姐姐参演计划生育题材的喜剧电影《新产房门前》,饰演郭老八。
2012年,郭达搭档马跃、林永健、侯天来主演抗日谍战剧《天下归心》,饰演金学恭 。
2014年,郭达与宋丹丹、朱媛媛、李乃文合作出演电视剧《幸福请你等等我》,饰演周彼得。
2017年1月30日,参加《王牌对王牌第二季》第三期。
2018年10月,郭达参演的电视剧《都是一家人》播出。
主要作品
话剧作品2008
《日出》合作者 陈数 靳东
2013
《白鹿原》合作者 濮存昕
小品作品历届春节联欢晚会节目
1987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杨蕾、高兰村、邹小茜《产房门前》
1988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杨蕾、石富宽等《清官难断家务事》
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黄土坡》
1994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越洋电话》
1995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赵宝乐、于海伦《父亲》
1996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蔡明郭达《机器人趣话》
1997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郭冬临《过年》
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明星反串:江珊郭冬临王璐遥 郭达蔡明《明星反串大拜年》
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郭冬临《球迷》
2000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孙涛、唐静、苏岩《青春之约》
2001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刘小梅、刘桂娟《红娘》
2002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蔡明、郭达、牛群《邻里之间》
2003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李文启、刘晓梅《都是亲人》
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冬临、郭达、杨蕾《好人不打折》
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蔡明、郭达、于恒、韩影《浪漫的事》
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蔡明、郭达、岳秀清《马大姐外传》
2007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句号、王晴《送礼》
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王平《梦幻家园》
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郭达、蔡明、于恒《北京欢迎你》
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蔡明郭达等《家有毕业生》
cctv50周年台庆小品《追星族》:郭达、蔡明、赵丽蓉
其他小品
餐厅轶事s郭达 蔡明 杨新鸣
女儿s郭达、蔡明
学射击s郭达、蔡明
欢庆s郭达、郭冬临
婚姻变奏曲s蔡明、杨新鸣
列车上s郭达、郭冬临
戏迷s郭达、郭冬临
新天仙配s郭达、郭冬临
阳台s郭冬临、马羚
到此一游: 郭达 杨新鸣
春女: 郭达 蔡明 杨新鸣
社会活动
慈善事业
由总政话剧团强大班底倾力打造的曹禺名剧《日出》,在
2008年6月13日、14日巡演到广州黄花岗剧院,剧组也计划于5月底来穗现场造势。日前,郭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自己一直都在关注灾区,尤其是家乡陕西的受灾情况,只要有需要,会立刻回到陕西,尽自己的能力支持灾区重建。为灾区捐款15万元:日前,众多明星大腕云集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大型赈灾募捐晚会,几乎年年上春晚的郭达也不例外。
在现场,身着军装的他表情凝重,捐款15万元。采访时,郭达告诉记者,《日出》在国家大剧院演出最后一场,但下午得知消息后,自己焦急万分。“我在北京也感觉到震动了,虽然陕西不是震中,但我看到新闻上说陕西也有不少地方遭灾了,就立刻打电话给在陕西的亲人,得知他们都很安全。”郭达透露,这些天家里的电视始终锁定在央视新闻频道,看到荧屏上的一幕幕,自己的心一直揪着。“目前总政话剧团的所有演员都在北京待命,准备随时奔赴灾区,尽军人的职责。”他还坦言,自己连日来感动于发生在灾区的一个个真实故事,郭达说:“我相信我们灾区人民是坚强的,一定有能力渡过此次难关。我作为一个陕西人,随时关注着家乡的情况,只要有需要,我愿意为家乡献出我的一份力量。”
个人生活
娶了大一岁的老婆:谈到小品《产房门前》,不能不谈到郭达的老婆吴芳。用郭达的话说,他在西安话剧院做了他这一辈子最得意的事,就是娶到了这位“金不换”的老婆。服装设计师吴芳是山东人,长郭达1岁。郭达笑称是“女大一,抱金砖”。这对夫妻除了在家庭和生活中互相理解、信任外,更重要的是在艺术道路上有着“英雄所见略同”的共识。郭达说,他的成功,与他们夫妻志同道合的奋斗密不可分。
1986年,郭达告诉太太:想改行演小品。吴芳很支持丈夫,并且很快就根据剧本《产房门前》设计了一套服装,郭达就穿着这身衣服走上了舞台。后来发生的一切出乎意料:小品《产房门前》不仅荣获了1986年陕西省喜剧小品大奖赛专业组第一名,还被选中登上了1987年春晚的舞台。从此,郭达演小品就一发不可收。他还清晰记得,第一次到央视参加春晚,妻子把家中仅存的150元过年费全部取出给了他,自己则带着孩子回娘家过年。
艺术缘分
小品缘分演过200多个小品:从1987年《产房门前》到春晚的《梦幻家园》,郭达诙谐的表演和一口陕西话一直出现在荧屏与舞台上。20多年来,郭达演了200多个小品,上了18次春晚,还与赵本山、黄宏一起,被誉为中国小品的“三套车”。看春晚郭达的小品,已经成了全国观众除夕夜坐在电视机前的一种期待。郭达对此颇多感慨:“每年办春节晚会前,央视都会搞观众调查,让观众选择自己喜欢的明星,观众也往往会选择我们这些熟面孔。到那时,如果我们没好节目,央视也会给我们量身定做。可以说,我们这些人上春晚并没有外界传说的竞争那么激烈。倒是新人要想出名就只有靠好本子和过硬的实力,否则,想出头的确很难。
不过,名气大了,观众期待也越来越高,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种压力。有时也会觉得很累,也曾想放弃,最终坚持下来,还是想为观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搞小品纯粹属偶然:作为红遍大江南北的小品《大腕》,郭达却爆料,自己搞小品纯属偶然。他说:“1977年我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回到了家乡西安,一直到1987年,这10年时间,我一直在演话剧。在西安话剧院最初的一段时间,话剧还是受到许多人喜爱的艺术形式,每次演出看到台下有那么多观众,自己挺有成就感的。但上世纪80年代中期后,话剧剧场变得门庭冷落,有时候观众还不及舞台上的演员多,这让我非常失落。那时候,我是演员队的队长,承包着一个组,领导要求一年要演100场话剧,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就在我为排话剧十分头疼的时候,我偶然在电视上看到陈佩斯演的小品逗得观众大乐,我就想,自己是不是也可以尝试排小品呢?于是,就有了《产房门前》这个小品。其实,那个时候我对小品是什么还不是很清楚,没想到后来这个小品居然被春晚选上了,从此我也成了专业小品演员了。”
影视缘分拍影视为了更加充实:说起与蔡明合作拍摄的20集电视生活喜剧《眼花缭乱》,说起自己近年来老在影视圈里跑,郭达解释:“我总不能老是闲着,现在小品节目出现的频率比较少,也没有很好的本子,所以就抽空拍拍电视剧、电影。”这位频频“触电”的笑星既演《时髦老爹》又演《大宋提刑官》;既在电影《信天游》中演“人民青天” 梁雨润,又在电视连续剧《少林寺传奇》中扮阴险皇帝。郭达还让残酷沉重的抗战电影变得轻松好看了起来:在新片《举起手来》中,他扮演一位淳朴的农民;在电影《白求恩》里,他却中规中矩地扮演白求恩的助手钱医生,不管是喜剧还是正剧,他的演绎“亦庄亦谐皆英雄”。他还与黄宏、魏积安、宋丹丹一起,加盟山东电视台表现百姓生活的大型喜剧《低头不见抬头见》,并独创了三句半的戏中戏方式,嬉笑怒骂、针砭时弊,像极了一段段精彩的小品。
话剧缘分演话剧最难克服演小品的习惯:说到自己的重头戏话剧《日出》,郭达表示,《日出》是曹禺最具代表性的名作之一,上演过无数次,诸多表演名家都以能演出该剧为荣耀,北京首演后,《日出》分别在上海、广州等地巡演。对于2008年的新版《日出》台前幕后阵容豪华,自排演开始就备受关注,日前在国家大剧院上演后更好评如潮,郭达回答说,虽然一直相信演出能取得成功,但没想到自己这次转型还像演小品一样有观众缘。郭达坦言,最难的并不在于把握潘月亭的身份,而是要克服自己演小品的习惯。他坦言自己还在继续寻找人物感觉,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我一直期待接近曹禺,抱着憧憬的心情开始这次创作,虽然对自己有许多不自信,但是有偶像派的明星领衔主演,有总政诸多实力派演员做依托,有王延松导演富有创造性的掌控,有团里的大力支持,我相信《日出》一定能成功。”
郭达坦言,自己非常珍惜这次演出机会,而据总政话剧团介绍,从排练一开始,郭达就非常敬业,尽管工作繁忙,但每天都是准时到达排练场。排练了没两天,郭达更主动申请要搬进团里居住,为的是节省时间。现在,郭达每天的日常起居都在话剧团里进行,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练戏。根据剧情需要,扮演潘月亭的郭达还必须会跳交谊舞,而跳舞偏偏又不是郭达的强项,所以,他拜了原本舞蹈演员出身的陈数为 “师”,重新学习交谊舞。郭达的努力很快得到回报,5月7日,话剧《日出》在国家大剧院首次亮相,轰动京城,郭达的空前转型也为观众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