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衡的个人简介
观衡(1579-1646),明末清初江西石城紫竹林僧。人物简介
观衡(1579-1646),明末清初江西石城紫竹林僧。五台空印大师法嗣。号颛愚,俗姓赵,霸州(今河北省霸州市)人。年十二持素,十四岁礼五台山惠仁老禅师出家。后依空印大师,随侍三年,得法为嗣。出外游方,先后参拜真可、道盛、N宏等同代宗师,深得赏识。赴曹溪,礼憨山德清大师,深相投契。朝南岳遇毒,于邵阳双清矶养病修习,长达二十年,自号病僧。明思宗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应聘主持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重振宗风,大开法筵,合寺殿阁重新辉煌,常住居众恒达千人。衡公自己则清苦茹淡,安贫如素,世人咸称古佛。师每坐禅于大伞下,故又自署号“伞居和尚”。七年后,应聘主江西吉州青原山净居寺七祖行思道场。未久转石城,建庵紫竹林,播扬大法,道俗同钦,声震吴楚,道洽王侯,紫竹林之名大显。年余卒,归葬云居山。衡公毕生深研《楞严经》,尤重音闻之学,虔礼圆通颂忏法,故其法称圆通宗,人称圆通和尚,当时极负盛名。衡公学博才富,文笔典雅华瞻,兼善尺牍,文名著于当时。
主要作品
“初游云居作”
路入云霄山外山,几人曾过赵州关。
碧溪流水隔远尘,明月湖光自古闲。
千载树神灵有在,万年香火信无悭。
徘徊祖道重辉日,杖钵相期去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