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界平

时间:2024-05-23 10:19:29编辑:小简

韩界平的个人简介

韩界平,男,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高研班。2000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现任于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绍兴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韩界平先生的画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家中自成一格,巧妙运用虚实,结合写实与写意,以虚带实、以简求繁,将写山水的虚与实、空与满的手法大胆用于人物,往往以半面概括全貌。其画注重形式感,能立即攫住观众的视线,同时又有精神内涵,能感动何征服观众的心灵。

人物年表

人物生平

948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

1966-1982年,高中毕业后“上山下乡”,并坚持美术学习,成为一名知青画家。

1982年后,于绍兴市美术中专任教。

1996-1997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高研班。

1997-2000年,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

艺术履历

1983年 鲁迅小说人物发表于浙江《东海杂志》

1996年 《韩界平画展》于北京荣宝斋举办

1997年 《韩界平画展》于中国美术馆举办

1997年 《翠鸟》、《夏柳》、《花容》参展第十二届中国美术家协会《新人新作展》

1997年 《独钓寒江雪》被桂林美术馆收藏

2000年 《往事》被中国美院收藏

2000年 《观剑图》被天津美术馆收藏

2007年 《钱三强》、《吴觉浓》参展《人文浙江、美术解读》

2009年 《弈棋图》入选第七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

2011年初 《寻梦下大路》画展于绍兴举办

2011年 《墨痕心迹》画展于苏州举办

出版作品

1995年 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韩界平作品选集》

1999年 西泠印社出版《临摹 写生 创作技法及审美》1-4册

2001年 西泠印社出版《节奏与虚实》

2001年 西泠艺丛发表《临“出水芙蓉”探究宋人花卉之精微》

2009年 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履因书屋-韩界平中国画作品选集》

自成一格

自成一格

――读韩界平的人物画 邵大箴

绘画作为一种造型艺术,第一要招人看,第二要耐人看。所谓招人看,就是它的语言要别具一格,不落俗套。第一眼就给人以鲜明的印象,使人留心注意。但是,光给人第一眼好印象的画,不一定是好画,画还要耐看,要经的起推敲、琢磨,要让人反复玩味。当然,也有乍一看平淡无奇的画,细看却有无穷的魅力,那也是好画韩界平的画,形式感很强,能立即攫住观众的视线,但又不是单单以形式感取胜,而同时有精神内涵,能感动和征服观众的心灵。当代中国人物画家中,他的画是自成一格的。

虚实的巧妙运用是韩界平绘画形式的重要特色。他的人物画是写实和写意的结合。写实的一些技巧,被他纳入整体的写意氛围之中。他敢于以虚带实、以简求繁。看他的《弈棋图》,空白在画面上占主要位置,棋盘、棋子用写实法,烛灯用虚拟表现法,棋手、仕女用大写意法,两边再用俊秀的行书烘托,在构成感很强的书画中,古代仕女弈棋的场面、情绪和气氛,描绘的惟妙惟肖,令人叫绝。再看他的《花季》,赏花的仕女的造型和神情,也只是寥寥数笔加以勾画,面部和衣饰用大块的空白来表现,给人以丰富的想象余地。即使在写实的造型语言如线和色的块面运用上,他也是虚虚实实、若断若续,以不全求全。这种形不到而意到的方法,和他突破一般时空观念的构图一起采用,给他的创造以极大的自由。他擅书,也擅画,他发挥传统文人书画兼用的特点,有时用大面积的书法占据画面,以衬托其间的人物(如《金刚经》)。不用说,这些书法诗文是他用来点题叙事的,但它们严严实实,密密麻麻,这是用“实”来创造另一种艺术境界,又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中国古代文论讲究的表现力,主张“语不惊人死不休”。韩界平在绘画语言上的努力,正是继承这一被当今不少画家遗忘了的优秀传统,这是值得赞许的。

艺术语言的表现力,不是靠“做”出来的,它应该是作者真实感情和真工夫的自然流露。韩界平不少画古人的画,有“古”意(如《琵琶行》等),是因为他对传统绘画真正的研究,善于从中汲取养料,为自己的创作所用,古意在笔端不期而然地表现出来。他潜下心来学习传统,即使在那“上山下乡”的年代,他也克服许多人们难以想象的困难,钻研古代绘画遗产。当中国画成为他的精神支柱时,他才真正懂得中国画的奥秘,从而也加深了他对人生的理解,开始懂得人生这部大书所包含的悲剧和喜剧内容。大概由于韩界平有过一段艰辛的人生经历,他的画风虽很清淡,充满了南方的灵秀,但略有丝丝的忧愁,他自己解说,这是他“生活轨迹必然的外在流露”。

当下有人提倡“新文人画”。文人,又新,那岂不很好!但既是“文人”,就需要有知识和文化的修养,就需要继承文人画中的优秀遗产,如果不认真读点书,不谙熟书法和绘画原理,没有文化教养,画是“文”不起来的。画的所谓“新”,就是要有时代感,有生活气息,那就需要作者有生活积累和生活经验,闭门造车是画不出好画来的。韩界平没有标榜自己的作平是新文人画,但就我的感觉来说,他的画是有文人气质,且有新意。我希望他在现有成绩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探索,包括作扩大画路的实验,以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险与巧的蕴含

险与巧的蕴含

――韩界平画展前言 苏叔阳

自然界永在变动,人也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这种变化有时是难以观察的,一个好的画者永远注视着流变的一切,将这难以观察的微妙放进心中,细细地品味。当然,画者的心境也往往投射到客观的人与物上,随着自己的思绪,那人与物也时时发生变幻,于是笔下写出的就不仅有客观的变化也有主观的变化,画幅就生动、鲜活,各种技法与风格也就是无穷无边。

韩界平的画就给人这样一种感觉,他笔下的人物属于人物自己,更属于韩界平。这是他心中的人,包含了他自己的爱憎、愁苦与哲思。所有他笔下曾经活跃过的真实人物,也都成了他抒写心志的符号,更不要说依照他自己的心能勾勒出的不曾存在过的人物。

为了这个,他探求新的技法,将写山水的虚与实,空与满的手法大胆地用于人物,往往以半面概括全貌,“以偏概全”,却收到奇妙的效果,引人遐思。

这其实是险者,因为“以偏概全”往往失之与片面,给人以不饱满的感觉。韩界平偏偏在这险路上走出个新局面。这的益于两点:一,他有较扎实的人体素描基本功。因此,无论人物怎样变形,“片面”都不离大格,人体真实可信;二,每幅画都有他自己的体味,将自己融入他人,因而画幅颇有情趣,使人物本身从片面中升华出饱满。

韩界平的画,于传统中另辟蹊径,正沿着一条坚实――虽然艰险的路前行。倘韩界平再有更丰富,更深沉的磨练,他的画一定更让人刮目而视。愿这充满蕴意的画展打动所有的看客。

上一篇:纪良楝

下一篇:和央佑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