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必华

时间:2024-05-21 08:02:17编辑:小简

黄必华的个人简介

黄必华,四川省广安县人,35208部队54分队战士,共青团员,1984年1月入伍,1984年6月28日牺牲,荣立三等功。

四川籍烈士

黄必华,四川省广安县人,35208部队54分队战士,共青团员,1984年1月入伍,1984年6月28日牺牲,荣立三等功。

云南省德宏州农科所玉米研究室主任

黄必华,男,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玉米研究室主任。黄必华1988年就带领他的团队致力于德宏州坝区冬玉米种植的研究工作,长年奋战在实验室、试验田里,由于过度劳累,加上生活无规律,黄必华患上了严重的胃病。工作中,他常把治胃病的药带在身上,胃病发作时,随手掏出带着的药服下后又钻进他的玉米地里进行察看,不断总结,撰写了德宏州冬玉米主要栽培技术措施等近万字的论文,先后总结摸索出“选用耐密品种,保证密度;实行蓄水保墒,加盖地膜;系统防治病虫害,化学除草;遇旱灌溉补水;合理施肥”等一整套适用坝区的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成功筛选出适合德宏州气候特点和反季节栽培的一批新品种,为德宏州冬玉米的开发提供了科学、详实的依据。他曾12次被评为省、州先进个人;2005年4月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06年6月被云南省委授予“全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在黄必华的带领下,他所领导的课题组经过刻苦攻关,使德宏州冬玉米生产从品种到规范栽培的技术措施不断完善,冬玉米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产到高产的良性循环。黄必华取得了科技成果奖励16项,其中获得农业部奖3项,云南省政府5项,州级奖8项,创社会效益5.0亿元,在省级和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14篇,选育出山区耐高温多湿的玉米新品种7个,坝区冬玉米和鲜食玉米新品种7个,引种筛选出冬玉米新品种5个,累计推广面积200多万亩,为德宏州冬玉米大面积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推广和山区玉米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坝区冬玉米种植的难题攻克后,黄必华又带领他的团队致力于解决德宏山区杂交夏玉米品种不对路、病变、丰产不丰收等问题。他以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精神,开展德宏州杂交玉米的新品种选育示范推广工作,每年对从云南省农科院粮作所玉米中心引进的国际玉米改良中心的热带、亚热带200多份育种材料,进行一年两季的适应性改良、无数次的选择、几百个小区的对比试验、几千个试验数据的分析,最终选育出一批适合德宏州山区种植的生育期长、高抗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穗粒腐病,耐高温多湿的云德三号,德玉四、五、六、八、十一号,并选着出10个和高抗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的优良自交系。其中云德三号2003年通过了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为促进山区玉米新品种的高产,每当山区夏玉米的播种季节、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时期,他都要带领全室的科技干部到山区对老百姓进行技术指导。他的足迹遍布德宏州山区的村村寨寨,玉米的田间地头。特别是2005年和2007年德宏州出现了持续干旱,给夏玉米的出苗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及时进行补种,黄必华同志带领全室的科技人员不但及时赶到进行技术指导,而且还为勐Q、五岔路、江东、大厂、小厂、户撒、王子树、章凤、陇把、景罕等乡镇的农民免费赠送了5.0吨自育杂交玉米种子。

上一篇:宫丽华

下一篇:宫乃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