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均

时间:2024-05-14 08:35:06编辑:小简

郭志均的个人简介

郭志均,韩国导演。就读于明治大学经营学科期间发现了对电影的热爱,退学后转入首尔艺专的电影学科。曾三次获得大钟奖。2010年5月25日自杀身亡,享年56岁。

基本内容

郭志均,韩国导演,曾执导过裴斗娜与金来沅主演的《青春》一片,2010年5月25日被发现在首尔寓所内自杀身亡,死因为煤气中毒,享年56年。

郭志均就读于明治大学经营学科期间发现了对电影的热爱,退学后转入首尔艺专的电影学科。1986年,32岁的他执导处女作《冬日浪人》一举夺得韩国电影最高荣誉之一的大钟奖最佳新人导演奖,主演该片的安圣基与李美淑后来都成为大明星。

1991年,郭志均又凭借郑宝石、裴宗玉等主演的《青春肖像》摘得大钟最佳电影奖,这部纯爱影片也成为他的代表作。90年代,他又相继执导了《玫瑰的日子》、《深深的悲伤》以及《青春》三部爱情影片。

2005年,阔别影坛6年的郭志均执导《因为爱》一片回归,该片由凭借《传说中的七公主》走红的新人池贤宇主演,但上映后反响不佳,票房的惨败令郭志均在竞争激烈的韩国影坛失去了在执导筒的机会,并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据透露,《因为爱》失败之后的郭志均几乎闭门不出,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孤独生活状态只能令忧郁症进一步加深。 [1]

导演作品

“青春,只要听一声青春,使人豪情满怀”。这是高中教课书上的闵泰瑷(1894―1935)所著随笔《青春颂歌》中的第一句。融明亮、希望、进取为一体的青春,也伴随着极大痛苦。这是在从儿童成长为大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彷徨。致力于韩国型传奇电影的郭志均(46岁)导演拍摄的《青春》(14日首映),瞄准着两只兔子。就是要剖析青春的彷徨和希望。这是郭导演继《万分悲伤》三年后拿出新作之际说出的话。才在韩国公映的电影《青春》仅过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风靡韩国,不仅观众如云,就连影片中男女主人公所使用的物品也成了广大影迷所追逐的对象。

影片以几个青年男女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线,把当今一些富裕的韩国青年寻找爱情的现实摆在了观众面前,着力想探讨一下当今青年究竟想要一种什么样的爱情,成为韩国青年男女最为喜欢的影片。因为片中有近10分钟的情戏,所以,在递交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时,主创人员都捏了一把汗,怕通不过。结果却相当不错,被定为18岁以下禁止观看的影片。

该片的导演是郭志均,虽已年过四十,却对青春类电影情有独衷。1986年他曾执导了电影《秋日山村》,讲述的也是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被称为那个时代的青春剧。1990年他又演经绎了一部青春剧《年轻人的肖像》,把青春剧又推进了一步。此次再次演绎《青春》,旨在把青年男女的现实故事逞现在观众面前,让大家都来思考同一个问题:青年的爱情定位。青春的最大痛苦是什么呢?是社会和人类,还是考上大学?郭导演在性行为中寻找其头绪。撇开一切有份量的主题,偏偏通过沉溺于性行为的年轻人,描绘了青春的痛苦和成熟。

这部作品不便同曾使386年代人泣不成声的郭导演的第一部作品《冬天的游子》相提并论。既没有慰安村也没有纯粹爱情的梗概。直率地说,只表露出灵魂和交感受损的肉体。郭导演在《此后的漫长时间》、《年轻时的肖像》等许多作品中描写的是现实主义形象,而突然有一天似乎跨越了现代主义。 [2]

所获奖项

1986年:大钟奖最佳新人导演奖

1991年:大钟奖最佳电影奖

郭志均 - 自杀原因

多年工作空档受打击

最先发现郭志均自杀的是他的哥哥,因为连着好几天联系不到弟弟,郭志均导演的哥哥于25日来到弟弟的家中,结果发现了弟弟的遗体。郭志均导演在屋内点燃煤炉自杀,自杀前他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留下了遗书,称多年没有工作让他很痛苦。

郭志均导演在上世纪90年代接连拍摄了《青春的肖像画》等经典影片,光是大钟奖就获得了三次。但是2006年郭志均执导的《因为爱》票房惨败,让他受到了很大打击,由此开始郭志均导演就在家闭门不出,几乎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

郭志均导演过去就患有抑郁症,相信是长达数年的独居生活加重了抑郁症,最终让他走上了不归路。

心理素质欠佳

从2005年李恩珠上吊自杀,到2010年3月崔真英的离世,短短5年间,已经有超过10名的韩国艺人因娱乐圈潜规矩、竞争压力大、流言蜚语、经济受挫等种种问题,结束了自己的生命。[3]

上一篇:胡葆森

下一篇:霍桑(美国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