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雪松(吉大教授)

时间:2024-04-21 22:01:10编辑:小简

韩雪松(吉大教授)的个人简介

韩雪松,女,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讲授课程: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小说解读》、《语言测试研究》、《对外汉语》系列课程等。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4.6获吉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2009.6获吉林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4.6-2000.6吉林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教师;
2000.6-现在吉林大学文学院教师;
2002.3-2004.3韩国新星大学教师(校际交流);
2007.3-2008.3韩国启明大学教师(校际交流)。
社会兼职: 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员。

主讲课程

《大学语文》、《中国古代小说解读》、《语言测试研究》、《对外汉语》系列课程等。

研究方向

中国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史、对外汉语。

主要贡献

科研项目

1、两汉时代儒生的社会角色(教育部社科研究其他项目);
2、两汉时代儒生的社会角色(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
3、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 点课题);
4、新形势下高等教育语言文学类公共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研究 。
(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

学术论文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汉语听力教学与练习设计(《厦门大学国际汉语学报》,第1卷第1辑,学林出版社,2010.11);
群体知识创新理论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3期);
曹魏侍中与三省制(2010年第4期,《史学集刊》2009.5期);
略论北魏与后燕的关系及后燕对北魏发展的贡献(《1―6世纪中国北方边疆?民族?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科学出版社,2008.12);
试论北魏与后燕的关系(《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慕容燕与两晋关系略论(《东北史地》2008年第5期);
情感传递与接收的错位――《无穷动》的极端表现形式浅析(《电影文学》2008年第5期);
理想的超越与现实的沉沦―《红楼梦》中甄宝玉的形象价值论(《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6期);
教学活动中“双主体”关系与学导互动(《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4期);
蒋捷生平及思想发展规律轨迹(《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
竹山词论析(《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2期) ;
著作教材: 《中国古代史》(并列主编,留学生汉语教材),吉林大学出版社,2007.12;
《高级汉语口语》(并列主编),韩国东洋文库出版社,2005.2;
《纲鉴易知录》足本全注全译(参编10万字),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12。

上一篇:国玉薇

下一篇:何瑾(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