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百里的个人简介
顾百里,美国佛罗里达州人,历任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亚非语文系中文和日文组主任、美国在台协会华语学校校长、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亚非语文系主任,现任美国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亚洲研究系史丹费尔德讲座教授(Stanfield Professor of Asian Studies)暨系主任。
基本信息
国际知名汉学家顾百里教授(Cornelius C. Kubler)上月到我国出席华文教师总会成立55周年庆典。他在对华文教师发表的专业演讲(“英语背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所面对的挑战与策略”)以及公开演讲(“我学习汉语的苦与乐”)中流露的真知灼见,备受与会者赞扬。
专评
教华文字有一个大原则:先学习在口语阶段已经接触过的词汇,以及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比如u2018中国人u2019u2018美国人u2019就是学生先要学写的字;而像“蚯蚓”这类较少机会使用的词汇,就暂时不教。很多中国朋友是华文教师,担心在家只讲华语,会使孩子英语不够好。我告诉他们不要顾虑太多。在家坚持说和在学校不同的话,孩子自然而然能说两种话。结果有一半的朋友这么做,另一半没这样做的朋友,过了几年,想改用华语,已来不及了。学语文,口语最重要,开头几年很重要。打好口语基础,再学写汉字,就容易多了。 ――顾百里
档案
现年57岁。曾是美国国务院外交学院亚非语文系中文和日文组主任、美国在台协会华语学校校长、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教学研究所客座教授
现任美国威廉姆斯学院(Williams College)亚洲研究系史丹费尔德(Stanfield)讲座教授及创系主任
演讲
国际知名汉学家顾百里教授(Cornelius C. Kubler)在新加坡华文教师总会成立55周年庆典上(16/8),以“英语背景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所面对的挑战与策略”为题发表演讲。
顾百里教授是美国威廉姆斯大学亚洲研究系“史丹费尔德讲座教授”及创系主任。57岁,出生于瑞士,父母是德国人,自小移民美国,在一个讲德语的家庭环境成长。他的大名,我在台湾念书时便已听闻,时隔20多年,能有机会亲自聆听他的讲演,能不由此心动吗?演讲地点是富丽华(Furama)酒店,每人报名100新元。我当然报名了,学校付帐。
他说,汉语难学,原因在于四声很难掌握、中英文语法不同、中英文同源词不多,再加上社会和文化差异大、中文书写系统复杂等。此外,中文要学几千个汉字,不少汉字又有一个以上读音,口语与书面语很不同,词与词之间没有明显区分,这些困难,使英文背景的人,学习汉语要比学习法语、西班牙语时间长三四倍。
因此,对于英语背景的人,汉语是特别难学的一种语言。为了克服种种困难,教他们学华文的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