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静(北京化工大学教授)

时间:2024-04-26 19:24:39编辑:小简

何静(北京化工大学教授)的个人简介

何静,女,北京化工大学化工资源有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何静,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学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1999年于北京化工大学获博士学位;2001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2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曾先后于1996、2003和2006年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和德国马普研究院作访问学者。

研究方向

1. 多相环境友好催化:生物催化;不对称催化;光电催化。

2. 性能为导向的无机功能材料制备:介观结构吸附材料;介观结构催化材料;多尺度无机-有机杂化材料。

主要贡献

主要从事新型催化材料和环境友好催化、微型反应器与限域合成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科技攻关等其他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并先后参加了973计划子课题、863计划等项目的研究工作。已在J. Catal., Chem. Mater.等刊物发表SCI收录论文90篇,其中SCI收录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项。

1.Huimin Shi, Jing He*, Orientated intercalation of tartrate as chiral ligand to impact asymmetric catalysis J. Catal., 2011, 279: 155-162。

2.Huimin Shi, Chenguang Yu, Jing He*, Constraining titanium tartrate in the interlayer space of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induces enantioselectivity, J. Catal., 2010, 271: 79-87。

3.Shan Lu, Jing He*, Xin Guo, Archite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mesoporous silica-lipase hybrids via non-covalent interfacial adsorption, AIChE J., 2010, 56: 506-514。

4.Jing He*, Huimin Shi, Xin Shu, Minglin Li, On the nature of Ti(IV)-pillared layered metal hydroxides prepared from green, water-soluble Ti-peroxide, AIChE J., 2010, 56: 1352-1362。

5.Zhe An, Jing He*, Shan Lu, Lan Yang, Electrostatic-induced interfacial assembly of enzymes with nanosheets: controlled orientation and optimized activity, AIChE J., 2010, 56: 2677-2686。

6.Zhe An, Jing He*, Xin Shu, Yixin Wu, Self-supported helical oxide arrays templated by pore-swollen chiral mesoporous silica, Chem. Commun., 2009, 1055-1057。

7.Xin Shu, Zhe An, Lianying Wang, Jing He*, Metal oxide-sensitized TiO2 and TiO2-xNx with efficient charge transport conduits, Chem. Commun., 2009, 5901-5903。

8.Peng Yu, Jing He*, Canxiong Guo, 9-Thiourea Cinchona alkaloid supported on mesoporous silica as a highly enantioselective, recyclable heterogeneous asymmetric catalyst, Chem. Commun., 2008, 2355-2357。

9.Jing He, Zhijun Liu, Chunxi Hai, Adsorption heterogeneity of lysozyme over 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silica: Effect of interfacial noncovalent interactions, AIChE J., 2008, 54 (9): 2495-2506。

10.Peng Yu, Jing He*, Lan Yang, Min Pu, Xiaodan Guo, Stepwise fabrication and architecture of heterogeneous 9-thiourea epiquinine catalyst with excellent enantioselectivity in the asymmetric Friedel-Crafts reaction of indoles with imines, J. Catal., 2008, 260: 81-85。

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的国家级科研项目:

1. 超分子结构先进功能材料插层组装的基础研究 (205310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006-2009年) 95万元。

(总经费180万元)。

2. 多相仿生催化体系中的载体表面协同效应 (20873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2011年) 34万元。

3. 酶与单分散二维纳米粒子的界面组装特性 (5077200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8-2010年) 32万元。

4. 超分子结构手性催化剂及插层组装 (2047300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5-2007年) 24万元。

5. 光催化-选择性氧化的反应-反应耦合(20173003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2004年) 20万元。

6. 纳米网络粒子结构设计及原位形成 (59973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2-2004年) 20万元。

7. 生物活性分子在受限空间内的组装(NCET-04-0119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 (2005-2007年) 50万元。

8. 纳米结构仿生固定化酶的组装及催化行为控制(2004BA310A40)。

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后续项目 (2004-2005) 100万元。

荣誉记录

作为主要参加者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项。2002年获得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称号;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010 年 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上一篇:黄登保

下一篇:赓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