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启薰

时间:2024-05-28 03:57:18编辑:小简

洪启薰的个人简介

洪启薰(?-1895),闵妃(明成皇后)近侍洪尚宫之兄,朝鲜高宗时期著名将领,因壬午军乱中保护明成皇后并协助其逃往中国而深获明成皇后信任和器重。1895年乙未事变中,因竭力保护闵妃而被日本浪人杀死,朝鲜高宗钦赐谥号曰“忠毅”。

基本内容

洪启薰,初名在羲,字圣南,号圭珊,朝鲜京畿道骊州郡人,朝鲜王朝后期著名将领。早期曾任武艺厅别监,1882年壬午兵变中因保护闵妃(明成皇后)出逃有功,从此成为闵妃的心腹。先后任南阳县监,壮卫营正领官等职。

任两湖招讨使

1894年甲午农民战争爆发。在国内阶级矛盾和朝鲜民族危机的双重作用以及全e准等仁人志士的积极推动下,朝鲜全罗道地方政府压榨百姓的行为迅速成为甲午农民战争的导火线。1894年5月7日,全罗道观察使金文铉派250名全罗监营兵和1000多名雇佣的褓负商进攻白山,企图将起义扼杀在摇篮中。东学军在“绿豆将军”全e准的指挥下成功击退了官军,迫使其退守全州城。

不久,官军被东学军打败的消息传到汉城,朝鲜高宗惊恐万状,一来是因为全罗道首府全州地理位置极为重要,二来是全州供奉有朝鲜太祖李成桂的祖庙。朝鲜高宗李熙急派京军壮卫营正领官洪启薰为两湖招讨使,率800名士兵携枪炮弹药乘坐清朝北洋水师的平远舰和苍龙、汉阳两火轮从海路开赴全州,又命200名京军从陆路攻打东学军。5月10日拂晓,农民军趁天还未亮,便在黄土岘组织一场袭击,官军大败,死伤800余人,领兵官李庚镐被击毙。

同年夏,洪启薰在南下途中先向东学军发出招降书。但全e准不但拒绝投降,并且率军偷袭灵光县,生擒守城军官黄万基。1894年5月24日,洪启薰率军追至月坪洞,中伏,无数的东学军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官军猝不及防,大败而逃,官军伤亡200余名。5月27日,东学军又在长城郡附近的黄龙江击溃官军。长城郡会战,东学军大获全胜。

东学军乘胜进军全罗道首府全州。5月31日,东学军占领完山,逼近全州,以缴获的野炮向全州城内轰击。此时,全州的军队全部被洪启薰调走,城内无兵驻守。观察使金文铉弃城而逃。6月1日全e准率军入城,没收官衙及土豪财富分给贫民,并严禁伤害百姓,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全e准占领全州后,忠清道和庆尚道的东学道徒群起响应,东学军控制了朝鲜南部三道。不久全朝鲜各地的东学道徒也纷纷揭竿而起,东学军规模空前盛大,已席卷了朝鲜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拥有十多万武装力量了。

东学军占领全州后,洪启薰曾多次猛烈炮击全州城,东学军抵挡了官军的攻击,战事陷入胶着状态。面 对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朝鲜政府无力镇压,一面急忙向宗主国清朝求援,于是清政府派遣叶志超和聂士成率淮军精2500人于1894年6月6日左右陆续在忠清道牙山登陆,准备镇压东学党起义;一面将金文铉、赵秉甲等人革职查办,任命严世永为三南招抚使,金鹤镇为全罗道观察使,向东学军求和。

东学军领袖全e准等人鉴于继续对抗会引起外国武装干涉,便同意和朝鲜政府谈判。洪启薰被迫答应东学军提出的12条改革方案,其中包括严惩贪婪暴虐的官吏、两班贵族和富豪,取消封建等级制度,废除苛捐杂税和公私债务,废除奴婢和贱民制度,惩罚私通日本者,平均分配土地等[4],史称全州和议。6月12日,东学军撤出全州。东学军在其控制区内建立了53个执纲所,作为自己的政权机构,以贯彻执行全州和议的12项改革方案,管理当地一切事务。甲午农民战争暂时结束。

乙未事变中壮烈牺牲

1895年日本新任驻朝鲜公使三浦梧楼上任,密谋杀害明成皇后,吞并朝鲜。1895年10月,三浦特派宫内府顾问日本人冈本柳之助与兴宣大院君联络,想借其名号杀害闵妃。闵妃特命洪启熏任侍卫队长和训练队联队长等职务,负责保护宫廷安全。

10月8日凌晨,大量日本浪人挟持兴宣大院君进攻景福宫。任宫中侍卫队长的洪启薰和军部大臣安驷寿率侍卫队―个中队的兵力奋起阻击,多番失利。在保卫宫廷的斗争中,洪启熏壮烈牺牲。随后日本浪人冲入朝鲜王宫,美国人军事教官戴伊,指挥着20名侍卫进行抵抗,宫内大臣李耕植指挥着军队守卫乾清宫,但抵抗全部失败。日本浪人进入官中,抓住朝鲜高宗,强迫高宗废黜闵妃,遭拒绝。宫内大臣李耕植保护国王和世子时被杀。闵妃扮成宫女,但被认出,遭杀害,尸体被焚。

由于在乙未事变中竭力保护闵妃,壮烈殉国,俄馆播迁之后朝鲜高宗御赐其谥号为“忠毅”。

上一篇:黄竹禄

下一篇:郭公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