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教师)的个人简介
黄海燕(1977.6?-)女,中共党员,1999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如皋师范学校大专班中文系,2005年1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在苏州市阳山实验学校任教。
荣誉称号
2004年10月被中央教科所提名为百位科研德育名师。
2003年4月被江苏省教育厅主办的《时代小记者》聘为驻校级记者站站长。
2004年5月获“优秀时代小记者站站长”称号。
2004年10被评为江苏省教育学会写作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2006年8月获第七届全国语文教师“四项全能”称号。
2006年10月被确认为百位科研德育名师。
课题研究
参与1999年中央教科所主办的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的研究工作,已有7年之久,并且是学校研究的骨干成员。
2004年9月负责主持了全国中语会“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
2005年9月参加苏州市 “心中有理想 校园满书香”的课题研究。
发表论文
在课题的指引下我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有多篇成果发表于国家级报刊杂志。
2004年4月论文《直面网络对德育的挑战与对策》发表于 《中国教育》。
2005年1月《读书,真好》发表于《中国教师报》。
2005年5月《让灵魂坚韧起来》发表于《中国教师报》。
2005年12月《以教师之热情,点燃学生求知之渴望》发表于《中国教育》。
2005年12月《书香笔影》发表于《中国教师报》。
同时还有一些文章发表于省市级刊物。2001年10月论文《把失败看作灰尘》发表于《师范生周报》。
2003年12月《在德育教学中回应不良网络的挑战对策》发表于《新教育》。
2004年9月《非智力型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转化对策》发表于《校园心理》。
2004年10月论文《略谈古诗的动态比喻》发表于《学习报》。
2005年9月《军训随想》发表于《苏州日报》。
辅导学生
2002年3月辅导学生参加《关心下一代周报》读书征文比赛获一等奖。
2002年12月辅导学生参加《学习报》第二届征文比赛获一、二等奖。
2004年8月组织学生参加《第二课堂》举办的征文比赛获优胜奖。
2004年9月组织学生参加《作文与考试》征文比赛获组织奖。
2004年12月辅导学生获“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
2006年5月辅导学生获高新区“生命如歌”现场美文大赛二等奖。
2006年6月辅导学生获高新区“敲响生命的警钟”演讲比赛第一名。
2006年7月辅导学生获苏州大市“生命如歌”现场美文大赛二等奖、三等奖。
2006年10月辅导学生参加“苏州市中小学中华经典诵读大赛”获得二等奖。
获奖情况
2001年9月论文《略谈诗文中模糊语言的运用》获《教师报 》征文比赛一等奖。
2001年10月《德育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世界》获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年10月上课比赛获南通市二等奖,课程紧紧围绕学生发展的终极目标,营造了广阔而自由的活动空间,受到了专家的一致好评。
2002年10月《倾听每个角落的声音》,获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2年11月论文《语文教育,是一种忧郁的飞翔》获市教育局征文比赛二等奖,。
2002年12月在《学习报》第二届征文比赛获“优秀辅导”奖。
2003年2月获“市党员发展对象”演讲比赛一等奖。
2003年10月论文《德育的根基在于“以人为本”》获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二等奖。
2004年10月论文《非智力型后进生的心理成因及转化对策》获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一等奖。
2005年3月获如皋市初中语文优质课评比活动三等奖。
2005年10月论文《试论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获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一等奖。
2005年12月《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关思考》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高效速读法推广与研究”专题组优秀论文评选三等奖。
2006年1月《只要亮着一盏温柔的灯》获中央教科所主办的“新时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论文一等奖。
2006年5月《论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中国教育新思维论文大赛获一等奖。
2006年6月《预设――让语文课闪亮》获中国教育学会论文比赛二等奖。
2006年8月《作文教学初探》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课堂结构研究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