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中医)的个人简介
黄石公(1915~1987)江苏省南京市人。南京市名老中医。南京市下关区中医第一联合诊所创始人之一。擅长经、带、产及不孕症等妇科疾病,尤其对不孕症的诊治疗效显著,民间有“南有胥受天,北有黄石公”之盛传。
主要经历
黄石公先生从小在私塾勤奋学习,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6岁起随其兄黄寿人(全国第五届政协委员、中医学会武汉分会副理事长、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学习中医理论,19岁师从民国时期南京名医戴珩荪先生从事临床实践,以其过人的聪颖和极高的悟性深得戴珩荪先生的赏识。1937年在南京市下关地区开业行医,1951年与韩慕康、陈寿春、曹光普、辛惠民等人创办南京市下关区中医第一联合诊所,并担任医师、副所长。1956年,被江苏省卫生厅聘请到祖国医学研究所工作,后因工作需要调任江苏省中医院妇科医师。1959年初因国家开展支援和加强基层医疗工作,又回到下关卫生系统工作,先后担任下关区第二板桥卫生所所长、下关区热河路卫生院副院长、下关中医门诊部第一任主任等职务,直至1987年因病逝世。
曾任中国农工民主党下关支部负责人,下关区第一、二、三、四届政协常委,南京市政协第五、六、七届委员。1989年被授予“南京市名老中医”称号。
著作
发表论文:《小儿哮喘治疗经验》、《治疗遗尿病的体会》、《审症求因治疗不孕症的经验》、《治疗瘀热阻滞所致不孕症》等。
学术内容
黄石公先生擅长经、带、产及不孕症等妇科疾病,尤其对不孕症的诊治疗效显著。在治疗不孕症方面,历代医家注重于“女子以气血为本”“冲为血海”“冲任不能独行经”的肝脾肾学术,治法多以养血、补肾、养肝、健脾等扶正方法为主。黄石公先生在前贤治疗不孕症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正因邪所伤,邪去正自复,有郁应祛邪,邪尽重调养”的观念,主张扶正祛邪并重。阐述了肝肾气血亏损、冲任失调大多由于情志不遂、饮食劳逸所伤,六淫之邪内侵所致。治疗时须正邪兼顾、标本兼治。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早期治疗每多参以散寒、清热、化痰、行气、化瘀、通络等法,邪既去则重视养气血、益肝肾,疗效显著,使得众多患者得以生儿育女,尽享天伦。
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遗尿,黄石公先生自拟益气固泉汤益气补肾缩尿为基础方,并因人而异、分出兼肺热、兼脾虚、兼肾虚等证,加减变化治疗小儿遗尿症270余例,病程最长达10年之久。总有效、显效率达到82%。南京日报在1980年6月和7月先后两次做了专题报道。
后世影响
黄先生倾心治学、诲人不倦,先后带徒20余人。1973年至1978年为本地区西医技术骨干举办了6期西医学习中医培训班,黄石公先生承担了教材的编写和教学任务,使中医知识广泛传播,促进了中西医结合,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