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贤才

时间:2024-05-26 05:55:25编辑:小简

胡贤才的个人简介

胡贤才(1916--1983)

河南新县人。

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省罗山县特委便衣队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曾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人物简介

胡贤才(1916―1983)河南省新县卡房乡胡湾村人。一九三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一九三五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河南省罗山县特委便衣队队长。坚持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任新四军第四支队政治部警卫排排长,江北游击纵队第三大队中队政治指导员、连政治指导员,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十五团副营长,淮南军区独立旅第四团营长,淮南军区独立团副团长,西分区定合支队参谋长,新四军第二师六旅十七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十八师五十二团团长,华东野战军随营学校高级干部队队长,南下干部团团长兼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九师副参谋长,第三野战军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副师长兼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浙江军区第十军分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济南军区副参谋长,济南军区司令部顾问。一九六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

人物事迹

胡贤才,1916年10月出生于新县卡房乡胡湾村彭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叔父于1929年参加红军,先后在战斗中牺牲。1930年4月未满14岁就随堂兄一起离开家乡,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4月调入红二十五军七十五师特务营当战士。1933年4月任红二十八军八十二师司令部通讯班班长,随郭述申转战在皖西各地。1934年3月,他随红二十五军军政委吴焕先返回鄂东北根据地。途经沙窝以西的高山寨时,设伏歼敌两个营。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胡贤才留在根据地坚持斗争。任罗山县便衣队队长。1935年5月,红(安)罗(山)光(山)中心县委成立,在鄂东北道委领导下,胡贤才负责三县边界地区的工作。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胡贤才被编入第四支队政治部警卫排任排长。1938年3月随部东进,开赴皖中抗日前线。于安(庆)合(肥)公路两侧对日军开展游击队。1938年4月,调任江北游击纵队三大队八中队指导员、连长。1941年任新四军二师五旅十五团一营副营长。参加了津浦路东抗击战,毙伤日伪军500余人。1942年2月以后胡贤才坚持在淮南抗日根据地,历任独立旅四团一营营长、淮南军区东分区天长独立团副团长、三团二营营长、五旅十三团三营营长、定合支队参谋长、二师六旅十七团参谋长、副团长、团长。参加了路东反“扫荡”等大小战斗40多次。

解放战争时期,胡贤才调任新四军第六纵队十八师五十二团团长。1945年10月调任华东军区随营学校高干队队长,后任南下干部团团长兼政治委员。1946年10月,调任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九师副参谋长,翌年2月,随三纵队临沂出发,伪装野战军主力,兵分两路,北上莱芜,实施正面防御,阻击、牵制南线敌军,在运河上架桥,造成我将向运河以西撤退的假象迷惑敌人,三纵队和其他部队一起共歼敌5.6万余人。

莱芜战役后,胡贤才挥师南下,参加了孟良崮战役。1948年6月,跟随华东野战军转战豫东,到达通许县,准备开封战役。16日晚隐蔽急进开封,18日黄昏袭占四关,当晚经过激烈战斗,突入城内,展开巷战,夺取胜利。11月,参加了张公店战役。后转入徐州大会战,1949年2月,调任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第二十二军六十四师参谋长,渡江战役胜利后任副师长兼参谋长,后参加了舟山群岛战役并再次负伤。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胡贤才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六军六十四师师长,浙江军区第十军分区副司令员。1954年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毕业后,任二十六军七十七师师长,六十八军副军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70年调任济南军区副参谋长,1980年任军区顾问。1983年4月16日在济南病逝。

上一篇:呼延守用

下一篇:黄祖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