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斌(军事家)

时间:2024-05-11 21:34:38编辑:小简

何志斌(军事家)的个人简介

何志斌(1909年--1998年),男,汉族, 号震寰,陕西长安人,西北军洛阳军官学校毕业。

任西北军连长,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营长,1936年秋任第3路军军事教育团第2队队长,1938年任山东省第8抗日游击司令部独立营营长,1940年任鲁苏战区游击第1纵队1支队支队长,1944年任山东挺进军第12纵队少将司令,1945年9月兼任新编36师师长,1947年任山东省保安第2旅旅长,1948年7月任整编第96军独立旅旅长,9月19日在济南战役中参加起义。后任解放军第35军105师师长,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战斗。建国后,历任杭州警备区副司令员,浙江省盐务局局长,浙江省轻工业厅副厅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浙江省委主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1998年11月19日在杭州病逝。

民革元老

何志斌(1909--1998) 号震寰,陕西长安人, 西北军洛阳军官学校毕业。任西北军连长,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营长;

1936年秋任第3路军军事教育团第2队队长;

1938年任山东省第8抗日游击司令部独立营营长;

1940年任鲁苏战区游击第1纵队1支队支队长;

1944年任山东挺进军第12纵队少将司令;

1945年9月兼任新编36师师长;

1947年任山东省保安第2旅旅长;

1948年7月任整编第96军独立旅旅长;

9月19日在济南战役中参加起义。

后任解放军第35军105师师长,参加了淮海、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的战斗。

建国后,历任杭州警备区副司令员,浙江省盐务局局长,浙江省轻工业厅副厅长,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民革浙江省委主委,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委员。

1998年11月19日在杭州病逝。

中科院副研究员

概述

男,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

学习与工作简历

学历

1996.9~2000.7西北农林科技大u2022水土保持与沙漠化防治专业u2022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0.9~2003.7中科院寒旱所u2022自然地理专业生态水文方向u2022获理学硕士学位

2003.9~2007.11中科院寒旱所u2022自然地理专业生态水文水方向u2022获理学博士学位

工作简历

2003.7~2009.1中科院寒旱所u2022助理研究员u2022生态水文

2009.1~中科院寒旱所u2022副研究员u2022生态水文

2009.2~中科院寒旱所u2022硕士生导师

工作业绩

1、近五年承担课题

1) 2005年,主持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培养计划项目“祁连山植被斑块水文过程研究”(O628221001),经费26万元;

2) 2006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祁连山森林斑块形成机理研究”(40601007),经费28万元;

3) 2006年,主持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所创新项目,经费5万元(0628221001);

4) 2007年,主持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资助项目,经费10万元 (290820481);

5) 2007年,主持“民勤沙漠化防治与生态修复技术集成试验示范研究”项目的子课题“人工增雨、雪技术研究与示范及其生态水文效应对出山口径流的贡献评价(902007BAD46B07-01);经费50万元。

2、近五年参与课题

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黑河流域水-生态-经济系统综合管理试验示范”“中游节水―经济型绿洲防护体系的建植与管理技术”专题,(批准号:KZCX1-09-02);

2)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内陆河流域水-土-气-生观测与综合研究” (批准号:KZCX1-329); 3) 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环境变化条件下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黑河流域为例(批准号:40235053);

4) 水利部水保司重点项目“中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科研示范工程u2022甘肃省临泽风蚀沙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区规划初步设计及示范区建设技术服务和效益监测”。

3、近五年发表论文

1) He Zhibin, Zhao Wenzhi, Fang Jing. 2005,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f oasis shelter-forest system: a case study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Heihe River in Northwest China. 2005 IEEE 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 Proceedings 25th Anniversary, 4411-4414.

2) He Zhibin, Zhao Wenzhi, Chang Xuexiang, Chang Xueli, Fang Jing. 2006, Scale dependence in desert plant diversity.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5: 3055-3064.

3) He Zhibin, Zhao Wenzhi. 2006,Characteriz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riparian plant communitie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Heihe River in China using geostatistical techniques. Ecological Research, 21: 551-559.

4) He Zhibin, Zhao Wenzhi, Chang Xueli. 2007, The modifiable areal unit problem of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plant community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oasis and desert using semivariance analysis. Landscape Ecology, 22: 95-104.

5) Zhao Wenzhi, Chang Xueli, He Zhibin. 2004. Responses of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desert riparian forests to hydrologic process in Ejina oasis. Science in China Ser. D Earth Sciences, 47(supp.): 21-31.

6) Zhao Wenzhi, Chang Xueli, He Zhibin, Zhang Zhihui. 2007. Study on vegetation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in Ejina Oasi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7, 50: 121-129.

7) 何志斌,赵文智. 2003,黑河下游荒漠河岸林典型样带植被空间异质性. 冰川冻土, 25(5):591―596.   8) 何志斌,赵文智. 2003,半干旱区流沙固定初期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湿度特征. 水土保持学报, 17(4):164-167.

9) 何志斌,赵文智,常学向,等. 2004,荒漠植被植物种多样性对空间尺度的依赖. 生态学报,24(6):1146-1149.

10) 何志斌,赵文智,常学礼. 2004,荒漠绿洲过渡带植被空间异质性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植物生态学报,28(5):616-622.

11) 何志斌,赵文智. 2004,黑河流域荒漠绿洲过渡带两种优势植物种群空间格局特征. 应用生态学报,15(6):947-952.

12) 何志斌,赵文智. 2004,荒漠绿洲区人工梭梭林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的定量研究. 冰川冻土,26(4):207-211.

13) 何志斌,赵文智. 2005,黑河中游地区植被生态需水量估算. 生态学报, 25(4):705-710.

14) 何志斌,赵文智,2005,屈连宝. 黑河中游绿洲防护林的防护效应分析. 生态学杂志, (1):45-49.

15) 何志斌,赵文智,刘鹄,苏永中. 2006,祁连山青海云杉林斑表层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学报,26(8):2572-2577

16) 何志斌,赵文智,常学向,刘鹄. 2007,河道水力传导度测定及其各向异性分析. 水科学进展,

17) 赵文智,常学礼,何志斌. 2003,额济纳荒漠河岸林分布格局对水文过程响应. 中国科学(D),33(增刊) 21-30

18) 赵文智,常学礼,李启森,何志斌. 2003,荒漠绿洲区芦苇种群构件生物量与地下水埋深关系. 生态学报, 23(6):1138-1146

19) 李秋艳,何志斌,赵文智,李启森. 2004,不同生境条件下泡泡刺(Nitraria sphaerocarpa)种群的空间格局及动态分析. 中国沙漠, 24(4):484-488.

20) 赵文智,常学礼,何志斌,张智慧. 2006, 额济纳荒漠绿洲植被生态需水量研究. 中国科学(D)36(6): 559-566.

上一篇:胡章萌

下一篇:韩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