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椿寿

时间:2024-06-10 01:28:53编辑:小简

郭椿寿的个人简介

郭椿寿,清朝官员,光绪《安邑县续志》有传。

基本资料

姓名:郭椿寿

性别:男

字:毓麓

号:静山

出生年月:不详

朝代:清朝

籍贯:山西安邑

民族:汉族

身份:官员。

个人简介

郭椿寿,字毓麓,号静山,山西安邑人。清朝官员。

郭椿寿为道光十七年(1837年)拔贡,主讲河东书院。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中癸卯科乡试解元,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考中张之万榜二甲第四十一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

咸丰四年(1854年),文宗命翰林缮录《贞观政要》,椿寿充任总校,纠正数十事上呈,获嘉奖。后署广东雷州知府,因平反前任所判冤案得罪上级,调任廉州知府。咸丰七年(1857年),天地会反清农民军李文彩部攻打廉州属地灵山县,郭椿寿坐镇县城督剿。十一月十三日晚,城破,郭椿寿微服缒城出逃,回到府城后,闭门痛哭三日,人称“哭府”。不久收到追究,被撤职。后来得以开复原官,因积劳病卒。光绪《安邑县续志》有传。

郭姓起源

一、“禹乘二龙,郭支之驭”,相传大禹有两个护卫驭手叫郭哀和郭支,他们是有史记载的最早的郭姓人。《姓氏考略》:"夏有郭支,见《抱朴子》。商有郭崇,见《三一经》,此郭氏之始。"这么说来,郭姓是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的。

二、以居处为氏。拒《风俗通义》上记载:"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郭,字义为外城,即因住在城外,而以郭为氏。在中国大多数的姓氏起源中,这种现象是比较少的。

三、来自炎黄,出自姬姓,古代"郭"与"虢"两字相通,郭氏即为虢氏,为黄帝姬姓后裔。周武王时封文王弟虢叔(一说虢仲)于西虢,虢仲(一说虢叔)于东虢。周平王时,郑武公功灭郐和东虢,建立郑国,都今河南新郑,此时平王也不得不认可,并名正言顺地将虢叔之地分封给郑武公。周平王的作法引起了诸侯王的不满,于是,位于南方的楚国,从楚庄王时起不断发动对周的战争,兼并了周围许多国家。被分封给郑国的虢叔之地就是其中之一。周平王不得不将东虢叔的裔孙序封于阳曲作为补救。由此,号曰“虢公”。因虢、郭音同,又称"郭公",其后代遂有郭氏。西虢,亦称成虢,在西周灭亡之后,也向东迁移,建都上阳,史称南虢。后被晋国所灭。西虢东迁时,还有虢国支族留居原地,史称小虢。后被秦所灭。这些虢国的后代,均以郭为姓。

四、出自冒姓或改姓。如后梁有成纳,后冒姓郭氏;后晋有郭金海,本突厥人,改姓汉姓;后周太祖郭威,本常氏子,幼随母适郭氏,故改姓郭。

五、出自古郭国。

上一篇:蕙芳

下一篇:胡凯文(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