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大纲

时间:2024-05-18 01:19:26编辑:小简

纪大纲的个人简介

纪大纲(1885年~1933年),男,汉族,又名纪伟山,湖北省均县东乡乌头村(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凉水河镇观沟村)人。1927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区委书记、均县农民军副总指挥、联队司令、均县游击队团长等职。1933年12月31日,在均县红庙沟与敌作战中被奸细枪杀,时年48岁。

人物生平

初露峥嵘

纪大纲出生于一个富农家庭,自幼上过私塾,读过《百家姓》、《三字经》。他学而不进,但对习武有趣,尤爱耍刀舞棍,曾请河南艺人到家教练刀枪棍棒之术。经勤奋苦练,功夫日增,遂和武艺结下不解之缘。他身材魁梧彪悍,身高一米八,红脸。秉性刚毅豪爽,不畏强暴,嫉恶如仇。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均县政局混乱,悍匪骚扰,兵匪交祸,民无宁日,加之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致使广大农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纪大纲目睹此景,在家乡组织起了“红枪会”,以抵御官匪的欺压和抢劫。

1926年,从鄂豫两省边沿来的大股土匪,在凉水河行家沟打死烧死21人,又抢走良家姑娘、媳妇10多人,当地农民在纪大纲的组织下揭竿而起,奋勇抗匪。

1927年春夏之交,纪大纲在中共均县地下党组织的影响下,带领“红枪会”武装,手持刀矛棍棒进县城,参加反帝示威大游行。他们在城外砸了两家推销日货的商店,冲击了意大利人办的天主堂。从此,纪大纲的名字在均县城响开了。纪大纲从县城回去后,在家乡迅速组织起农民协会,打击土豪势力,实行减租减息,深得民心。乌头村周围的土地大部分是城里肖户的,农民交租时,只要拿着纪大纲的减租条子,肖户不敢不认帐。

加入共产党

1927年9月初,均县观沟人陈文振(又名陈苍雪,中共党员)和丈夫吴生白(又名吴元良,沈阳人,中共党员)一同回到观沟开展党的活动。是月,纪大纲经吴生白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党组织将他率领的“红枪会”纳入党组织领导,使之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均县最早的一支农民武装。“农民游击军,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自己的队伍”纪大纲教导游击队,并立下规矩:第一、不准烧老百姓的房屋;第二、不准杀老百姓;第三、不准调戏妇女;第四、不准糟踏农民的庄稼;第五、爱护老百姓,借人家的东西,当天借,当天还,不准过夜;第六、派饭吃时,人家端啥吃啥,不准议论人家饭的好坏。

乌头村当时成为均县最早的武装革命根据地,鄂北特委、豫南特委和均县地下党负责人常到他家进行革命活动,党的许多重要会议也在他家召开。他的家成了党的“联络站”。

1928年1月,中共均县青山港吴家湾特别区委员会在乌头村成立。纪大纲任吴家湾党支部书记。

1928年2月,特别区委以其领导下的纪大纲农民游击军为主,联合全县各地的红枪会、带子会等组织,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烟苗地亩捐的斗争。特别区委宣传委员刘鼎三任农民军总指挥,纪大纲任农民军副总指挥兼联队司令。经过四个多月的斗争,将均县反动驻军吴心田部的一个团(团长戴广俊)打垮,毙伤敌人300余人,其中班以上官长30余人。农民军把敌人围困于县城,用土炮将敌人团部房顶打垮,迫使国民党县政府答应不再收烟苗地亩捐税了。北乡的小柏营村有一个恶霸叫紫洛麻子,平时勾结军队,欺压百姓,民愤极大,纪大纲将他抓住带到习家店的钟离庙,交给群众斗争,然后处决了。

1928年夏末,纪大纲为扩充农民游击军的力量,自设枪厂,指定农民出身的共产党员何修林负责造枪。何修林从河南请来20多名造枪师傅,在乌头村办起造枪厂,修造红炉五盘,造出的枪支名叫“木杆”,俗称“本地造”。

纪大纲还带头买枪,上户枪。不久,纪大纲踏了范心田的弟弟范三少的“局子”(团防局),活捉了范三少。迫使范三少交出1 2支长枪、两把台子枪后将他释放了。接着,又踏了袁星斋、曹大狗、余明忠等人的“局子”,夺得30余支枪。于是,纪大纲的队伍迅速壮大,发展到200余人,100多条枪。

秋季,中共鄂北特委宣传部长谢远定来均县乌头村视察均县党的工作,住在纪大纲家中。召集特别区委成员刘鼎三、张志新、纪大纲、李龙、孙联辉、吴生白等人开会,并把均县青山港吴家湾特别区委扩为均县县委,指定吴生白代理县委书记。鉴于乌头村新发展的贫苦农民党员较多,又以吴家湾为中心发展起来的这一特殊情况,会议还决定在吴家湾建立一个党总支,乌头村的五个党支部受党总支领导,指定纪大纲为吴家湾党总支书记兼吴家湾党支部书记。不久,纪大纲担任了乌头区委书记。

贺龙接见

1930年5月,鄂北特委决定均、谷等地以石花街为中心组织暴动。纪大纲、宋良田、李子宾是这次暴动的领导者。

1931年3月,中共鄂豫边特委正式将纪大纲领导的农民游击军改建为均县游击队,编为均县红九军第二纵队,在均县东北部建立了许多苏维埃机关。纪大纲曾两次带领游击队开赴马家岗,声援当地农民反抗烟苗地亩捐的斗争,打败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因此,游击队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威震四乡,使敌人闻风丧胆,恐惶不安。

5月,贺龙军长率领的红三军攻打均县城途经浪河店时,纪大纲带领游击队赶赴浪河店接应,并配合红三军胜利攻克了均县城。红三军破城后,纪大纲等人到城内“书院”面见贺龙。贺龙十分热情地接见了纪大纲等人,并派人将纪大纲带领的300余名精干游击队员安排在城外山西馆食宿。贺龙问纪大纲:“大纲同志,你有好多人马?”纪大纲答:“二三百人枪。”贺龙笑着说:“二三百人马,哪里够一个团∥腋悴ξ灏伲构灰桓鐾牛蚊阄懦ぁ!苯幼牛痛蟾俅煊位鞫樱婧亓ピ茄簟⒃轿涞薄⑸戏肯兀倬克涨度肓舜唇ㄒ晕涞鄙轿行牡亩跷鞅备锩莸氐亩氛

1932年2月,负责保卫均房苏区的红二十五师接到湘鄂西中央分局的指示:速返洪湖苏区归建。红二十五师走后,均房苏区武装力量减弱,形势进一步恶化,只有纪大纲武装在均、房山地坚持斗争。驻老河口的国民党五十一师,派几船军队逆水开往均县城。纪大纲游击队在大房沟以上,沿滩河地方设伏拦截,缴获其中三船人的武器,计机枪、步枪50余支,弹药一批。

痛失长子

1932年9月,中共鄂豫边省委代理书记宋良由到均县检查纪大纲的工作,从纪大纲那里得知郧阳(今郧县)地下党组织负责人燕若痴、赵麻子(智)曾到均县纪大纲处,要求纪大纲拨一部分人和枪到郧阳作为基干武装力量,领导马述理(郧阳游击队团长,有变节行为)的武装,以便创建均郧赤区。当时,纪大纲同意了这个意见,并让长子纪宏恩带领100人枪去了郧阳大柳。

宋良由到纪大纲家的第三天,纪宏恩部下从郧阳南化逃跑回来,报告被马述理欺骗,队伍的人被扣、枪被缴,纪宏恩被杀害了。随后,宋良由到陕西商南县的赵川,向红四方面军首长张国焘、陈昌浩、周纯全、徐向前等报告了郧阳马述理背叛革命,杀害纪宏恩的情况。红四方面军遂派兵到郧阳,在大柳将马述理部队打垮,并把马述理处决了。

这次均县游击队分兵郧阳大柳,损枪折兵,特别是痛失长子,如断一臂,使纪大纲的武装力量自创建以来第一次遭受了重大的损失。

披孝歼敌

1932年10月,纪大纲因母亲病故,十分悲伤,在家料理丧事。郧阳专署保安副司令廖安邦、均县县长胡森、县保安总队副郭欧五三人密谋乘机消灭纪大纲。26日,由廖安邦带领均县八个保安中队,共1000余人,于凉水河观沟一带对纪大纲进行围剿。

纪大纲得知后,身披孝服,率部突围还击,毙敌100余人。此次突围,艾才全因脚上长疮,腿部中弹,不幸被敌人俘获,枪毙了。后廖安邦不断调集重兵对纪大纲游击队进行围剿。纪大纲游击队在多次受挫的情况下,其活动范围逐渐缩小,斗争形式遂转向隐蔽。此时,均县县委遭敌破坏而塌台,纪大纲失去了党的领导,四面受敌包围,处于孤军无援之境地。然而,纪大纲并不气馁,决心与敌斗争到底。

均县保安总队队副郭欧五乘纪大纲处于困境时,采取拉拢收买策略,规劝纪大纲不必再“闹事”,并与之合作,编入总队。纪大纲严词拒绝,于是双方又开始了冲突。

奇袭浪河口

1933年夏,国民党郧阳专署专员李国钧、保安副司令廖安邦由省开会归来乘船返郧经老河口时,唯恐水路不安全,请求驻老河口的国民党五十一师副旅长陈太运率一个排武装护送。船行至青山港,又调均县袁星斋的第六中队参加护送。

一日,船行至均县浪河口,天色已晚,停泊休息。纪大纲闻讯,连夜集合300余人,潜渡汉江,包围了浪河口。

次晨拂晓,纪大纲游击队向李国钧、廖安邦等宿营地施以猛攻。是役,随船护送的敌五十一师一个步兵排及县第六中队的武装全部被击溃,陈太运一度失踪,廖安邦被迫退回青山港,李国钧险些被俘,袁星斋腿部中弹受伤,毙伤敌20余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

四面受敌

纪大纲奇袭浪河口的胜利,震惊了国民党五十一师及郧阳专署。廖安邦指示均县县长胡森,令贾家寨团总贾缉五限期除掉纪大纲,否则满门犯抄。贾缉五虽有几百条枪,但十分惧怕纪大纲。

他曾说过:“纪大纲神出鬼没,行踪不定,连国军和廖副司令就奈何不了他,我一个地方团总能把他咋样?”贾缉五无可奈何,策划让自己的护兵王光德假叛变,带一连人枪,打入纪大纲部队,等待时机,里应外合,并许愿事成之后,封王光德为副官。

王光德遵从,带了几十个人、几十条枪投奔到纪大纲处,对纪大纲说:“纪二爷,贾缉五这小子太不仗义,是个小人。只因我和他斗了点气,他竟血口喷人,说我跟共匪有牵连,要干掉我。我一气之下,揽了他几十条枪,带了几十个弟兄来投奔你,请你收下我们。”

纪大纲考虑到正是孤军无援,枪弹不足的困难时刻,便暂时收留了王光德等人。而后,纪大纲又召开了一个连级以上领导人会议,为是否收留王光德等人,征求大家意见。会上有的说,王光德是贾缉五的忠实护兵,土匪出身,谨防上当受骗;有的说,善者不来,来者不善,干脆把他的枪掐了,人敲了,免得有后患。纪大纲最后说,现在我们正需用人,需要枪,只要我们提高警惕,量他翻不了天。正是纪大纲的过于自信,为他日后被害埋下祸根。

此后,纪大纲始终不和王光德单独接触,安寨扎营或打仗都和王光德保持一定距离。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纪大纲把王光德带去的人马编成一个连,叫王光德当连长。同时,又派了一部分游击队员充实到这个连里,以监视王光德的行动。

1933年秋天,郧阳专署保安司令部在汉口购买了100支枪,从水路运回郧阳,纪大纲探知后,布置在青山港大孤山河面上拦截。后因敌人布置了疑阵,将大船换成小船行驶,结果只缴获了敌人三支枪。

不久,廖安邦调集了均郧两县的保安队,邀请国民党五十一师工兵营配合,对纪大纲实施全面围剿。同时,廖安邦在均县石鼓乡召开干部研讨会,研究确定了从内部分化瓦解纪大纲游击队的方针,要贾缉五加紧做王光德的工作,叫王光德杀纪大纲立功受奖。

接着,在廖安邦指挥下,胡森、郭欧五等头目在县保安总队部策划了围剿纪大纲方案。他们纠集了丹江民团团长曹文甫的1200余人,五十一师工兵营赖营长的800余人,均郧保安队400余人,共计2400余人。曹团从河南和湖北交界的地方由北向南,工兵营、保安团由南向北对纪大纲游击队实行两面夹击合围。

纪大纲部队四面受敌,孤军无援,危在旦夕,处于绝对弱势。

英雄遇难

1933年冬月,围剿纪大纲游击队的行动已长达20余天,包围圈逐渐缩小,最后在红庙沟处将纪大纲部队团团围住。纪大纲决心杀出一条血路,冲破包围圈,向河南淅川县境转移。

在这十分严峻的时刻,纪大纲等人因连连征战,疲惫不堪,加上感染上痢疾,这对奸细王光德来讲是千载难逢的下手机会。农历冬月十五日,纪大纲一行人在亲戚家吃完晚饭后,便都在一个屋里休息。深夜,王光德等三人骗过岗哨,潜入院内,叫开房门,乘混乱之隙,将纪大纲、李兴喜、吴金娃等枪杀。残酷的敌人将纪大纲等三人首级悬挂南城门楼上示众三天,人民群众无不含悲饮泪。

后来,地下党和乡亲们筹钱为纪大纲铸了一个铜头,以“铜头肉身”悄悄安葬红庙沟。又在它处点燃柴火、秸秆,制造焚尸的假象,以防敌人蹂躏纪大纲的尸骨。

纪大纲游击队从此被打散。

人物评价

纪大纲同志在艰难困苦的战斗岁月中,出生入死与敌周旋,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至死不渝。每次战斗,他都亲临前线指挥作战,英勇顽强,他在残酷的革命斗争考验中,由一个自发的革命者转变为一位自觉革命的无产阶级战士。他是均县杰出的农民革命武装斗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的革命活动深受广大民众敬仰,被誉为“均县农民领袖”。

1985年7月4日,经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批准,承认纪大纲于1927年9月入党。

1985年10月3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纪大纲为革命烈士,并向其家属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

2001年,由市委党史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民政局、人事局编撰的《纪大纲传》出版。

2013年,纪大纲的小儿子纪宏范,亲手将父亲遗骸从红庙沟的坟茔移葬于金岗山革命烈士陵园。

上一篇:谷成忠

下一篇:黄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