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允福的个人简介
黄允福,海门县海洪乡永康村人。1943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中区江中乡指导员等职,1947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一)英勇牺牲。
黄允福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父亲黄志新以农为主,生有一女一男,因家境贫困,女孩8岁时就送给人家当童养媳,黄允福十来岁时才上私塾读书。黄允福婚后生了三男一女,生活负担沉重,租地2000步,终年劳动,除交清“包三担”租粮外,所剩无几,他常外出推小车,挣几个钱,勉强养活一家人。
基本内容
抗日反“清乡”时期,池棚镇、江家镇据点里的日伪军经常下乡窜扰,抓人抢劫,无恶不作,黄允福激于义愤,动员他的大儿子锡祥参加新四军;他自己在乡里,协助抗日民主政府征收公粮公草,支援前线抗日部队。1944年3月,我军打下了池棚镇敌据点,黄允福和当地群众一起,进入据点,拆除了敌人的碉堡和竹篱笆,捣毁了据点,迫使敌人不敢再来。
1945年下半年,日本侵略者投降后,黄允福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江中乡万福村农会主任。他发动贫苦农民开展反封建、反剥削斗争,要求给地主家里的长短工增加工资。由于黄允福领导有方,据理力争,迫使地主答应了雇工的要求。1946至1947年间,黄允福在惩奸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中,表现积极,全力支持贫雇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经上级党委批准,提升他担任江中乡指导员。他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坚决彻底地完成了土改复查任务,并惩处了几个怙恶不悛、恶贯满盈的恶霸地主。
1947年初,国民党反动派与地主还乡团勾结起来,向我解放区疯狂进攻,形势日趋紧张,为了保存有生力量,上级指示地主干部有计划地疏散隐蔽。但江中乡乡长杨凤兰,指导员黄允福等不避艰险,仍坚持原地斗争。
一次,顽军和还乡团下乡“清剿”时,黄允福在路上被敌人发现,紧紧跟踪,他急中生智,从口袋里抽出一叠钞票撒出去,敌人见钱眼开,纷纷抢夺钞票,黄允福乘机逃走,未被敌人抓去。
1947年8月16日(农历七月初一)清晨,黄允福化装成农民,提着菜篮子去南星镇侦察敌情。南星镇本来没有敌人驻扎,但这天清晨,敌人突然出去,埋伏在南星镇周围,伺机捕捉上镇的干部群众。黄允福发现敌人便衣闯进南星镇市街,未及撤离,被敌人逮捕,同时被捕的还有20多个干部、民兵和群众。敌人叫黄允福认出被捕的一群人中谁是干部和民兵,他守口如瓶,一言不发。当天,黄允福被押解到江家镇据点的途中,于徐家宅前遭敌人枪杀,壮烈牺牲。时年3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