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毋敬

时间:2024-06-06 17:30:44编辑:小简

胡毋敬的个人简介

胡毋敬,又作胡母敬,姓胡毋,是中国秦朝人物,著名书法家,担任太史令。

基本资料

在秦始皇统一规范文字的过程中,李斯将小篆的形体的开体与写法制定以后,为了推广到全国,李斯、赵高、胡毋敬等人以小篆编写书籍。胡毋敬作七章《博学篇》,文字采用《史籀篇》(大篆作品,启蒙读物),结构却略有不同,后世称为秦篆,即小篆。

书法贡献

胡毋敬,秦栎阳狱吏,后为太史令。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大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也。”;北魏王帧豆沤裎淖种灸俊分芯砹星兀海馕迨湃耍杏泻憔础L普呕抄妒槎稀肪碇小睹钇贰芬辔胶憔础安┦豆沤裎淖郑嘤氤体恪⒗钏故「拇笞恫┭菲哒拢季烧拢┎芍谘怠!倍源丛煨∽鞒鲆欢ǖ墓毕住W髌肺蘅肌

胡毋敬本为秦栎阳狱吏,后为太史令。博识古今文字,与李斯、赵高共同省改大篆成为小篆书体,作《博学篇》。在创制小篆并使之规范化的工作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秦朝时期,由丞相李斯编的《苍颉》,中书令赵高编的《爰历》,太史令胡毋敬编的《博学》,都是用法定的小篆字体编写的字书。这些字书同时教授字体和语法,也成为当时蒙童读书识字的标准版本。西汉初,乡里的书师将秦代的三种识字课本《苍颉》、《爰历》、《博学》合并为《苍颉篇》。此后,汉武帝时司马相如作《凡将篇》,元帝时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时李长作《元尚篇》。王莽当政时,扬雄作《训纂篇》。总的来看,魏晋以前所有的蒙学教材基本上都是字书,以提供标准字体为主,兼作识字教材。这些字书基本上都佚失了,现仅有《急就篇》保存完整。

生平事迹

关于胡毋生的事迹,《汉书?儒林传》说: 胡毋生字子都,齐人也。治公羊春秋,为 景帝博士。与董仲舒同业,仲舒著书称其德,年 老,归教于齐,齐之言春秋者宗事之,公孙弘亦 颇受焉。 胡毋是复姓,“毋”字有的本子作母,(史记?儒林列传司马贞索隐云:“毋音无。”汉书作“胡母”也应读毋。秦有太史令胡毋敬,后汉时有胡毋班均是。据后汉戴宏(公羊序云:“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平传与其子地,地传与其子敢,敢传与其子寿,至汉景帝时,寿乃与弟子胡毋子都著于竹帛。”(《春秋公羊传?何休(公羊解诂序)徐彦疏引)公羊学在公羊寿、胡毋生之前都是口耳相传,到汉景帝时乃由公羊寿与胡毋生著于竹帛,才有定本的(春秋公羊传,可见胡毋生对公羊学的建立贡献是很大的。

上一篇:贾鼎勋

下一篇:龚世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