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明(传承人)

时间:2024-05-15 02:56:17编辑:小简

黄小明(传承人)的个人简介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最具开创性和创新性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业界的“金手指”,已有70余件作品获奖。

他有近百件作品获得外观设计专利,是中国木雕界拥有专利最多的大师。2014年10月21日下午,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东阳)闭幕式上,黄小明大师的代表作《乾隆宝座》荣获首届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金奖。

跨界美学、中西糅合、独创竹简式木雕、超写实木雕、多层叠雕、速写与木雕巧妙结合、兼具国画的写意与木雕的工艺性,这些都构成了黄小明大师的“印象派记”。

2018年5月16日,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简介

黄小明,1965年出生于浙江东阳市,系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阳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作为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复制者,曾获得浙江省民间艺术家、金华市、东阳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浙江省十佳能工巧匠、浙江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现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中国木雕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浙江省创意设计协会副理事长、浙江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浙江新东阳木雕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是金华市第六届政协委员,东阳市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

30多件国家级及40多件省级金奖、银奖作品,是其木雕优秀创意最佳的诠注。

个性特点

他16岁从事艺术雕刻,师从亚太手工艺大师冯文土先生。在边实践边学习理论的同时,黄小明深感理论知识修养的重要性,遂于考入浙江工艺美术学校(中国美术学院前身),东阳木雕厂当老师,将理论与现实创作结合,摄影、绘画、构图、色彩、雕刻等多种技能为一体,2013年7月获上海复旦大学EMBA硕士学位。

2012年11月份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该称号由工信部、文化部、人力资源部、民政部等八部委评定,是对黄小明大师精湛工艺的高度认可。

在30多年的艺术创作过程中,黄小明大师寓教于乐,先后执教过学生数百人。

创新传承 跨界整合

黄小明作为东阳木雕界中新生代的代表,集前辈成功经验与晚辈激情于一身,形成了华滋厚重却又清新空灵的创作风格,成为东阳木雕现代创意与新锐人物的扛鼎者。

在木雕创作上:寻求自我突破与超越,从传统工艺中总结东阳木雕的共性,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挖掘、发现、展示东阳木雕的个性。在创作理念上一次次地加以提升,不断完善,从而将传统木雕与时代特色融为一体。从而实现标新立异,实现了设计理念上的重大突破。

在艺术创作上: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人生经历,创作主题上采取多元化。激发创作灵感,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把一些几何图案、文物造型、传世名画、少数民族、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题材引进了东阳木雕创作领域。寻求国画的写意性和木雕的工艺性,并进行大胆尝试,极大地丰富了东阳木雕的内容,表现范围也变得更为广阔。

在艺术特色上:大胆尝试,开创多层叠雕表现手法,尝试着把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加以综合运用,少则两层,最多的达七层;独创木雕速写新品种,把美术理论中的速写技法与东阳木雕融合,使画面显得飘逸灵动,极具装饰性。他将画与雕结合在一起,将木雕写意与速写具象融为一体。经过反复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融合了绘画语言和雕刻语言,达到了绘画与雕刻的天然合一。

他独创的“超写实木雕”,以细腻逼真的质感,增强了造型立体感,实现了中国木雕与西方木雕的接轨,极具现代性;他设计的“竹简式木雕”、“取景框木雕”,丰富了东阳木雕的表现形式和装饰范围,彰显了东阳木雕的人文气质与古典情境;他设计的《宝月金荷》,运用多种材质相结合工艺,以水缸养荷的造景手法,集立体圆雕与平面浮雕于一体,结合雕塑语言,完全剥离了传统木雕的表现形式,开创了东阳木雕立体雕塑的新境界。

黄小明的木雕创作,体现在理念上的求异突破。他认为,如果停留在继承东阳木雕的传统工艺上,那东阳木雕就不可能突破框框,更谈不上创新与发展。要创新东阳木雕艺术,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和技艺积累,还需要足够的胆略和全新的理念。为此,他千方百计寻求自我突破与超越,从传统工艺中总结东阳木雕的共性,以独特的视角来审视、挖掘、发现、展示东阳木雕的个性。东阳木雕虽是“减字文章”,但“减法”不同,其艺术效果和社会价值也大不相同。东阳木雕只有融入现代风格,结合当今时尚,才有生机和活力,才能显示强大的生命力。他从艺30多年,在创作理念上一次次地加以提升,不断完善,从而将传统木雕与时代特色融为一体。这不仅是他一件件作品的创作和经营企业的成功,重要的是他标新立异,实现了设计理念上的重大突破。他事业的成功,源于他的创新理念,理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在黄小明眼里,木雕作品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而是一种展示自己思想及对社会、人生看法的重要载体,是自我人生的价值体现。

黄小明的艺术创作,体现在创作内容的主题多元上。东阳木雕始于唐朝,到元明朝,取材广泛,内容较为丰富,山水人物、飞禽走兽、帝王将相、古典文学、神话传说、戏文曲艺等,凡是能上画的,基本上都可以用木雕加以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人生活观念的转变,迫切需要具有时代特色的表现内容。但东阳木雕在创作内容上获得突破难度很大,要表现当今时尚、现代都市、全新视点,受到很大的制约和束缚。他不断吸取创作的养份,从大量的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中获取大量的知识,这就不断丰富了他的创作内容。

与此同时,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四处游历名山大川,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凡是能上镜的,他用相机一一拍下;能用速写记的,则一笔一划地画下来。到西藏、新疆一游,他居然出版了一本《高原行旅》的摄影作品集。这丰富的阅历,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视野,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于是,他采用象征、寓意的手法,把一些几何图案、文物造型、传世名画、少数民族、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题材引进了东阳木雕创作领域。如他到云南旅游后,一下子被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秀丽的自然风光所吸引,灵感大发,即兴构思了《情归自然》、《云南印象》、《翠英旭升》、《天籁胜境》、《春夏秋冬》等作品。回来后,他马上付之创作。雨林蔽天,气根垂悬,群象嬉戏,竹楼掩映,集中表现出了傣族人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悠闲自乐。这些作品后来装饰于昆明翠湖宾馆、云南烟草公司办公楼等场所,令人耳目一新,赞不绝口。

黄小明木雕创作内容上的主题多元,不仅体现在现代题材上,而且展示于与现代画作的渗透之中。国画采用的是一种笔墨形式,而木雕是工艺性极强的艺术,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异。黄小明则寻求国画的写意性和木雕的工艺性,并进行大胆尝试,终于成功地将著名画家宋浩霖的国画《九龙图》创作成大型木雕壁挂,并一举获得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精品博览会银奖。诸如此类的创作,极大地丰富了东阳木雕的内容,表现范围也变得更为广阔。

黄小明的艺术特色,表现在对木雕技法的继承与创新上。他大胆尝试,开创多层叠雕表现手法,独创木雕速写新品种。东阳木雕长期存在作品拼接后开裂的难题,这是因为,一方面木雕作品的面积较大,不可能用整块的木头加以雕刻,需要多块木头拼接而成;另一方面,如果作品安装在北方,气候干燥,时间一长,就会明显收缩,故整体效果不尽人意。为此,不少木雕艺人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尝试,均无功而返。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黄小明和他的“新东阳木雕”艺人,早在五年前就大胆创新,尝试着把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加以综合运用,少则两层,最多的达七层。

他们在创作大型木雕屏风《香山九老图》时,就开始尝试分块雕刻,并留有一定的收缩空间。雕刻完毕后,黄小明则根据总体设计,把它们安装于同一个平面,讲究色彩与内容的和谐与融洽,富有韵律与节奏,从而形成由近及远、由高到低的多层次画面,达到了典雅而庄重、古朴而大方的艺术效果。这种叠雕表现手法一问世,就得到众多行家的赞赏和广泛运用。他开创的“速写木雕”,把美术理论中的速写技法与东阳木雕融合,使画面显得飘逸灵动,极具装饰性。他将画与雕结合在一起,将木雕写意与速写具象融为一体。经过反复多次尝试,终于找到了两者的最佳结合点,融合了绘画语言和雕刻语言,达到了绘画与雕刻的天然合一。他创作的反映江南古镇、民族风情的《江南水乡》等木雕系列速写作品一问世,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一时间供不应求。他独创的“超写实木雕”,以细腻逼真的质感,增强了造型立体感,实现了中国木雕与西方木雕的接轨,极具现代性。他设计的“竹简式木雕”、“取景框木雕”,丰富了东阳木雕的表现形式和装饰范围,彰显了东阳木雕的人文气质与古典情境。30多件国家级及40多件省级金奖、银奖作品,是其木雕优秀创意最佳的诠注。

黄小明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对木雕装饰的拓展与提升上。他历时二年复制的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融雕艺、木艺、漆艺于一体,在型、材、艺、韵上与原件保持一致,被故宫博物院专家誉为“达成了精美绝伦、耐人品鉴与赏读的效果,是东阳木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精品”。

他设计的安徽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内部装饰工程,运用各种木雕语言,精妙地阐述了地藏菩萨的大愿文化,把佛界的庄严华美与凡界的高贵典雅合而为一,被称为“雕刀下的梵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中的现代设计典范。他主持设计的北京饭店装饰、杭州雷峰塔大型壁挂、昆明翠湖宾馆装饰等诸多大型工程,古朴中蕴涵时尚,奢华中凸显朴素,实用中融汇审美。其变幻灵动的风格,或冷艳得让人仰止,或亲切得触手可及,营造出充溢人文气息的软环境,与整个装饰空间浑然一体,受到无数人的仰慕与尊崇。

谈笑风生 平易近人

生活中的黄小明,平易近人且谈笑风生,拥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的他,更懂得“知行合一”的身体力行,风趣幽默中不失典雅,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中能够另辟奇径,寻求到艺术灵感与灵魂的统一。

黄小明精心为家人做的素描、一刀一笔雕刻的木雕,就是这种对生活全身心的体现,他不仅源于一种对家庭的爱,更是一种将艺术的最高境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最高诠释和最淋漓尽致的表达。

传道授业 诲育新人

作为尊师重道,精心培育新人的黄小明大师来说,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后,并未止步,身体力行的将自己的技艺传承下去,尤其是对年轻人的培养不遗余力,从新东阳木雕厂里那些跳跃的、涌动的青年身影中我们不难看出黄小明大师的良苦用心。作为最新锐的年轻大师,黄小明注重对年轻一代的培养,并且对其中的佼佼者花费心思引导其取得更大成绩。

仅学习四年就在市木雕技能比武中拿下了修光组一等奖的吴正飞,腼腆中却有着对艺术的执着与艺术天赋;扎着小辫子,具有个性和艺术基础的广厦学院毕业生徐良;传承了黄小明大师标新立异和大胆突破,来自内蒙古的汉子刘海,在2014东阳木雕工高技能人才培训班上带来了独具创意的《午夜神游》……而这些,只是黄小明大师新东阳木雕的一部分而已

乾功坤艺 力作传世

黄小明大师自16岁开始拜名师学习东阳木雕,娴熟地掌握了薄浮雕、深雕、圆雕、锥雕、浮雕、镂空雕、半圆锥雕、三面雕、圆雕等数十种雕刻工艺,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

同时,潜心体验传统木雕艺术元素背后深藏的文化情感,足迹遍祖国各地,悉心考察研究数千年的中华历史文化,不断从中汲取文化元素,结合自己的感悟,并应用于所有作品之中,富有现代年青人敏锐的艺术嗅觉、勃勃生机和创新精神。

不少作品发表于《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集》、《中国木雕集》、《第二届浙江工艺美术精品集》、《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集》1-4集等。在《雕塑》等国家级期刊上发表了《浅谈东阳木雕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的综合运用》、《国画与木雕珠联璧合》、《壁挂工艺新思维》、《略谈东阳木雕新工艺新产品开发》等论文。

在30多年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在作品创作和制作工艺中都有重大突破,每件作品均融入独特的构思和理念,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与此同时,辛勤笔耕,收获颇丰,历年来先后出版了著作《黄小明雕刻作品集》、《黄小明木雕》、《乾隆宝座》、《黄小明室内装饰》、《黄小明速写》等,摄影集有《高原行》等,并在国家和省级报刊发表了大量论文。其中,在国家级权威期刊《雕塑》、《浙江工艺》、《美术报》等发表了《东阳木雕在现代装饰里的运用》、《创意木雕“新东阳”》、《乾隆宝座复制工艺》、《浅谈东阳木雕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的综合运用》、《国画与木雕珠联璧合》、《壁挂工艺新思维》等10多篇论文。

获奖作品

序号

获奖作品

奖项名称

获奖时间

1

《龙椅》

首届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金奖(WORLD CRAFT COUNCIL)

2014年10月

2

《游》系列

被选入围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WORLD CRAFT COUNCIL)

2014年10月

3

《游》系列

第十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东阳)上获得u20182014“中国原创?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4年10.20

4

《梅鹤同春》

《牡丹飞蝶》

“第六届中国(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荣获优秀展示(展演)奖

2014年10.17

5

《梅鹤同春》

被中国木雕博物馆收藏

2014年8.28

6

《三友图》

第四届浙江省民间文艺映山红奖、工艺美术作品奖

2013年12月

7

《祥龙瑞凤》佛龛

2013年度东阳市木雕红木家具十大精品

2013年9月

8

《三友图》

被浙江省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

2013年8月

9

《吉庆平安》

存入“神舟十号航天主题艺术芯片”,随“神州十号”飞天

2013年5月底

10

台屏《收获》

第五届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得特别荣誉奖

2013年5月

11

《百和图》

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得“明清 居杯”金奖

2013年4月

12

《琴棋书画》

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得“明清居杯”特别荣誉奖

2013年4月

13

落地屏《宝月金荷》

浙江东阳工艺美术2012杭州大展获得金奖

2012年12月

14

木雕台屏《收获》

浙江东阳工艺美术2012杭州大展获得银奖

2012年12月

15

《祥》

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获得特别荣誉奖

2011年

16

《立根搏云》

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博览会上获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0年

17

《祥》

第五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博览会获银奖

2010年

18

《立根搏云》

第五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博览会荣获金奖

2010年

19

《瑞松归帆图》

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天工艺苑杯”银奖

2010年

20

《晨》

第二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天工艺苑杯”金奖

2010年

21

《国色天香》

2010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主题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馆”参展项目(作品)铜奖。

2010年

22

《情归自然》

2010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主题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馆”参展项目(作品)银奖

2010年

23

《九龙图》

2010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主题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品馆”参展项目(作品)金奖。

2010年

24

《春意扬州》

第四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及其它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荣获银奖

2009年

25

《春意扬州》

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铜奖

2009年

26

《百岁风雨桥》

第四届中国(东阳)木雕竹编及其它工艺美术优秀作品博览会荣获金奖

2009年

27

《百岁风雨桥》

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2009“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09年

28

《三友图》

第三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审中获得精品奖

2009年

29

《乾隆宝座》

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第三届浙江省工艺美术精品奖评审中获得精品奖

2009年

30

《四季花鸟》

“第四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2009年

31

《梦江南》

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深圳)优秀 作品银奖

2009年

32

《窗外》

经专家评定为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北京、2008)银奖

2008年

33

《忆江南》

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银奖

2008年

34

《古镇系列》

“第三届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优秀作品评比金奖

2008年

35

《忆江南》

第九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8年

36

故宫皇极殿《乾隆宝座》

第三届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

2008年

37

《天籁胜境》

“2007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7年

38

《云南风情》

“2007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7年

39

《天籁胜境》

中国木雕艺术创作大赛金奖

2006年

40

《古韵》

第二届“华艺杯”铜奖;泛雕塑艺术展获“金手指”奖

2006年

41

《春夏秋冬》

“2006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七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6年

42

《翠英旭升》

宁波中国首届手工艺品博览会金奖

2006年

43

《情归自然》

“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荣获“2006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06年

44

《宜兴禄漪园茶馆》

2005年度浙江省建设工程优秀装饰设计奖

2005年

45

《国色天香》

“2005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2005年

46

《九龙图》

“2005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5年

47

《香山九老图》

“2005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5年

48

《情归自然》

“2004杭州西湖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4年

49

《鲁班的故事》

“第三届(2003?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金奖

2003年

50

《跨虎入山图》

“2003杭州西湖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3年

51

《腾飞》

“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2年

52

《思》

“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2年

53

《窗外》

“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02年

54

《奕》

“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02年

55

《悟》

“中国工艺美术2002年华艺杯”银奖

2002年

56

《卧薪尝胆》

“首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展品览会”银奖

2001年

57

《和平发展》

“首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银奖

2001年

58

《悟》

“2001年首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金奖;获“中国工艺美术2002年华艺杯”银奖;“首届(杭州)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览会”金奖

2001、2002

59

《天下第一行书》

“1999年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优秀奖

1999

60

《罗汉图》

“1999年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 金奖; 获“1999年浙江三雕创作世纪谈(浙江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会)”银奖

1999

61

《神通图》

--- 获“1999年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获“1999年浙江三雕创作世纪谈(浙江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会)”特等奖

1999

62

《新世纪的呼唤》

“1999年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世纪杯”金奖

1999

63

《天下第一行书》

“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优秀奖

1999

64

《神通图》

“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获“99浙江三雕创作世纪谈(浙江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会)”特等奖

1999年

65

《罗汉图》

“中国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 金奖;获“99浙江三雕创作世纪谈(浙江工艺美术作品展评会)”银奖

1999年

66

《新世纪的呼唤》

“中国工艺美术创作大展世纪杯”金奖

1999年

67

《世纪长龙》

为“香港社会服务联会”设计《世纪长龙》,获世界吉尼斯纪录

1997年

68

《时代》

“浙江金华市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1991年

69

《石窟印象》

“浙江东阳市首届工艺美术节”一等奖

1990年

70

《乐》

“浙江金华市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1989年

71

《百合》

“浙江金华市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1988年

72

《灵》

“浙江金华市工艺美术作品展”一等奖

1988年

73

《华夏》

“首届毕业创作”特别奖

1988年

74

《祈求》

“浙江金华市工艺美术作品展”二等奖

1987年

黄小明大师从1987年开始到目前,其代表作品陆续获得各种国内外大奖,尤其是创意方面,获奖更是一发不可收拾,成为新锐大师的领袖人物和精神领导核心。

其中《立根搏云》、《情归自然》、《百岁风雨桥》、《宝月金荷》等四十余件作品曾在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大展、深圳国际文博会、杭州西湖博览会等全国性行业展会中荣获大奖。

除了木雕艺术品的创作,新东阳木雕有限公司还广泛涉足楼宇厅堂、庙宇园林的古典木结构装饰工程的营造,并融入各种木雕技艺,其古朴中蕴含现代,豪华中凸显文化,实用中展现艺术的无限魅力。

在将传统木雕工艺和竹艺运用于建筑装饰领域方面,尤其在个性化和大型工程方面,黄小明作了大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其负责设计施工的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皇帝宝座复制、北京饭店装饰、杭州雷峰塔艺术壁挂、宜兴禄漪园茶馆装饰、昆明翠湖宾馆艺术壁挂、北京郭林大酒店、安徽九华山大愿文化园室内木雕装饰工程等室内装饰工程,在古朴中蕴含现代,在豪华中凸显文化,在实用中展现艺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评价。尤其是2005年复制成功的北京故宫皇极殿乾隆皇帝宝座,成为了雕艺与木雕、漆艺结合的典范。

艺术成就

黄小明大师16岁就开始从事艺术雕刻,师承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冯文土老先生。在此后的岁月里,黄小明大师无论是在厂里实践学习木雕的各种技术手法和工艺,还是深入到浙江工艺美术学校进行理论的深造,乃至在东阳木雕技校任教进行“知行合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直至创建“新东阳木雕”担任总设计师,都为黄小明的艺术风格形成奠定了深厚的底蕴。

因为出色的创意,高超的技艺,黄小明被誉为业界的“金手指”,已有70余件作品获奖。

同时,黄小明有一双“大脚板”,每年奔走世界各地,汲取各国艺术养分。观念的碰撞与文化的融合,使他创作出大量富含中国传统语言与充沛人文思想的木雕精品,被多国政要与名人收藏,并见诸国内众多名胜古迹与楼阁场馆。

如何使东阳木雕从传统走向现代,并晋身国际艺术舞台,是“大师知识分子”黄小明的当下课题。

专注于创作“现代东阳木雕”,以传统语言进行现代表达。这就是黄小明――中国艺术界的新锐,中国木雕界的新知。

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工艺美术大师和木雕艺术大师,黄小明自成一派,开创性和创造性的运用了多种手法技艺,并成功的进行了跨界整合,并取得广泛影响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运用木雕语言和其他艺术语言,是黄小明大师独有的艺术风格:他开创的“速写木雕”,把美术理论中的速写技法与东阳木雕融合,极具装饰性;他独创的“超写实木雕”,表现肌理和质感,增强了造型立体感,极具现代性;他从相机中得到灵感,以满地薄浮雕为底,中间主体却用深浮雕甚至高浮雕,创造性的开创出“取景框木雕”;他设计的“竹简式木雕”,丰富了东阳木雕的表现形式和装饰范围,彰显了东阳木雕的人文气质与古典情境;他设计的《宝月金荷》,运用多种材质相结合工艺,以水缸养荷的造景手法,结合雕塑语言,完全剥离了传统木雕的表现形式,开创了东阳木雕立体雕塑的新境界。

油画融入木雕:在西藏、内蒙古深刻体验当地居民原汁原味的生活状态后,他将油画风格融入到木雕中,做出了木雕作品《祥》 ,酷似一幅油画;

少数民族风情与木雕的浑然一体:面对着云南热带植物特有的茂密与沧桑,他又通过不同木质创作出大型屏风《立根搏云》,榕树的根深叶茂、大象的嬉戏、傣族姑娘的沐浴场景,少数民族的风情与木雕相得益彰;

曲面雕刻装饰艺术的创新:西湖的美景与江南的丝竹,为他带来灵感,创作出八幅大型“竹简式诗画木雕壁挂”,引领了曲面雕刻装饰艺术的创新,至今挂在杭州雷峰塔第三层;

嘉定竹刻的借鉴:而近期的作品《琴棋书画》,黄小明又借用嘉定竹刻的技艺,使原本普通的题材变得新奇。

黄小明大师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个木园,该园是黄小明大师历经三年倾力打造的特色精品,该园融合了中国建筑学、木雕、石雕砖雕等技艺,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古人聚气养生、家庭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等淋漓尽致的加以表达,是中国年轻一代大师中的杰出代表作。

该园融合了竹林、戏台、亭台轩榭、文化笔墨等中国元素,并成功的将中国北方“四合院”及南方“13间”的概念经典的传承了下来,是东阳木雕和建筑学的一次完美结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坚定“捍卫者”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黄小明大师作为艺术上的执着追求者与商业上的平衡者,关于艺术的断想和传承方面不遗余力,尤其是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堪称“卫道士”和一位坚定的“捍卫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不亚于民族基因的传承,它是一个民族的烙印和符号,更是文化内涵的一部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者,黄小明大师本人不仅有效的在向世人传递着“木雕”这门传统的技艺,更是充当了东阳市、浙江省乃至全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先锋,身体力行并不断迈向前进。

作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一,黄小明大师不仅体现在技艺,更是收藏颇丰,尤其是在事关木雕以及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其黄小明木雕艺术馆的那一件件珍藏的“艺术品”,无疑是对黄小明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最好的注解。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捍卫者”这条道路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小明大师必定“胸开三尺 气雄万丈 志吞四海”,那是一种胸怀和气度,更是作为一名“大师”的风范之所在!

艺术断想与传承

关于艺术与商业的平衡:

在东阳木雕构图中,常会提到“平衡”。这种平衡不是均衡,不是满地散花式或者对称式的布局,而是主次、虚实、动静、明暗等因素和谐处理,以形成稳定而愉悦的视觉效果与文化审美。这种平衡,其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折射。

一切“丛林”,都有着赖以平衡的一整套规则。

如果说东阳木雕是座“丛林”,那么,它无法回避的一对关系就是产业与艺术。

产业化经营给艺术生产领域带来滚滚财源,让艺术家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这是大众文化时代的馈赠,是我父亲那代人靠一技之长而养家糊口所无法想象的。但一切都以逐利为导向,会不会让艺术失去原有韵致?

实际上,产业与艺术完全不是矛盾。艺术的产业化要让受众产生愉悦之感,这是文化产业赖以生存的前提。对东阳木雕艺术家来说,赚钱是生存之需,无可厚非,但无论怎么赚钱,终究不能伤害艺术生产与传播的根本。

木雕的产业化与艺术性,关系类似同居。如果破坏了这种复杂而微妙的关系,就会导致失衡。

真正的双赢,其实并不难。就是“凡事留有余地”――艺术家要在赚钱的基础上,进行更丰富的艺术创作,从而为产业奉献源源不断的产品和财富。这样,才能够给产业的增长与艺术的灵韵留下充分的空间,才能有更多的获利机会。

这就是赚钱的智慧,也是产业与艺术的平衡。

关于传承:

“薪火相传”与“接力赛”都在昭显着一个同样的道理,即传承不能“断代”和“湮灭”,否则“传承”只能是空谈。

在市场化浪潮中,我们有感于艺术生命的延续,犹如星星之火不断成燎原之势,却不能忽略着旺盛生命力背后有着创新价值的无限魅力。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让艺术的精髓得以一代又一代能够经久不衰,且为特定历史场合所接纳和认可。

黄小明大师对艺术的执着与敬畏,传承的不仅仅是技艺本身,更是对其精神的一脉相承,将无限的创造力融入到雕刻技艺中去,把传统与创新浑然一体的进行结合,从而打造出更加崭新的木雕新境界!

获得荣誉

2018年5月16日,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慈善事业

黄小明大师热心公益事业,关心关爱身边的人,拥有一颗拳拳爱国、爱乡之心。

在自己成长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人生旅程中,执着于对艺术的追求,不困于名,不囿于利,一直在自己力所能及范围内为社会、为家乡的发展和慈善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四川汶川地震、为家乡修路基础建设、捐资助教、逢年过节为家乡老年人送衣物送去温暖等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得到社会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相关事件

1、作品《吉庆平安》随神舟十号上天

作品《吉庆平安》

2013年5月,他创作的木雕插屏《吉庆平安》存入“神舟十号航天主题艺术芯片”,跟随“神舟十号”见证了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中伟大的时刻。

2、首届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金奖获得者

2014年10月21日下午,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东阳)闭幕式上,黄小明大师的代表作《乾隆宝座》荣获首届艾琳?国际工艺精品奖金奖。

3、五大洲手工艺理事会主席团来访黄小明木雕艺术馆和个木园

2014年10月19号,根据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的安排,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主席团人士齐聚黄小明工作室,五大洲手工艺理事会主席团齐聚黄小明个木园,领略木雕与建筑浑然一体的风采。

4、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名誉理事长参观访问黄小明木雕艺术馆

2014年10月20日,2014世界工艺文化节名誉理事长及浙江省原副省长叶荣宝等70人一行参观考察黄小明木雕艺术馆。

人物评论

关于《乾隆宝座》的专家评价

复制乾隆宝座,绝非简单的仿制。要做到形、艺、材、韵与原件保持一致,谈何容易!黄小明大师严格遵循设计画图、下料、雕刻、髹饰贴金等工序,做到了精心领悟、读懂原作,精雕细琢、一丝不苟,达成了精美绝伦、耐人品鉴与赏读的效果。这充分体现了黄小明大师对东阳木雕艺术的挚爱,展露了他精湛的木雕技艺水准和深厚的艺术修养,这是他人生,也是东阳木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木雕精品,更是东阳木雕艺术的骄傲与荣光。

―― 北京故宫博物院科技部原副主任曹静楼

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先生评价:

2014年10月1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李铁映老先生留下墨宝“乾功坤艺”,对黄小明大师给予高度评价。

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先生评价:

2014年10月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老先生提笔写下“东阳木雕 传承创新”,是对黄小明大师传承中国文化技艺以及创新的最中肯的评价。

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先生评价:

2014年11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先生提笔写下“东阳木雕 后继有人”,是对黄小明大师创造性和创新继承东阳木雕的最高度评价。

上一篇:黄安伦

下一篇:加藤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