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仓雄策的个人简介
龟仓雄策(1915年4月6日-1997年5月11日),日本现代平面设计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日本新泻县。他毕业于新建筑与工业美术学院,曾担任过日本平面设计家协会会长。他为1964年东京奥运会设计的海报系列使日本海报设计得到了世界的关注。
传统文化彰显民族气质
在龟仓雄策的海报中,我们常常能寻找到日本传统文化的影子,他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图形、色彩在海报中的运用能增强整个民族的认同感,结合西方的构成方法能达到了民族与国际的统一。
图形方面,日本特有的家徽符号在海报中的大量运用成为龟仓雄策的重要特征,家徽能反映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和处事方式,且具有较强的简洁性与象征性,他把家徽作为一种视觉语言贯穿于海报之中,无疑是要把大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展现出来。
色彩方面,龟仓雄策继承日本的传统色彩,并受到浮世绘的影响。在他的海报中多以红色、黑色、白色和金色为主要颜色,以平和的心态崇尚自然色彩,他注重自然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从他作品的色彩中能感受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从而体现生活与自然的融合。
现代简约主义脱颖而出
50年代初开始,日本海报从各种西方海报设计艺术流派中广泛吸取了自己所需要的有益养料:法国卡桑特尔英雄主义风格强骨霸悍的章法构成,瑞士苏黎士派和马 塞尔派冷抽象主义风格的严谨、秩序、简约,以波尔·兰德为代表的美国本土设计的生辣、自由与不羁等等,这些,都为以后日本海报设计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理论 基础和参考依据。50年代可以说是一个转换期,尽管在海报设计的章法结构等方面还受制于西方,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失去自我――强调平面性、注重余白、 追求平淡内敛的阴柔美的意境,这个时期对于日本海报设计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酝酿准备阶段。这种平面性的感觉,即使在日本传统剧的舞台照明中也得到表现,在世界的舞台剧种中,可能只有日本的能剧和歌舞伎是使用灯光照明却不产生阴影,照明的全部功夫都下在了如何消去立体感上的。由此可证实一个时代、地域的文化精神是如何普遍性地充盈于各个
文化艺术领域之中的。平面性的那种从容不迫的传统感性,使得日本海报设计能有别于西洋设计风格,和服、包裹布,折纸等日常生活用品中日本人对平面的喜好都时有流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概就是“浮世绘”了,“浮世绘”作品几乎都采用朴素得近于古老的叙述方法平铺直叙, 没有阴影的平面表现――简洁单纯,平和中却有无尽韵味,这种以朴素的内容和比内容更朴素的表达方式所带来的美学新境地,不仅在20世纪初对欧洲印象派画家们产生过影响,也直接成为了以后现代日本海报设计表现的根本特点。60年代日本海报设计开始脱离传统文化的整体规划成为独立的学科,海报设计的完全独立符合不断增加的专业化工作细分工,它的任务越来越单纯地表现在对经济的推动与促进之中,设计可以加强日本经济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70年代以后,这一过程在组织结构上达到了顶峰。可以这样说,60年代的日本海报设计是从统一的基本规划中发展起来的,这一基本规划直接导致了新造型的产生,不仅仅是思想上的酝酿,而且以明确的画面形式出现,并反复运用,这说明在理念与实践上已经成熟,设计师们 对此确立了自信,从自发走向自觉,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日本设计风格。龟仓雄策通过他旺盛的制作活动和满腔热情,给战后日本海报设计动向提供了一条进路。
龟仓雄策的作品特征
龟仓雄策的作品特征是:设计语法的严谨、对印刷技术的完全把握,以及强化视觉心理要素的构成。1964年为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制作的标志和海报正是他设计理念的集大成。龟仓雄策的作品在拥有极强的现代性的同时又具有日本传统族徽式的象征性和简洁性。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日本传统文化强调求意、求气的同时不 免流于率易,而对西方设计理念的严谨、秩序无不心仪,因此明确表示应以本国文化为根本而兼取西洋理念。这种以扬长避短为前提的取长补短,其实并不 能从根本性质上改变两种不同创作精神泾渭分明的各行其道,即如龟仓雄策本人,事实上也只是做到了既能作西式创作法,又能作东方式创作法,而并未将两种创作 法精神汇合完美地化合出一种新的方法。但是龟仓雄策作为日本现代海报设计的启蒙人,引进欧洲设计体系,突破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单一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审美价 值体系,作为基础工程为日本海
报设计走向现代竖立了第一块里程碑。龟仓雄策之后的第二代平面设计师们,对于“怎么设计”的关注已经远远超过“设计什么”, “怎么设计”本来是取决于“设计什么”的,从龟仓雄策以后,毋宁说“设计什么”更多地取决于“怎么设计”,亦即黑格尔在《小逻辑》中所提出的“内容非他, 即形式回转到内容、形式非他,即内容回转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