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新

时间:2024-05-18 22:38:33编辑:小简

郭雨新的个人简介

郭雨新(1908年──1985年8月2日),字冲云,台湾省宜兰县人,日治时期于台北帝国大学农林专门部毕业,台湾地区政治人物,为党外运动元老之一。战后,郭雨新为台湾省议会“五龙一凤”之一,也是党外运动元老之一,被称为“党外祖师爷”。后因国民党政府的迫害,赴美不返,病逝于美国。

简介

中文名称: 郭雨新

性别: 男

生卒年: 1908―1985

国别: 中国

籍贯: 台湾省宜兰

主题词或关键词: 台湾 政界名人

栏目关键词: 台港澳专题

1948年郭雨新加入中国青年党。1951年至1971年间担任台湾当局台湾省临时省议员、四届省议员(廿二年),与李万居、郭国基、吴三连、李源栈、许世贤省议员有省议会“五龙一凤”之美名。是台湾“独立”运动的支持者,其政治主张较向往美国的两党政治而反对蒋氏政权,1960年与雷震等人筹组反对党对抗中国国民党,雷震入狱后,郭在生活上即备受国民党情治单位骚扰。1973年,郭雨新参加增额“监察委员”选举,73名省议员竟无人投给郭氏,导致郭以零票落选。1975年,郭雨新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未已”参与“立委”增额选举,提出包括“国会”全面改选、废除戒严令、解除报禁、“总统”及台北市长直接民选、释放政治犯、确保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真正自由等政见,然而该次选举他的选区宜兰竟然出现数万张的“废票”而落选,后来挖马路时挖出一大袋投给郭雨新的选票。差点激起暴动。

生平

郭雨新(1908--1985)政界反对派人士。台湾宜兰人。台北帝国大学农业经济系毕业。后获日本大学农学博士学位。初任兴殖有限公司租务部主任,不久避居大陆。后在上海、北平经商。

台湾光复后,于1946年回台湾从事工商业、土地开发和实业,曾任草山土地公司常务董事,华兴实业公司董事长。

1950年加入青年党,并递补为台湾省议会议员,步入政坛。翌年兼任台湾省合作金库理事,并任台湾省合作联合社理事主席、青果亨销联首委员会主任委员。当选历届省议员,驰骋议坛22年,以不畏强权闻名,与李万居等并称"五龙一凤"。1973年竞选"监察委员"、1975年角逐"增额立委",先后落败,便远走美国。1979年组建"台湾民主运动海外同盟",自任主席,数度请求准返台湾,均为国民党当局拒绝。

郭雨新毕生投入民主运动,也是台湾独立运动的支持者,其政治主张较向往美国的两党民主政治,而反对蒋中正一党独大的独裁政权,在议会中有“小钢炮”之称。1960年,郭与雷震等人筹组反对党“中国民主党”对抗永远执政的中国国民党。雷震入狱后,郭在生活上即备受国民党政府情治单位骚扰。1972年,郭雨新欲竞选连任省议员,但遭到国民党当局破坏而放弃。1973年,郭雨新参加增额监察委员选举,73名省议员在国民党当局骚扰恐吓下竟无人投给郭,导致郭拿到了“零票”落选。1975年,郭雨新参与立法委员增额选举,提出包括“国会全面改选”、“废除戒严令”、“解除报禁”、“总统及台北市长直接民选”、“释放政治犯”、“确保言论、出版、集会结社的真正自由”等政见。因公家选票作弊,郭雨新落选。这引起他所在选区宜兰市两万人上街抗议,激起暴动。

1977年,由于偏向党外的政治主张,加上遭到国民党政府情治机关特务二十四小时的跟监,郭雨新于同年4月离开台湾,转赴美国。

1985年客死美国,遗体运回台湾。

赴美

由于偏向党外的政治主张与当时的社会氛围,加上遭到中国国民党特务二十四小时的跟监,郭于1977年离台赴美,1978年1月21日在华盛顿宣布竞选台湾地区“总统”,他宣称“我们坚信倘若台湾人民能对政治主张公开表态,他们多数会选择一个新而u2018独立u2019的国家。”。1979年成立“台湾民主运动”海外同盟。1985年8月2日病逝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亚历山大医院,8月24日安葬台湾阳明山。

现任高雄市长陈菊曾于1969年担任郭雨新私人秘书。

评价

郭雨新先生是宜兰人,从日据时代的蒋渭水先生到郭雨新先生、林义雄、陈定南、游锡(*昆)等诸位先生,宜兰地区的民主运动有一定的传承,这是郭雨新先生他们所建立的,这和其他地区的各据山头或家族政治有很大的不同。郭先生在从事民主运动的过程中,非常重视民主运动的伦理,这种伦理观念到今天仍然如此,宜兰地区的民主运动人士都以「宜兰」为正统,他们有压力也有骄傲,为台湾的民主运动建立了「传贤不传子」的风范。

从六○年代开始,只有郭雨新先生一直是党外的重要领导人物,影响无数台湾党外的中生代和新生代,投入台湾民主运动,并且坚持到今天都没有离开。我们可以说,郭先生对台湾民主运动的影响既深且远。

郭雨新先生不是革命份子而是温和的改革者,在他那个年代,一个温和的改革者能够抗拒国民党庞大的压力,能够W挡国民党的威迫,郭先生坚持反对者的精神和立场是值得我们感佩的。

因为有郭雨新先生,我才可能参与台湾的民主运动,使我有两次被逮捕的经验,坐牢六年又两个月,参与了台湾自一九六八年以来的重要v史事件。我非常感谢给我最多教导和鼓励,丰富了我的生命,缔造我的命运的郭雨新先生。

上一篇:黄火赫

下一篇:格布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