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艺术家)的个人简介
韩非(1919―1985)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原名韩幼止,原籍浙江宁波,生于北京。
1932年,韩非参演话剧《阿Q正传》,1939年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剧团,相继在上海剧艺社等若干剧团,当过演员。在舞台剧《家》中饰演觉慧而闻名于上海剧坛,曾演出过《大明英烈传》《雷雨》《茶花女》等数十个剧目。韩非是中国影协第三、四届理事,于1985年去世。
个人经历
小学曾获北京全市学生演讲比赛第一名,1932年,他随父南迁上海,就读于上海青年会中学,参加了话剧《 阿Q正传》的演出。
1939年上海青年会中学毕业后入中法剧团,后相继在 上海剧艺社、 苦干剧团当演员。在舞台剧《家》中饰演 觉慧而知名,后又演出《 大明英烈传》《 雷雨》《 文天祥》《 茶花女》等数十个剧目。
1941年步入影坛,主演影片《 夜深沉》。接着又在《玉碎珠圆》、《 乱世风光》、《 教师万岁》中扮演主角或重要角色。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文华、中电等电影公司演出《 终身大事》《 太太万岁》《 艳阳天》等影片 。
1949年赴香港,在长城、龙马等影片公司摄制的《 误佳期》中扮演专为别人婚丧嫁娶吹喇叭、自己却娶不上老婆的乐手;在《 一板之隔》中扮演洋行小职员,与邻居常因一板之隔相互干扰而闹矛盾,在冲突中产生许多笑料;在《 中秋月》中扮演一个贫穷的小职员,经济面临重重困境,却为了饭碗和面子,要在中秋节筹措点钱给上司和亲戚送礼。这三部影片,均为韩非的喜剧电影代表作,被誉为"世界喜剧电影的精品"。曾与 王丹凤合拍《 瑶池鸳鸯》,与 周璇合拍《花街》等许多影片。在影片《 误佳期》中的表演堪称佳作,是一部含泪的喜剧,在东南来影响很大。韩非也因主演《 一板之隔》,《一板之隔》一片中他扮演一个洋行小职员,在与邻居的冲突中产生许多笑料。在《 中秋月》一片中,对人物的规定情节中的行为逻辑,准确,敏锐地抓住机会做出反应,使人物情节产生强烈喜剧效果。以上三部影片均为他的喜剧电影代表作。被当时香港影评家誉为“世界喜剧电影的精品”。
《 一板之隔》一片,1957年于 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荣誉奖。
1952年韩非回到上海,任上海电影制片厂演员,在《 斩断魔爪》《 小康人家》《 林则徐》《 聂耳》《香飘万里》《 子夜》等影片中扮演特务、地主、贪官、工人、教师等各种类型的人物。尤其是因他成功地主演了《幸福》《 乔老爷上轿》《 女理发师》《 锦上添花》《魔术师奇遇》5部喜剧影片,而被人们赞誉为“喜剧大师”。
主要作品
获奖情况及主要作品:
《 夜深沉》(1941)
《玉碎珠圆》(1941)
《 乱世风光》(1941)
《 教师万岁》(1944)
《终身大事》(1947)
《 太太万岁》(1947)
《 艳阳天》(1948)
《悬崖勒马》(1948)
《人尽可夫》(1948)
《珠光宝气》(1948)
《 哀乐中年》(1949)
《 荡妇心》(1949)
《 血染海棠红》(1949)
《花街》(1949)
《 说谎世界》(1950)
《 方帽子》(1950)
《花姑娘》(1950)
《 误佳期》(1951)
《 不知道的父亲》(1951)
《 禁婚记》(1951)
《 江湖儿女》(1951)
《 神?鬼?人》(1951)
《 一板之隔》(1952)
《 中秋月》(1952)
《 斩断魔爪》(1954)
《 两个小足球队》(1956)
《幸福》(1957)
《 小康人家》(1958)
《 油船火焰》(1958)
《 林则徐》(1959)
《 聂耳》(1959)
《 乔老爷上轿》(1959)
《香飘万里》(1959)
《 女理发师》(1962)
《 锦上添花》(1962)
《 魔术师的奇遇》(1962)
《 阿诗玛》(1964)
《 血碑》(1964)
《儿子、孙子、种子》(1978)
《 她俩和他俩》(1979)
《 傲蕾?一兰》(1979)
《 见面礼》(1980)
《 子夜》(1981)
《 金钱梦》(1981)
因主演《 一板之隔》于1957年在 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中获个人荣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