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台d(1917~1977)的个人简介
黄台d(1917~1977),福州东郊五里亭后浦村人。在1941年和1944年福州两次沦陷时,他凭着自己掌握的娴熟日语,勇敢而机智地同日寇周旋,拯救了许多父老乡亲,为福州的抗日事业做出了贡献。他的事迹和名字至今还流传于乡间闾里。
简介
■回乡欲报救父恩
黄台d原名黄昌登,乃黄三d之子。黄三d出生于福州东郊后浦村,早年携妻到台湾屏东开衣店谋生。1917年8月30日,长子昌登在台出世。昌登的早年是在台湾度过的。日本占领者强迫中国学生读日文书,讲日本话,穿日本衣,行日本礼,严禁涉及中国历史文化,妄图达到“欲亡其国,先亡其史”的阴险目的。在校读书的昌登十分厌恶日本侵略者的奴化教育。黄三d经营成衣生意,常往返于闽台,为昌登带回祖国大陆的书籍和报刊。昌登认真阅读这些读物,“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五千年文明史”、“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等理念很快地嵌入了他的灵魂。
1928~1933年,黄三d卷入了福州东郊金狮山“江黄争墓案件”。时任闽海关监督兼建设厅厅长的江屏藩仗势欺人,霸占三d的祖坟地,还把茅厕盖在三d父亲坟上,辱人太甚。三d有理没处讲,忍无可忍,于1933年5月3日在金狮山下刺杀了江屏藩,轰动了八闽,也使在台的16岁昌登震惊,深为父亲的命运担忧。
福州民众痛恨江屏藩以强凌弱欺侮百姓的卑劣行径,同情黄三d,组织起“东门十三乡黄三d后援会”,一致联名要求赦免黄三d,还举小旗齐聚法庭内外声援黄三d。当局慑于百姓的压力,只好暂囚黄三d,不敢加害。在台的昌登总算松了一口气。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黄三d被处“以犯人之身易服从军”,开赴抗日前线。闻此消息,昌登兴奋不已,立即决定返回福州故里,要报答父老乡亲的救父之恩。1937年秋,20岁的黄昌登终于踏上了日夜思念的故里后浦乡。翌年底,在后浦老家的昌登获悉父亲黄三d在前线恪尽伙夫职守,尽心为作战官兵煮饭做菜,深得全连上下的称赞。不幸在一次战役中,全连官兵壮烈殉国,黄三d也惨死在日寇的刺刀下,尸骨难收。闻此噩耗,昌登悲愤欲绝,对日寇恨得咬牙切齿,决心留在家乡同日寇斗争到底,以雪杀父之恨。父老乡亲把这位从台湾回来的、英俊的、口齿伶俐的青年,亲切地称为“台湾d”,简称“台d”。
其他
■智斗日寇救乡亲
1941年4月21日,福州首次沦陷。日寇的罪恶行径激起了福州人民的极大愤怒。前屿乡的黄性贤在鼓岭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后浦乡的林亨淦也参加了。这年夏季的一天,游击队在后屿乡十字街狙击了“行乐日”来此抢掠奸淫的数名日兵,并活捉电话兵阿布文雄。次日,日军中岛少佐率人马来后浦、后屿等乡捉人报复。十几个剃短发的青壮被抓并捆绑在后屿白马王庙前。中岛哇啦哇啦地说他们是游击队,要“统统死啦死啦的”。在这异常危急的时刻,黄台d突然出现了。原来他在家里一听到乡邻“七七”等人被抓就立即赶往白马王庙。他走近日军,用地道的日语告诉中岛,这些人都是“良民”,游击队早就跑到深山去了。中岛被这个突如其来的且不怕死的年轻人震住了,又探知他来自台湾,怀疑他可能有什么重要背景,一时不知所措。这时,一条又长又红的金环蛇从庙中蹿出,掠过中岛鞋面,吓得中岛倒退了几步,台d立即抓住这天赐良机,用日语说:“这是白马王变的毒蛇,要惩罚你们,你们的胡来已引起神明的愤怒。你们听说了吗?上个月海坛岛上的日军流行霍乱,死了不少人,就是得罪神明的结果。你们如不信,哼,等着瞧吧。”日军官兵十分迷信。中岛迟疑了一下,一挥手,就让日军离开了。黄台d救下了这些乡亲后,便教后浦、后屿诸乡百姓把大王、娘奶等菩萨抬到大门外吓唬敌人。果然,好一阵子日寇未敢来犯。此后,远近的日军都知道后浦有一个擅长日语、善解神意、神秘莫测的黄台d,对他难免敬畏。
半个月后的一天中午,象园乡的一个农民气喘吁吁地跑到后浦黄三d家说:“不好了,日兵抓走了几十个青壮关在雁塔庙,逼他们交出花姑娘,否则要杀头。”台d二话不说,跟着来人急奔雁塔庙。只见庙廊下几十个农民被迫跪在太阳下暴晒,已有数人晕厥。还有一个名叫“显哥”的农民左手五指已被剁断,鲜血直流。台d用日语质问村野少佐:“你讲的是日语,人家怎能听懂。人家不是不肯给花姑娘,而是花姑娘全被你们吓跑了,全逃到闽北山区去了。你们有胆量就去闽北吧,那儿有花姑娘,还有中国的正规军。”村野早已风闻这个操着一口纯正日语且很有些来头的黄台d的厉害,倒吸了一口气,说声“八嘎,开路!”便率日兵走了。
1944年10月4日,福州第二次沦陷。南公园门外的十二桥上设着日军岗哨。日兵强迫过桥人鞠躬敬礼,违者要遭受凌辱,甚至杀戮。1945年春的一天下午,十二桥下的豆腐店老板妹仔与一个伙计急冲冲地跑到台d家,说十二桥的日兵正在捆人,不马上去救就危险了。台d三步并一步地跑到十二桥,用日语喝阻了日兵,旋即找到茨木少佐,责问他:“你知道吗,这桥边有关帝庙,日军及其家属不是也有很多人信奉中国的关帝爷吗?你们在桥上对那些挑粪担泔水的良民轻则掴脸、弹鼻、提耳、拔头发、烧胡子,重则捆人投河,这样胡作非为,关帝爷会宽恕吗?”接着,台d凑近茨木耳根压低嗓门说:“现在,西边的德军连吃败仗,东边的日军日子也不好过。你们继续作孽,欠债必多,秋后算账担受得起吗?茨木少佐,你也得为自己留条后路哇!”茨木早已听说这位深不可测的黄台d大名,今又被教训一顿,凶顽气焰不得不有所收敛。
■留得清白在人间
黄台d冒险从日寇刺刀下救出许多父老乡亲,人们感激他;但也有人对他的身份和行为表示怀疑。
1945年4月的一个夜晚,福州北峰岭头的中国驻军派便衣潜入后浦乡,用棉被包捆走黄台d到岭头审问。
“你是不是日军的密特?”“日本人为什么会听你的话放人?”“放了人后有没有收人家的钱?”
面对这些尖锐而致命的问题,黄台d都做了令人信服的正面回答。审问到第三天,游击队员林亨淦受命来到岭头为台d作证,并指出在后屿活捉日兵,是台d事先向自己透露日兵周三、周五要“行乐”的消息后才行动的。
黄台d终于清白地回到后浦乡。
1966年“文革”开始,清理阶级队伍的风暴十分猛烈。黄台d被怀疑为汉奸遭到其工作单位台江文具厂的严格审查。台d冷静而沉着地陪同审查者找到了当年在雁塔庙被日寇剁去手指的“显哥”,又寻着当年在十二桥下开豆腐店的妹仔之子(此时妹仔已亡故),连同其他许多历史证人,都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自己的清白。
晚年的黄台d在后浦老家养鸽子种兰花,他常忆起40年代的往事,心湖总漾起欣慰的涟漪,救过许多人,报答了父老乡亲的救父之恩,清清白白,无怨无悔,平生足矣!1977年10月,黄台d患了肝癌,弥留之际嘱其子女要把他葬在黄三d墓旁,永远依偎在他父亲身边。其子女都有出息,也很孝顺,常去祖父黄三d(时杰)、父亲黄台d(昌登)墓前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