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璇的个人简介
胡璇,国家一级演员,工老旦。师从李多芬、李金泉、王玉敏、王晶华、李鸣岩、杨韵清、孔雁等。她嗓音高亢,行腔婉转,表演细腻传神,感情充沛。常演传统剧目有《杨门女将》、《八珍汤》、《哭灵》、《断后?龙袍》、《李逵探母》,新编剧目有《狸猫换太子》、现代京剧《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生死界》等。曾获全国京剧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白玉兰”戏剧表演主演奖、宝钢高雅艺术奖“表演奖”、首届“上海文化新人”等。胡璇 - 个人简介
胡璇,女,京剧老旦。先后毕业于上海戏曲学校和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班。师从李多芬、李金泉、王玉敏、王晶华、李鸣岩、杨韵清、孔雁等。她嗓音高亢,行腔婉转,表演细腻传神,感情充沛。常演传统剧目有《杨门女将》、《八珍汤》、《哭灵》、《断后?龙袍》、《李逵探母》,新编剧目有《狸猫换太子》、现代京剧《沙家浜》、《杜鹃山》、《智取威虎山》、《生死界》等。为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胡璇 - 获奖情况
曾获全国京剧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白玉兰"戏剧表演主演奖、宝钢高雅艺术奖"表演奖"、首届"上海文化新人"等。1987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八珍汤》孙淑琳一角获“银屏奖”
1991年全国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哭灵》康氏一角获“银屏奖”
1993年首届“宝钢杯”青年京剧演员大奖赛《李逵探母》李母一角获“优胜奖”
1994年京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获全国电视戏歌大赛“一等奖”
1996年《沙家浜》沙奶奶一角获“第七届白玉兰戏剧表演奖”
1996年京歌《红旗颂》获“立邦杯”第三届戏剧大赛“金奖”
1997年《狸猫换太子》李妃一角获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
1997年《狸猫换太子》李妃一角获宝钢高雅艺术奖“表演奖”
1998年获“上海首届文化新人”
2001年《傅氏发配》傅氏一角获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一等奖
胡璇 - 艺术人生
幸运的“小老旦”
从小听越剧,唱儿歌长大的胡璇根本不知道京剧为何物?是父母怀着对京剧的崇敬心情带着她报考了上海戏校。胡璇被李多芬老师看中收作了学生。当她第一次见到李老师时,问的第一句话是“老旦是什么?”同被选为老旦的同学在宿舍痛哭起来,胡璇问她为什么?她说,“我们再也没有好看的衣服穿,没有好看的花带了。”胡璇到没有因为这个原因哭起来,虽然胡璇还不明白老旦是怎么一回事情,但是她觉得课堂上李老师唱的那段唱非常好听。然而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小胡璇可没有少掉眼泪。刚开始学戏的胡璇显得特别笨拙,李老师唱一句她学一句,但是往往是学了前句忘后句,唱不好的胡璇一着急就哭开了,边抽噎边唱着,10岁的她就是这样开始了她的学唱生涯。幸运的是李多芬老师并没有因为胡璇开窍晚而放弃胡璇,她总是很耐性地教这个她十分看好的小老旦,终于在半年后胡璇开窍了。胡璇24年的演艺生涯中最大的幸运就是有李多芬老师的陪伴,不论在艺术上还是在生活上,用胡璇的话说“师徒如母女”。
胡璇至今还清楚得记得11岁那年在劳动剧场的那次火爆演出。她回忆说:“当时我唱一句台下就给一个好,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不知道是不是唱错了。”胡璇记得从台上下来以后,李老师说的那番话:“不要以为你都唱对了,因为你小,观众才不和你计较。”胡璇明白了掌声是观众的厚爱,也明白了艺无止境。自那以后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小老旦”。
幸福的名老旦
如今的胡璇迎来了盼望已久的专场。由于老旦戏码少,在剧中往往是配角,能办专场不容易,举办展演月在国内更是难得。为了这次专场胡璇精心挑选戏码,从重唱工的《赤桑镇》到重做功的《清风亭?盼子》;从红色经典《红灯记?说家史》到最吃功力的全本《金龟记》;还有表现人性美丑的家庭伦理戏《八珍汤》。这次专场可谓将胡璇唱、念、做等多方面的技艺做了全面的展示。同时同为研究生班的同学,严庆谷、史依弘、熊明霞、金喜全、赵群、安平、李国静、李军在专场中甘当绿叶,为胡璇捧场。更有陈少云这样的前辈提携,共同演出《清风亭?盼子》一折。现在的胡璇已然不是过去的“小老旦”了,艺术上的造诣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也已为人妻为人母了。经常能听见胡璇和别人“唠叨”她的小燕子,小燕子是她对女儿的昵称。即使是在排戏最紧张的当口,胡璇都不会耽误接孩子下课。三岁半时可爱的小燕子就指着电视里面《红灯记》中胡璇扮演的李奶奶喊妈妈。说起她的小家胡璇掩饰不住一脸的幸福。“演员这个职业注定了时常在外奔波,结婚连蜜月都没有,第二天就参加《狸猫换太子》的演出,随后又随团去南方演出,唐浩特地跑到深圳来看我。”对丈夫胡璇满是愧疚。婚后两个月,胡璇有了北上读研的机会,她想过放弃,是丈夫支持她完成了三年的学业。这么多年来丈夫一直是自己的“靠山”。今年的情人节也正是胡璇为专场忙碌的时候,她收到了丈夫亲自为她设计的1000本纪念册,纪念册既是丈夫对此次专场的支持,也是最浪漫的情人节礼物。在剧场专注地观看胡璇表演的观众不会想到,就在不久前胡璇被确诊为慢性肾炎,医生建议她入院治疗。家人担心她的身体情况,妈妈哭着劝她放弃专场,院里也和她商量是否还要演出。但是胡璇的倔劲让她决定完成专场,“这次演出已经不是为了我个人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付出了太多的心血。放弃了太可惜。”“的确喜欢唱戏”是这种执着一直支持着胡璇在她的艺术之路上迈进。
京剧老旦胡璇“绿叶”要做“红花”
展演月中,胡璇将把自己多年的所学倾囊献出:打头炮的折子戏专场,既有唱功戏《赤桑镇》,也有做功戏《清风亭?盼子》;而之后两周上演的全本《金龟记》、《八珍汤》更是17年来第一次亮相上海舞台的老旦戏。加之每场演出都有上海京剧院的众多名家助阵,演出剧目和阵容不可不说强大。但尽管如此,胡璇依然坦言,推票还是有难度,为了专场,她已经自掏腰包上万元。虽说成本回收困难,但对胡璇而言,展演月的最大意义在于,这是她20余年艺术生涯的一次总结。胡璇从考进戏校之初就和老旦行当结缘,并深深喜欢上了这个行当。“虽然我有时候也会羡慕其他行当的同学可以打扮得很漂亮,也会为自己总是演‘老太婆’郁闷,但是一听到老旦的唱腔和观众的掌声,我还是会由衷地喜欢这个行当。”作为一个女孩,成天在舞台上“灰头土脸、破衣烂衫”,并不是胡璇最介意的,令她彷徨的是演出机会的匮乏。毕业后的好几年,因为只能在团里跑龙套,胡璇在1992年抽空参加了卡西欧歌唱大奖赛,就在决赛前夕,老师王梦云的一番话又一次改变了她的人生方向。最终,胡璇放弃了决赛,而去北京进修了京剧研究生。
胡璇 - 个人轶事
推出“展演月”观众大补“八珍汤”2006年3月20日,上海天蟾逸夫舞台的剧场里宾朋满座,叫好声、鼓掌声一阵高过一阵。伴随着绝迹申城17年之久的全本《八珍汤》的成功亮相,上海京剧院知名老旦演员胡璇的“菊坛群星荟萃―――胡璇展演月”也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就在不久前胡璇刚被确诊为慢性肾炎,医生建议她入院治疗,妈妈哭着劝她放弃专场。但胡璇却决定完成演出,她说:这不是为了她个人的演出,老师和同学都付出很多心血,绝不能放弃。面对成功胡璇无限感慨地表示:她所取得的成就归功于启蒙恩师―――李多芬。刚开始学戏时,胡璇显得特别笨拙,李老师唱一句她学一句,但常常学了后句忘前句。一唱不好,她就急得直哭,但李老师始终耐心地教这个她十分看好的小老旦。胡璇11岁那年,终于在劳动剧场(今逸夫舞台)一炮而红,她回忆说:当时她唱一句,台下就给一个好,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胡璇走下台后,李老师还不忘提醒她:“不要以为你都唱对了,因为你小,观众才不和你计较。”胡璇坦承,在自己24年的演艺生涯中,最大的幸运就是有李老师在身边,用她的话说就是“师徒如母女”。
曾想跳槽去搞流行胡璇说:由于老旦演出机会不是很多,很长时间她都在为别的戏‘跑龙套’,于是她参加了‘卡西欧杯歌唱大奖赛’,还真进了决赛。不过就在关键时刻,胡璇还是因为“最初的理想”而选择了“专业”,去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求学。“不过目前老旦行当面临的问题不是跳槽不跳槽,而是市场萎缩。”十多年前三四千考生选十几个京剧演员,现在每年京剧专业毕业生却在苦苦寻找出路。“京剧毕竟不是可乐快餐,而是需要积累才能懂得欣赏的艺术。现在无论新戏还是传统戏,都存在市场推广的问题。特别是老旦这样不是主流的行当,学的人不多,要学好演到位更难,市场因素直接左右了人才的去留。”为了赢得市场,胡璇和合作者已经把《八珍汤》全部整新,用上了老旦的所有唱段板式,同时将剧情做了适应现代观众欣赏习惯的调整。胡璇说:“有些唱腔不能改变,还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搞创新,毕竟经典中最本源和民族的东西是最能吸引人的。”
胡璇 - 活动年表
1999年2月15日,农历戊寅年十二月三十日:1999年春节戏曲晚会播出1999年9月27日,农历己卯年八月十八日:上海京剧院携《宝莲灯》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50个重点献礼文艺项目”演出活动2001年1月7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十三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第十五天2001年1月9日,农历庚辰年十二月十五日:首届全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评比展演闭幕式举行2003年5月1日,农历癸未年四月初一日,19时15分:2003年五一大型京剧演唱会举办2003年7月5日,农历癸未年六月初六日:上海京剧院参加上海市抗“非典”指挥部“下基层慰问演出”2003年9月11日,农历癸未年八月十五日:湖北大剧院2003年9月11日演出2003年9月12日,农历癸未年八月十六日:“2003上海京剧万里行――长江行”赴三峡大坝慰问演出2003年11月9日,农历癸未年十月十六日,13时30分:“菊坛群星荟萃――赵群展演月”第二场2003年11月30日,农历癸未年十一月初七日,13时30分:“菊坛群星荟萃――赵群展演月”第四场2004年3月15日,农历甲申年二月廿五日:上海京剧院举行“美的巡礼”美育教育系列活动2004年4月25日,农历甲申年三月初七日,下午:“上海市振兴京剧促进会”成立揭牌仪式暨祝贺演唱会举行2004年6月13日,农历甲申年四月廿六日:天蟾逸夫舞台十周年庆典第四天2004年10月9日,农历甲申年八月廿六日:上海京剧院2004年复温州演出2005年1月12日,农历甲申年十二月初三日:上海京剧院首次赴澳门演出第一天2005年2月19日,农历乙酉年正月十一日:2005年新春京剧嘉年华暨马少良从艺五十周年纪念献演第二场2005年4月28日,农历乙酉年三月二十日,19时15分: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一天2005年5月1日,农历乙酉年三月廿三日,13时30分:庆祝上海京剧院建院50年演出第四天2006年3月4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初五日,19时15分:胡璇京剧展演月第一场2006年3月12日,农历丙戌年二月十三日,13时30分:胡璇京剧展演月第二场2006年3月19日,农历丙戌年二月二十日,13时30分:胡璇京剧展演月第三场2006年5月22日,农历丙戌年四月廿五日:上海京剧院二团赴日本演出《杨门女将》2006年11月14日,农历丙戌年九月廿四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剧名家演唱周”第三场2007年4月6日,农历丁亥年二月十九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4月6日演出2007年6月30日,农历丁亥年五月十六日,13时30分:“菊坛名角?走马换将”天津京剧院、上海京剧院联合演出第四场2007年7月27日,农历丁亥年六月十四日,19时15分:上海京剧院2007年迎“八一”演出2007年8月24日,农历丁亥年七月十二日,19时15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8月24日演出2007年9月15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初五日,13时30分: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9月15日演出2007年10月3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三日,13时30分:跨越时空的京昆情缘――迎国庆庆回归京昆合演重现经典系列演出第一场2007年10月5日,农历丁亥年八月廿五日,19时15分:跨越时空的京昆情缘――迎国庆庆回归京昆合演重现经典系列演出第二场2008年1月19日,农历丁亥年十二月十二日:上海逸夫舞台2008年1月19日演出2008年2月10日,农历戊子年正月初四日:上海京剧院2008年迎新春京剧演唱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