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美玉

时间:2024-06-09 21:31:00编辑:小简

耿美玉的个人简介

耿美玉,女,1963年8月生,山东青岛人,药理学专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研究员、课题组长。

1986年耿美玉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医学学士学位;1989年获得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药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药学博士学位;1989年至2006年任职于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2011年至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2013年至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2019年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

耿美玉主要从事抗阿尔茨海默病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研发和生物标志物研究。

人物经历

1980年09月至1986年07月,耿美玉就读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原山东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

1986年08月至1989年07月,耿美玉就读于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系,获药理学硕士学位。

1993年10月至1997年08月,耿美玉就读于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部,获药学博士学位。

1989年07月至1991年11月,耿美玉在中国海洋大学担任助教。

1991年12月至1997年11月,耿美玉在中国海洋大学担任讲师。

1997年12月至2006年05月,耿美玉在中国海洋大学担任教授。

1999年12月至2006年05月,耿美玉在中国海洋大学担任博士生导师。

2006年05月,耿美玉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

2007年,耿美玉获得国家杰出青年。

2008年,耿美玉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11年05月至2019年01月,耿美玉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副所长。

2011年05月至2013年12月,耿美玉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副书记。

2013年,耿美玉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2013年12月至2019年01月,耿美玉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党委书记。

2019年01月,耿美玉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学术所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综述

耿美玉主导研发了国际首个兼具病程改变与症状改善双重作用的寡糖抗AD新药GV-971,是16年来国际上首个3期临床研究成功的抗AD新药。截至2019年11月,耿美玉作为主要发明者研发10个抗肿瘤新药,4个进入临床研究,并同步研发了疗效/毒性监控标志物。

承担项目项目支持项目编号项目标题项目时间项目情况科技部(863)2001AA620414Ⅰ类抗早老性痴呆新药HSH-971的临床前研究2001.11-2003.12结题、主持科技部(973)2003CB716400糖生物学与糖化学―特征糖链结构与功能及其调控机制2003.11-2008.08结题、主持上海市科委08DZ1980200基于疾病发病机制、多靶点的药效及药代关键技术研究2008.10-2010.09结题、主持科技部(863)2006AA090501一类抗老-痴呆药物971的临床研究2006.12-2010.11结题、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30725046糖链在重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分子识别与信号转导2008.01-2011.12结题、主持上海市科委10XD1405100线粒体节点蛋白的确证及靶向线粒体节点蛋白抗肿瘤药物的发现研究2010.04-2012.03结题、主持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9301-001-007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生物标志物及其新型检测试剂盒研发关键技术2012.01-2015.12结题、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910704研究免疫因子和小分子化合物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调控与干预的分子机制2012.01-2016.08结题、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A类专项XDA120401011类抗阿尔茨海默病新药971敏感人群与疗效生物标志物的发现2015.10.01-2020.09.30在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81821005抗肿瘤新药敏感群体和耐药机制研究2019.01-2024.12在研、主持参考资料:学术论著

截至2019年11月,耿美玉发表论文230余篇,作为通讯作者在Cell、Cancer Cell等发表论文150余篇,SCI他引3000余次。

科研成果奖

截至2019年11月,耿美玉获中国国内外授权专利45项,实现技术转让7项。

获奖时间获奖项目所获荣誉2009年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2017年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生物标志物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2017年度上海药学科技一等奖参考资料:人才培养 指导学生

根据2019年11月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显示,耿美玉共培养培养35名硕士毕业生,28名博士毕业生。

耿美玉已培养博士的部分学位论文学位论文作者学位授予单位学位年度唾液酸N-苯基三氟乙酰亚胺酯和苯基炔酸酯为给体的糖苷化研究刘运鹏中国海洋大学2009桔霉素三聚体Tricitrinol B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刘红椿中国海洋大学2009Tat蛋白上肝素新结合位点的确定及其功能研究艾菁中国海洋大学2009抗老年痴呆药物971靶向保护线粒体的功能作用及机制研究吴彦霖中国海洋大学2010中药复方消岩液对乳腺癌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王永恒中国海洋大学2010猫眼草活性成分提取物的肺癌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姜山中国海洋大学2011参考资料:团队建设获奖时间所获荣誉2014年上海市巾帼文明岗称号(耿美玉研究组)2018年2017-2018年度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团体奖)参考资料:荣誉表彰 获奖时间所获荣誉2001年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突出贡献奖2009年上海市领军人才2010年上海市五一巾帼创新奖――2010年度“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A类)2011年2009-2010年度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2013年“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15年第十四届“上海市科技精英”2017年第十八届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8年科技盛典――CCTV2018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2018年第十二届光华工程科技奖2019年2019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参考资料:

社会任职

任职时间单位名称(学术组织刊物)职务2000年08月中国药理学会海洋药物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2年08月中国药理学会理事2008年08月中国药理学会肿瘤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年09月中国抗癌学会抗癌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2003年09月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编委2012年07月J Biol Chem编委基金委医学部第四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十三五战略规划”专家组副组长《中国药理通讯》编委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耿美玉是中国药理学领域的领军科学家之一,在抗阿尔茨海默病(AD)和抗肿瘤两类重大疾病方面,取得了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创新性成果,为中国重大新药创制和相关基础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评)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科学技术的发展依托于人类,更服务于人类。做好药,医好病。耿美玉始终战斗在挑战病魔的第一线。(2018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颁奖词)

耿美玉对科研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对科研事业的激情投入。(青岛新闻网评)

上一篇:郝金凤

下一篇:谷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