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杭阿的个人简介
吉尔杭阿(?-1856)清朝大臣。奇特拉氏,字雨山。统率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各路清军。战败后自杀。追赠总督。
简介
吉尔杭阿(?-1856)清朝大臣。奇特拉氏,字雨山。满洲镶黄旗人。初由工部主事迁郎中,以道员赴江苏候补,曾署理按察使。1853年9月,上海小刀会起义,他率军前往镇压,被任命为常镇通海道,升布政使。
履历
英、美、法三国在上海发动泥城之战,江苏巡抚许乃钊被革职,他即被任命为巡抚,统率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的各路清军。不久,以出卖上海海关主权和租界行政权,换取英、美、法对起义军的武装干涉。
后记
1855年2月,上海小刀会起义在法军和清军的联合进攻和围攻下失败,他又奉命帮办江南大营军务,率军赴镇江,进攻太平天国。次年6月,被太平军围攻于高资,战败后自杀。追赠总督,封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勇烈。
一生
1856年吉尔杭阿奉命帮办江南大营军务,自领绿营清军数万驻扎於皖苏边界称为「九华山大营」,认为高资(今镇江市丹徒区)是太平军运粮通往南京要道,乃令江宁知府刘存厚领三营1600人绿营清军驻守高资市郊烟墩山以扼南京;太平军惊恐,自南京派出会同句容、镇江数万太平军在秦日纲率领下夺回烟墩山,刘存厚与1600人绿营清军悉数阵亡。
高资告急时,吉尔杭阿大营只有八千兵,有人建议他放弃高资,吉尔杭阿不从,带兵前往烟墩山增援,被太平军包围,鏖战五昼夜,亲执旗挥舞,秦日纲在四面筑营紧逼,「枪炮日夕相持」。阳历6月1日吉尔杭阿中炮当场毙命[1],刘存厚护尸突围亦战死。
向荣闻吉尔杭阿被围困,急令福建漳州镇总兵张国梁驰援救助,五月十五日战太平军於丁卯桥,胜之;又胜之於五风峰口,会同另三路清军,解镇江之围成功;惟已不及救吉尔杭阿阵亡。
文宗知道吉尔杭阿战死后感到震悼,追赠他总督,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勇烈。於殉难地方建专祠,上海亦建专祠。子文钰袭世职,赐员外郎
参考资料
《向荣奏稿》称吉尔杭阿「被贼枪中伤胸膛,登时阵亡」,见丛刊《太平天国》(八);《李秀成书供原稿》:称吉尔杭阿在绝望中「用短洋炮(手枪)当心门,自行打死」。《吴清t致吴煦函》称吉尔杭阿之死,实系其手下兵勇因纪律过严,兼以欠发口粮,乘其巡城时放冷枪所致。(《吴煦档案选编》(一),142页)
^ 《清史稿》列传一百八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