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洪顺的个人简介
郝洪顺,男,汉族,1979年生于山东聊城,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专业访学(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清华大学国内访学项目资助),现任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辽宁省新材料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光伏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和大连市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与公共测试中心成员。简介
郝洪顺,男,汉族,1979年生于山东聊城,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材料科学与工程),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专业工学博士,清华大学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专业访学(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清华大学国内访学项目资助),现任大连工业大学纺织与材料工程学院教师,辽宁省新材料与材料改性重点实验室、辽宁省新能源材料与太阳能电池光伏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和大连市太阳能光伏技术创新与公共测试中心成员。
研究方向
1.新能源材料(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等);2.固体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与生态环境材料;3.陶瓷耐火材料。
科研成果
目前已在《Science in China Series E-Technological Sciences》、《Materials Science Forum》、《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Jouranl of the Chinese Ceramic Society》、《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无机材料学报》、《人工晶体学报》等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1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授权专利2项);(2010年度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3;。
主持项目4项,分别是“尾矿转型新材料的性能检测与评价(来自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型铁矿山固体废弃物减排和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2008BAB32B14,2008.01-2011.12)、“正极材料的相分析与结构评价(来自于国家863计划“锂离子储能电池富锂锰基层状正极材料的设计与制备技术,2009AA03Z226,2009.01-2011.12)、“钼尾矿湿法提纯及转型利用评测(来自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共伴生难选钼尾矿的高效利用研究,2008BAB32B11,2008.01-2011.12)及辽宁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鞍钢尾矿资源化合成Sialon复合材料的研究(L2011078,2012.01-2014.12)。
参研项目3项,分别是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非金属矿渣共掺制取低碳胶凝材料关键技术与示范(2011BAB03B05,2011.01-2013.12)、“动力锂离子电池研究及“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