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起元

时间:2024-04-20 13:05:21编辑:小简

顾起元的个人简介

顾起元(1565~1628)明代官员、金石家、书法家。顾起元,生于世宗嘉靖四十年(1565年),精金石之学,工书法。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与何栋如、俞彦等人在乡里共结文社,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初时授翰林院编修,历官国子监祭酒、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迁到杏花村,筑遁园隐居。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卒,葬于江宁云台山。谥文庄。

人物简介

字太初,一作U初、瞒初,号遁园居士,应天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乞退后,筑遁园,闭门潜心著述。朝廷曾七次诏命为相,均婉辞之,卒谥文庄。著有《金陵古金石考》、《客座赘语》、《说略》等。

人物生平

顾起元,万历二十年(1592)与何栋如、俞彦等人在乡里共结文社。万历二十五年(1597)乡试第十二名,第二年会试第一人,殿试一甲第三人,授翰林编修,曾上《祈天永命》疏,针砭时弊,竭诚备述,但未被采用。万历三十八年(1610)升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四十三年(1615)六月为祭酒。终于吏部左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晚年迁到杏花村,筑遁园隐居。他在《咏遁园》诗中所说:“可以息机,可以谢事,可以养疴”。另一首《咏遁园》诗中题曰:“其地不盈弓,记贵远俗状;自无车马音,但有烟霞相”。自书《遁园记》“园何以名遁,志遁也,遁矣园之云乎哉?遁于志惟园寄之,故曰遁。非待园而遁也,遁之为言也。”崇祯元年(1628)卒,葬于江宁云台山,文庄。

顾起元为人通达,并不贪恋官场的虚华。对于学问文章,他所持态度也是一丝不苟,先博览群书,而后提笔作文。《启祯野乘·顾文庄传》说:“顾起元端静渊穆,不溷溷为同,……胸中绝无畛城。而学问宏博,凡古今成败、人物臧否以致诸曹掌故,无不究心,口陈指画,历历如睹。”顾起元虽然通籍三十年,但是多次上奏折请朝廷准许他告老还乡,在朝为官仅仅五载之短。但是他即便在任上仍注意撰述,他著名的文集《说略》三十卷,在任上“已经基本完成,只是万历三十三年,解京职归乡途中,遇到大河决堤乘船被大风浪损坏,他所著的《说略》手稿因此丢失。在他解职归乡以后,当时的朝廷曾七次下诏书想让他重新回京任职,但生性淡泊的顾起元都一一推拒了。他的朋友曾因此为他的居所题名为“七召亭”。因而,他虽然通籍三十年,但大部时间是以隐居为生。天启间,江宁有人为宦官魏忠贤立生祠,官府“乞文辞”,他以手疾不作。门人复以重金求札,也被他拒绝。

虽然屡征不起,但顾氏仍然关心国事,并更加勤于著述。万历四十一年(1613),他寻访到《说略》的副本,重新编订为三十卷刊行。万历四十五年(1617),他撰写《客座赘语》十卷。万历四十六年(1618),又自订《懒真草堂集》,诗二十卷,文三十卷。万历四十八年(1620),顾氏辑汇《金陵古金石考目》。天启三年(1623),著《蛰庵目录》四卷。天启四年(1624),增订《说略》为六十卷刊行。同时他还著有《寒松馆游览诗》、《归鸿馆杂著》等八种,由此可见其学识之渊博。

然而世事不公,他虽是博学通才,但他的才学策略却并未被当世所用。因此,顾起元所著的《焦澹园太史墓志铭》中写道:“先生之官碛在金马玉堂,先生之道价在儒林文苑,先生之大业在名山国门,先生之风教在九洲四海,先生之遗愿在稷丘槐市。”表面上是在抒发情怀用以悼念先人的高风亮节,实际上是对其自身的写照。

文学作品

顾起元著作众多,但以散文见长。他的散文注意辞采,注意吸取骈体四六的创作经验,其长处与缺点也都因此而形成,恰如黄宗羲在《明文授读》中评价道:“博学以徐、庾为根柢,故其文好用排调,下者入于事类赋,修辞之过,反多俗笔。”他的诗歌多能感叹时事,抒发感慨与情怀,有些富有现实内容,可以作批判时事之用。

著述主要有《顾氏小史》、《金陵古今图考说略》、《客座赘语》、《遁园漫稿》、《中庸外传》、《四书私笺》、《雪堂随笔》等。《客座赘语》,共10卷,采用笔记体。多载南京方言、服饰、户口、徭役、人物、士习等故实,而于嘉靖、万历年间社会经济、民情风俗的变化,尤为注意。此外也辑录一些与南京有关的故事传说。

佚事典故

顾起元兄弟四人,一个进士,官光禄,一个举人,官主事。每年元旦拜完祖先,全家长幼团聚,置酒一壶,上席列坐三四排,酒只饮而不干杯,其他子弟皆空杯而已。每次,顾起元必言朝章家政,这时,也只有当光禄寺卿的弟弟连连点头称是,其他人都不敢出声。这种典型的士大夫式的家风,就是在当时也已很少见。

代表诗作

《自题》

《三山秋月》

《无题》

《遁园七召亭》

《海月楼》

《家僮采木芙蓉插瓶并得杏花一枝霜后盛开二首》

《秋夜》

《玉和柳》

《卢沟桥》

《高粱桥》

部分诗句

杏村诸园诗

(明)顾起元

遁园七召亭

薄皇后而不为,一生来迹遁空门,心伤魏阙;

对父王其无愧,千载后清同淮水,高比锺山。

q园

其地不盈弓,所贵远俗状。自无车马音,但有烟霞相。

西邻嘉树多,垂帷荫深巷。流影坠庭除,曰翳重障。

汤熙台园

杏花村外酒旗斜,墙里春深树树花。

莫向碧云天外望,楼东一抹缀红霞。

佚园

万木琅歼抱石斜,朱栏深锁但栖鸦。

自从仲蔚辞三径,谁为求羊扫落花。

许长卿园

春深日日雨廉纤,空勒花枝晓雾添。

玄度可知悭酒兴,小楼烟午闭青帘。

张保御园

曾从沈约问郊居,此地仍堪赋遂初。

苦竹自深人不到,可能重驻子猷车。

许无射园

人间玉斧自仙才,隐洞深依古殿开,

宛转曲房何处入,直疑瑶馆秘天台。

金陵

(明)顾起元

牛首烟峦

青霄双岫劈芙蓉,王气长将紫翠封。

地转东南回二水,天横江海出千峰。

龙蟠远揖秦关险,虎卫深环汉寝重。

一自神都开奠丽,万年形胜此朝宗。

牛首山

嵬峨双阙引丹梯,渺渺杉松入望迷。

灵刹孤悬青嶂迥,香台危瞰白云低。

石屏日午僧犹卧,谷树风狂鸟不归。

十载东林游赏意,京尘回首愧岩栖

清凉山

翠微山倚石头傍,径转峰回接上方。

宫井辘轳滋藓碧,讲坛瓴S翳苔苍。

窗明洞雪经春冷,门掩松驻月长。

避暑漫言河朔会,茶瓜堪借巳公房。

钟 山

青霄双岫劈芙蓉,王气长将紫翠封。

地转东南回二水,天横江海出千峰。

龙蟠远揖秦关险,虎卫深环汉寝重。

一自神都开奠丽,万年形胜此朝宗。

冶 城

元圃虚闻大海东,冶城佳气更茏葱。

疏峰别抗蜚廉馆,列宿低垂太乙宫。

过雨琼芝生涧壑,含风玉树隐房栊。

步虚夜向清霄听,身在红云紫雾中。

桃叶渡

杨深夹岸乱栖鸦,渡古横波晚花。

潮势涨云低亚树,城根漱水曲笼沙。

桥回春肆风闪,槛合秋窗月幕遮。

吊古漫吟桃叶句,乌衣燕子向谁家?

青 溪

溪流如带引青罗,睨日轻移画舫过。

石荧云花摇树晚,风香水叶荡苹多。

渔人尚指江淹宅,商女犹传子夜歌。

漫倚檀桥倚栏望,苍茫宫月下江波。

长干里

长干曲曲抱江流,上日城南忆胜游。

陌旷金羁迷叱拨,楼高玉树倚箜篌。

官桥水抱云帆净,野寺峰衔石镜幽。

总为探春情未极,不妨鸣柝更淹留。

雨花台

高台斜枕帝城边,登眺无如此地偏。

塔影挂江晴荡日,城阴笼树晚含烟。

高吟共喜扪萝上,长醉尤宜藉草眠。

风过生香林外发,只疑花雨散诸天。

灵谷寺

山门才人便悠然,十里深松上绿天,

佛刹起扉皆垒嶂,僧寮汲水尽飞泉。

八功德水

阿耨池中一脉分,飞流远注泾青云,

汲来试茗长廊下,酣听松涛送日曛。

灵谷梅花坞

韦曲烟花此坞稀,即香琼树满山扉。

绝怜照水千株出,只恐临风一片飞。
雪态淡摇双玉佩,天香深护六铢衣。

春光骀荡人皆醉,坐惜繁英暝未归。

莫愁湖 (顾起元)

荡漾平湖玉镜光,群峰环带画螺长。

酒人楼隐千波阔,溪女船回一水香。

鸥梦不离捐佩渚,燕泥还上郁金堂。

石城人去遗芳在,谁忆双鸳向洛阳。

《江宁府志》

艇子谁为载莫愁,湖光潋滟坐销忧.

天垂菡萏千霞入,地隐波塘六月秋.

树杪楼台开罨画,镜中鱼鸟对沉浮.

翳然林木关幽意,好看荷衣买钓舟.

《金陵雅游编》

莫愁湖上采莲多,溪女能传子夜歌。

白露满天明月湿,荷花未语奈愁何?

《莫愁湖志》

凤凰台

伤心千古凤凰台,萧瑟僧寮翳草菜。

歌扇舞衣无处觅,西风蝉咽不胜哀。

积 金 峰(句容)明·顾起元

上宫东望积金峰,拔地扪天路几重,

许掾田池萦蔓草,楚王清涧隔疏松。
八天赤薤秋堪采,九海丹霞晚自舂,

寒破绳床清梦后,晓风吹送玉晨钟。

《朝天宫》顾起元

黄金仙阙绛河开,白玉丹台落碧回。

树杪鹤从远海集,池边龙自葛陂来。

甘泉已奏扬雄赋,汾水还歌汉主才。

何俟求仙遣方士,人间此地已蓬莱。

上一篇:郝玉生

下一篇:侯相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