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卫的个人简介
黄小卫(1962年1月29日-),出生于湖南省临澧县,毕业于东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家,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首席专家,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1983年黄小卫毕业于中南大学;2008年获得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小卫长期从事稀土冶金与材料研究、工程化开发与应用。
个人简介
黄小卫,1962年1月29日出生,女,汉族,湖南省临澧县人,有色金属冶金专家。1983年毕业于中南大学,2008年获东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现任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教授级高工/首席专家,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化学与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等。
长期从事稀土冶金与材料研究、工程化开发与应用。在稀土资源高效清洁提取、绿色分离提纯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发明了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新技术、离子型稀土原矿浸萃一体化、碳酸氢镁法冶炼分离稀土等低碳低盐无氨氮分离提纯稀土等专利技术,在国内外40多家稀土企业应用,从源头解决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问题,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成本,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主要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160余篇。2014年获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201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201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人物履历
1983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有色金属冶金专业。
2008年7月,东北大学获冶金工程博士学位。
2015年6月2日,顺利进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第二轮评选。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院士。
社会任职
中国稀土学会稀土化学及湿法冶金专业委员会主任;
中国稀土学会专家组湿法冶金、分析组召集人;
《中国稀土学报》和《稀有金属》常务编委、《稀土》杂志编委。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黄小卫在稀土资源高效清洁提取、绿色分离提纯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发明了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新技术、离子型稀土原矿浸萃一体化、碳酸氢镁法冶炼分离稀土等低碳低盐无氨氮分离提纯稀土等专利技术,在国内外40多家稀土企业应用,从源头解决氨氮废水、放射性废渣等污染问题,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原材料消耗和成本,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主要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发表论文160余篇。
荣誉表彰2014年获中国首届“杰出工程师奖”。
2015年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2017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6月27日,黄小卫在两年一次的亚太材料科学院(Asian Pacific Academy of Materials -- APAM)会议上当选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