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希安的个人简介
郭希安(1886年-1977年),字辅仁,陕西省西安府蓝田县孟村乡姚村人,男,汉族。民国著名碑石镌刻家。奏刀镌石以严谨且迅疾,生动而传神、舒张兼厚重、细致乃精巧著称,为民国关中刻石第一人。著名书法家冯恕赞郭希安镌刻技艺曰:“指腕齐力 精入毫芒 弄刀如飞 神合古人 冥入无间”。
个人资料
中文名:郭希安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陕西西安
出生日期:1886年
逝世日期:1977年
职业:篆刻家
主要成就:民国关中刻石第一人
生平简介
郭希安,字辅仁,生於清光绪十二年(西元1886年),卒於西元1977年。陕西蓝田孟村乡姚村人,家中兄妹五人,先生行二。少时丧父,因家贫而未尝读书,光绪二十七年(西元1901年)至西安府学习碑刻技艺,由其宿慧颇{亦善@研,年过弱冠已在业界颇负盛名。
民国八年(西元1919年),辅仁先生应北洋政府总统徐世昌之邀,赴北京镌刻徐世昌所临K轼《西楼帖》,为徐世昌之弟徐世纲所藏赵孟睢抖从窬房淌怖蔽逶亍F诩浣崾吨谋ㄗ衣碜釉葡壬嘟簧鹾瘢夥裴崧碜釉苹厣略糯巫ǔ烫酵壬C窆辏ㄎ髟1924年)受书法家冯恕所邀继续滞留於京,刻《蕴真堂法帖》、《纂懿流光录》两种,共计六十八石。又为冯氏所藏二百馀方端砚、歙砚,刻金文等文字於砚背之上,以及镌刻其他碑志,又逾七载之久。此後,相邀刻石者络绎不绝,耐先生思乡心切,遂一一婉拒。民国十九年(西元1930年)携眷属返回陕西,邻西安关中书院置宅安家,继以镌刻为业。曾为西安碑林博物o、大慈恩寺、兴教寺、骊山、华山、八仙庵等寺院名胜镌刻石碑数十件;为宋伯鲁、宋联奎、于右任、贺伯箴、寇遐、茹欲立等陕西著名书法家所书碑志刻石数十件。还曾受邀至渭南、咸阳、商洛、榆林、汉中等地刻石,先後共刻碑碣墓志数百件,名噪三秦,上世纪五十年代後因年迈乃告封刀。
郭希安先生精湛之技艺,不但深受冯恕、宋联奎、于右任、宋伯鲁、茹欲立、胡笠僧、张伯英、张寒杉等书家的青睐,且赢得文人学者之好评。当时陕西或书法大家、文人雅士,或仕绅名流、寺观僧道,凡欲立石者首选郭氏奏刀。
民国十三年(西元1924年)先生在京之时,宋联奎为媒,同宋氏领养女佣赵氏结为伉俪,共有二子一女,孙子三人,孙女四人,去世前已有一曾孙女,四世同堂。先生一生为人善良,处世本分,待人宽厚,怜贫惜弱,救困济难,同王尚玺、白廷锡等镌刻名家亦和谐相处。封刀之年,喜种花草,操持家事,安享天伦,终年91岁。
相关名人
著名书法家冯恕赞郭希安镌刻技艺曰:“指腕齐力 精入毫芒 弄刀如飞 神合古人 冥入无间”。冯恕,原籍浙江,是清光绪进士,晚年定居北京。当时北平的商号匾额,多出其手书,有“无匾不恕”之语。风沧桑,世事变迁,他一度为生活所迫,不得不鬻字谋生,除为人写牌匾外,党写对联、墓志、通套信及扇面(百扇二十金或十六金)。他曾自述苦况道:“老母时年六旬,为恕磨墨伸纸恒至夜分。”冯恕有很深的书法功力,尤以颜体著称,过去京城流传过“无匾不恕”的口碑,可见其书在当时之名重。昔大栅栏“张一元茶庄”、西四“同和居饭庄”等处的牌匾,均为冯恕一时得意之笔。著作论述有《石鼓观谱》、《庚子?辛亥忠烈像赞》等行世。
故乡介绍
中文名称:西安
外文名称:Xi’an,Hsian,Sian
别名:长安
行政区类别:副省级市
所属地区: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等
政府驻地:未央区凤城八路未央广场
电话区号:029
邮政区码:710000
地理位置:黄河中游、北临渭河、南依秦岭
面积:9983平方千米(2011年)
人口:常住人口846.78万(2010年11月)
方言:中原官话-关中片-西安话
气候条件:森林茂密,水量丰沛,气候湿润
著名景点:钟楼,大雁塔,兵马俑,秦岭,华清池,碑林,半坡遗址等
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火车站:西安站、西安北站、西安南站
车牌代码:陕A
历史名人:张骞、杜甫、白居易等
著名高校:西安交大、西北工大、西北大学等
城市级别:副省级、省会城市
市花:石榴花
市树:中国槐
西安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化的代表。当今西安为副省级城市,陕西省省会,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国大飞机的制造基地,中国中西部地区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2011年国务院颁布《全国主体功能规划》,西安是中国唯一一个被定位“历史文化基地”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