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胜
时间:2024-05-09 21:04:05编辑:小简
侯文胜的个人简介
侯文胜博士,1991年7月毕业于原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长期从事植物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遗传育种、植物基因工程等研究工作,1999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1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被遴选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基本内容
博士,副研究员。1991年7月毕业于原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系,长期从事植物远缘杂交、染色体工程、遗传育种、植物基因工程等研究工作,1999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2001年获农学博士学位,同年被遴选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2002年10月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作物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小麦蓝色胚乳表达相关基因的研究工作。2004年10月出站后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工作,现为该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大豆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部、农业部、教育部、陕西省科研项目10多项,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五完成人),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五完成人),在SCI期刊和国家核心期刊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生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和细胞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和微生物工程共同组成了生物工程。所谓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是在分子水平上对基因进行操作的复杂技术。是将外源基因通过体外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内,使这个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它是用人为的方法将所需要的某一供体生物的遗传物质――DNA大分子提取出来,在离体条件下用适当的工具酶进行切割后,把它与作为载体的DNA分子连接起来,然后与载体一起导入某一更易生长、繁殖的受体细胞中,以让外源物质在其中“安家落户”,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获得新物种的一种崭新技术。它克服了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 1974年,波兰遗传学家斯吉巴尔斯基(Waclaw Szybalski)称基因重组技术为合成生物学概念,1978年,诺贝尔生医奖颁给发现DNA 限制酶的纳森斯(Daniel Nathans)、亚伯(Werner Arber)与史密斯(Hamilton Smith)时,斯吉巴尔斯基在《基因》期刊中写道:限制酶将带领我们进入合成生物学的新时代。2000年,国际上重新提出合成生物学概念,并定义为基于系统生物学原理的基因工程。
上一篇:国宁
下一篇:格谢沃达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