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炳湘

时间:2024-04-13 00:17:33编辑:小简

郭炳湘的个人简介

郭炳湘(Walter Kwok,1950年- ),香港企业家,祖籍广东省中山,郭得胜的长子,郭炳江、郭炳联之兄长。郭氏兄弟是香港第二大富豪,排名仅次于李嘉诚。他曾赴英国升学,并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成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及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1990年11月15日至1997年5月8日期间,郭炳湘分别出任九龙巴士有限公司及龙运巴士有限公司董事。1997年9月4日起,郭氏出任九龙巴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他曾被选为北京市及广州市荣誉市民、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2008年,郭炳湘离任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行政总裁后,先后以私人身份参股长江实业亚皆老街住宅项目及海峡建设投资。2018年1月,《福布斯》杂志发布2018年香港富豪榜,郭炳湘以87亿美元排名第10。

词条概要

郭炳湘,香港企业家。郭得胜的长子。1997年9月4日,出任九龙巴士控股有限公司董事。2016年1月,以资产71亿美元位列《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第9名。

基本内容

郭炳湘,祖籍广东省中山,“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长子,郭炳联之兄长,家族经营杂货批发等。

1963年,郭得胜与李兆基、冯景禧合资创办新鸿基公司,并出任董事局主席。但郭老先生1990年因心脏病离世,李兆基、冯景禧分别创业,新鸿基从此进入郭氏三兄弟共同执掌时代,其长子郭炳湘出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老二郭炳江和老三郭炳联则出任副主席兼董事总经理。

郭得胜去世后,新鸿基地产掌舵的成了郭家第二代。郭氏兄弟顺利接班,并使公司更上层楼,成为市场公认子承父业最成功的家族企业之一。1992年底,新鸿基地产市值超越李嘉诚的长实地产,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堪称“地产巨无霸”。

1992年底,新鸿基地产市值超越李嘉诚的长实地产,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堪称“地产巨无霸”。

新鸿基地产郭氏家族蝉联本地富豪榜首,透过持有新鸿基地产逾44.55%股权益,家族财富达842亿元,新地本身市值亦达1,890亿之巨。

以地产起家的郭氏家族,地产收益仍是主要收入来源,但新地的边际利润比率较诸金融风暴之前已经明显回落,1996年至1998年三个年度分别有51%、54%及52.5%,至1999年中期已下降至36.6%,反映地产商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

然而,新地于1999年下半年仍有多个新楼盘推出市场,包括红勘半岛豪庭、将军澳维景湾畔一期及清水湾半岛一期等项目,1999年建成楼面面积超过40万平方尺,有助增强集团的资金流量。为适应市场,新地未来将集中发展1,000平方尺的土地。 除地产外,新鸿基在过去几个月亦致力开拓电讯业务,一方面为减轻对地产收益的依赖,二来亦为旗下物业增值,有利于销售。

继1992年将旗下本地流动电话业务数码通分拆上市后,集团在1999年8月投资1,000万美元,与北京控股合作,成立一个专门投资国际定位系统的风险基金,并计划2000年于美国NASDAQ市场上市。9月推出Cyber lncubator,以免租形式换取中小型科技公司股权;另外亦藉注资Quamnet进军金融互联网。至10月,推出网上拍卖站(点点红);又成立i-Hon(lntelligent Home Optical Fibre Network),为旗下楼盘铺设光纤基建网路,为住宅增值,首个试点为半岛豪庭。

此外,新地与一些国际知名电脑商如Sun Microsystem及微软(Microsoft)成立策略联盟。除与Sun Microsystem 合作发展 Asia java Venture Capital Fund 外,亦合作推出Super Home网站,介绍旗下住宅及商业楼盘。另与微软合作发展数码仪表板(Digital Dashboard),向旗下租户提供。

新旗下物业作资讯增值,被视为未来物业发展的趋势,多间已参与电讯业务的发展商,势必加强物业的质素以作招徕,对渗透通讯市场绝对有帮助。分析员预计,新地的科技投资最快要五年后才会对集团盈利作出显著的贡献,且看郭氏兄弟能否在电讯业杀出一条新血路。

1999年轰动全城的(大富豪)绑架本地富商案,事件涉及被绑人物虽未被证实,但城内盛传新地郭氏三兄弟中其中一人被掳,郭家为此付出数以亿元计的庞大赎金。事件虽已终结,但市场欲担心,假如郭氏兄弟中任何一人遭遇事故,空投将无人补上,本地多个显赫家族的新一代接班人,不少已经曝光,唯新地迄今仍未见有实力的继任人露面。

所获荣誉

郭炳湘曾远赴英国升学,并获得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及成为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会员及香港工程师学会会员。

在企业方面,1990年11月15日至1997年5月8日期间,郭炳湘分别出任九龙公共汽车有限公司及龙运公共汽车有限公司董事。1997年9月4日起,郭氏出任九龙公共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郭氏为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新意网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威信(香港)停车场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鸿昌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产建设商会董事、东尖沙咀地产发展商联会有限公司董事及香港酒店业联会名誉司库。

在小区参与方面,他为香港公益金历届董事委员会主席、卫奕信勋爵文物信托委员、青年总裁协会(中国分会)会员及太平洋地区经济理事会──中国香港委员会会员。

2008年5月27起郭炳湘退任主席兼行政总裁一职,改任非执行董事。

财富排行

2016年1月,郭炳湘以资产71亿美元位列《福布斯》香港富豪排行榜第9名。

2017年4月17日,福布斯中文网发布了2017华人富豪榜,其中郭炳湘以73亿美元净资产排名第24。

2018年1月,《福布斯》杂志发布2018年香港富豪榜,郭炳湘以87亿美元排名第10。

个人影响

以土地储备而论,新鸿基是香港最大的地产开发企业。新鸿基除了此前在上海投资的中环广场及名仕苑外,又以31.85亿元人民币报价,一举拿下了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245街坊23宗地块,以及开发位于陆家嘴金融区的综合商业发展项目。 陆家嘴项目总投资80亿港元,落成后估值可达100亿港元,而浦东潍坊新村项目估值超过50亿港元,两项总计已达150亿港元(约合160亿元人民币),超过新鸿基地产目前帐面资产值(约1410亿港元)的10%,基本实现了郭炳湘的目标。

家族企业

新地的业务主要集中于香港,土地储备量在香港地产商中保持数一数二的地位。截至94年底,土地储备达369.75万平方米,其中包括117.06万平方米已建成收租物业及252.69万平方米发展中物业发展中的地盘,以分布于新界各主要市镇之大型住宅发展项目为主。

郭氏兄弟在美加拥有大量的房地产,总值约15亿美元。此外,他们家族在北美等地亦有不少物业和投资,价值约1.5亿美元。在香港拥有新鸿基地产外,他们透过新地控有上市的九龙巴士31.6%股权和富联国际25.02%股权。

新鸿基地产郭氏家族蝉联本地富豪榜榜眼,透过持有新鸿基地产逾44.55%股权益,家族财富达842亿元,新地本身市值亦达1890亿之巨。

2008年2月18日新鸿基地产突然宣布,主席兼行政总裁郭炳湘因个人原因即日起暂时休假,并暂停履行一切职务。5月27日,新鸿基地产发表声明,郭炳湘退任主席兼行政总裁,改任非执行董事。郭氏家族的家长、他们的母亲邝肖卿(Kwong Siu-hing)被任命为主席及非执行董事。郭氏三兄弟中的老二和老三,郭炳江(Thomas Kwok)和郭炳联(Raymond Kwok)将共同分担行政总裁的职责。至此,这个香港第二富豪家庭出现分裂的公开争吵暂时告一段落。

新鸿基家族内斗再起

在沉寂一年多之后,香港郭氏兄弟富豪家族的财产争执再次成为香港媒体的焦点。 2010年10月,香港新鸿基地产(00016 . HK)的发言人称,公司控股股东郭氏三兄弟家族中的大哥郭炳湘已无缘家族信托基金。

新鸿基地产由已故著名港商郭得胜创办,郭老去世后,庞大的家族企业控股权由郭氏家族的信托基金掌握,而该信托基金一直由郭氏兄弟的母亲邝肖卿主持大局,但这一情况在10月4日出现重大转变。

大哥郭炳湘出局

邝肖卿在10月4日晚间通过新鸿基地产表示,持有10.817亿股或约42.09%股新地股权的郭氏家族信托基金的受托人已落实重组,由三兄弟三家均分家族持有的10.817亿股或42.09%新地股权,但邝肖卿继续是该等信托基金及股权的受益人。

值得留意的是,有关新闻稿指出,“郭炳湘的家人是其中三分一股份权益的受益人”,相对另外两名兄弟却明确列明“郭炳江及其家人”是另外三分一股份权益的受益人,及“郭炳联及其家人”是余下三分一股份权益的受益人;从字眼上令人关注,郭炳湘本人是否是受益人之一。

上述发言人明确表示,郭炳湘不在有关家族信托的受益人名单之列。

这意味着,郭炳湘本人将不能分享市值近500亿港元的新鸿基地产权益。市场关注,新一轮的郭氏兄弟豪门恩怨会否随时爆发。此前郭氏兄弟的家族矛盾曾于2008年5月正式曝光,但在金融海啸之后沉寂了一年多。

新鸿基地产指出,上述信托基金所持的股份将会继续持有,并作核心策略性长期投资。同时强调,管理层及业务策略将维持不变,而且不会受这次重组的影响。

接近郭氏家族的消息人士对媒体强调,这次并非郭氏家族分家,郭老太的权益也不变,而且这次安排也是她的意愿。此外,信托基金大部分均附有条款规限受益人不可以随便买卖。就投票而言,也会和以往一样只会一致,不会出现不同人有不同意向的情况。

针对上述消息,郭炳湘方面早在10月4日深夜回应传媒咨询时重申,他本人及其家人,与郭炳江及其家人以至郭炳联及其家人均是郭氏家族信托基金权益的受益人,三兄弟的权益应该没有分别。另外,他又指母亲邝肖卿并不是全部郭氏家族所拥有之新地股份权益的受益人。

对郭炳湘方面的上述论述,新地发言人接受本报采访时强调称,邝肖卿仍然是基金的全部受益人,并指出,郭炳湘目前只是上市公司的非执行董事。“他已经不用再参与公司日常运作。”

郭老太作出这项决定,是因为她觉得,若非作出这项新安排,恐怕会有些变化,影响到郭氏家族的整体权益,是一个无可奈何的决定。香港有媒体此前曾披露,郭炳湘近年来认识了一位“红颜知己”,并企图将其纳入上市公司管理层,但并不获郭老太及两位兄弟认可,而郭炳湘仍然与该红颜知己往来密切。

兄弟反目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从2008年开始,在红颜门、燥郁门等一系列“宫廷政变”事件的催化下,老大郭炳湘便戏剧化地被弟弟郭炳江、郭炳联逐出权利核心。而他出重拳反击亲弟,向香港廉政公署举报行贿,让这场同根相煎的豪门恩怨演出了更接近TVB港剧的“狗血”戏码。

清明期间,被请去喝“廉记咖啡”的二郭在获保释后首开记者招待会,想以自证清白为一日便蒸发近400亿市值的公司惨景注入强心剂。但市场却对发生在最富三兄弟间的内斗充满揣想的激情:被踢出董事局的老大卷土重来,将引发新鸿基乾坤挪移的人事震荡?

2012年:郭炳湘“蛰伏”归来

没有什么比2012年的春天更让郭炳湘感觉“扬眉吐气”。虽然两个弟弟在行贿丑闻中暂时获释喘息,郭炳湘仍然至少在“气焰”上成功压倒了这两位同胞所生却联手与他作对的亲弟。

打开香港现在的各大报纸,会发现郭炳湘对公众舆论导向的 “煽动”卓有成效:多数香港人都相信,现在掌握着香港地产界五虎之一的新鸿基命脉的郭炳江、郭炳联兄弟确实曾向香港前政务司司长许仕仁行贿。

而保释只是依据仿效英国体系的现行香港法律:执法部门在决定是否对嫌疑人提出刑事指控前,有权拘留嫌疑人或向嫌疑人提供保释。事实上,将如此高规格的政府人物一并拘留,在香港史实属罕见。

在外界看来,郭炳湘的这次出手可谓迅雷不及掩耳,甚至没有一丝前兆。很多人一度都以为,从掌门人位置上被挤下、从信托基金受益人名单中被剔除的郭炳湘已成为不受家族欢迎的人,再无翻手为雨的机会。

市场显然小看了这个正当盛年的前任总掌门的能量。官商勾结的丑闻不仅会让新鸿基声誉受损,还很可能让两个弟弟面临牢狱之灾,但郭炳湘依然毫不手软。在他看来,向廉政署举报不光是让在家族之争中占尽弱势的他翻盘的唯一机会,更是洗刷当年“人身受攻击”之辱的突破口。

2008年,为了将大哥赶下决策“高台”,郭炳江、郭炳联联手称其患有长达十年的躁狂忧郁症。躁郁症的说法还要追溯到1997年,郭炳湘曾被绰号叫“大富豪”的歹徒绑架并挟持达一周时间,在他的家人同意支付六亿港元赎金后才被释放。

脱险后罹患忧郁症之事曾在坊间热传。面对弟弟们日后的“揭疤”,郭炳湘曾向法院控告其诽谤之罪,称其“散播不实言论,误导股东,指称本人的精神有问题,妨碍公司运作”,他还出具了4大名医检查报告,力证自己毫无精神问题。

但让他痛心的是,母亲邝肖卿在这场兄弟反目的大戏中始终站在弟弟们的一边。当然,失去母亲援手的郭炳湘最让公众困扰的是他与商界女强人唐锦馨一段从未获他本人否认的“桃色纠葛”。相传老夫人曾多次劝说无果,最终厚此薄彼。

母亲天平的倾斜,让郭炳湘痛失1989年就坐稳的一把手之座。他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获土木工程学士及结构工程硕士学位,正待一展拳脚却接连遭亲弟排挤、母亲“抛弃”、公司“雪藏”,成为郭炳湘当年的深痛巨创,也为的 “痛下杀手”埋下伏笔。

2011年:郭炳联、郭炳江“逢春”上位

豪门恩怨总是不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非凡热闹:不到半年前,郭炳江和郭炳联也曾春风得意。2010年,在获得母亲有力支持后,他们二人成功从哥哥手中夺得紧握二十多载的“兵权”,并于2011年9月从副主席之位升任联系主席。

兄弟间兵戎相见为世人所见,始于2008年。当年2月,港交所刊登的一则以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局名义发出的、题为《主席兼行政总裁休假》的公告让投资者如堕云雾。该公告言简而意赅:主席兼行政总裁郭炳湘即时暂停一切与新鸿基地产有关的职务及职责,新鸿基地产主席兼行政总裁的职责由其胞弟郭炳江和郭炳联取而代之。

一时之间,让“政变”猜想漫天飞舞。

由对峙气氛到剑拔弩张的导火索,则是一份名为“17罪”的声讨“檄文”。这份在香港疯传的针对郭炳湘的文件针对其行为提出诸多异议。

其条陈的罪状包括:没有咨询郭炳江、郭炳联及其他执行董事的意见,进行或企图为公司落实重大交易;妨碍九龙站环球贸易广场(ICC)租务;没有授权或通知公司高层,自行成立一间“新鸿基地产国际有限公司”自用,严重损害公司高层士气;妨碍执行董事及管理层开会;休假期间仍回公司,并给员工指示,让员工无所适从;让律师致函公司5位执行董事,要求他们在15日举行的董事会上放弃投票,否则可能面对法律行动;不听从Maldonado的诊治、拒服药等等。

从此之后,此事便再无偃旗息鼓迹象。这一年,郭炳湘在内斗中败阵,由邝肖卿替任新地董事局主席。而郭炳江、郭炳联对大哥的“追捕”在2010年达到巅峰:母亲宣布郭氏家族基金重组,郭炳湘本人无缘近500亿港币的巨额财产,而转由其家人分享基金三分之一权益。

这不仅意味着关键人物邝肖卿的天平已完全倾斜,更明示着如无意外,弟弟已在争产大战中大获全胜、再无变数。但不曾想,这一切又因为郭炳湘的绝地反击而风云突变。

被香港廉署盯上的郭炳江、郭炳湘虽公开自称“清白”,却陷入了对簿公堂的麻烦和信任危机。而更让两人担忧的是,如果郭炳湘卷土重来,其激进的举业姿态可能将新鸿基带向歧途。

当年桃色纠纷或精神问题应该都只是煽动舆论的筹码,郭炳湘不安于守业,想在新鸿基留下自己印记的做法才是矛盾根源。2008年以前,三兄弟便一直在公司的地产租赁、土地购置和董事委任等问题上持不同意见。

昔日和睦三兄弟被称为“一个人”

开疆拓土者往往希望自己的基业能永继长青,新鸿基创始人郭得胜此种奢望尤为强烈,他甚至在公司的外墙上刻下“鸿基永固”四个大字来不断警醒自己和接班人。当然,他决计预想不到在他去世短短18年之后,一场同根相煎的闹剧却在“鸿基永固”四个熠熠生辉的大字之下愈演愈烈。

不管此次香港廉署的调查结果如何,三个儿子已然击破郭得胜离世前“兄弟合心、其力断金”的美好心愿。这不禁让人怀想起当初“哥俩好”的和睦情景。

1991年,新鸿基建成半山帝景园,开创了香港豪宅的新标准。不久,又首创了对单元房附送全套厨房设备的新服务。

1992年底,郭得胜去世2年,新鸿基地产市值超越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地产,成为香港市值最大的地产公司。到了1994年底,新鸿基土地储备更是达36975万平方米。

1995年开始,新鸿基参与了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商业发展计划,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和两座顶级酒店,其中一栋成为全港最大的六星级酒店之一。

2000年,新鸿基又投标得到地铁九龙站规划项目承建权,其中环球贸易广场于2009年建成,成为香港地标性建筑。这栋楼高490米,共118层,是香港第一、全球第三高楼。

郭氏兄弟还不断发展商场计划,最终拥有遍布港九新界的50余座大型商厦。

除了主业房地产,在三兄弟昔日的通力合作下,新鸿基集团还积极投入酒店、交通、电讯、金融等多元化经营,曾被市场公认为子承父业最成功的家族企业。

在2006年《蒙代尔》中国500富豪榜上,前三名都来自香港,郭炳湘、郭炳江和郭炳联兄弟三人以1010.4亿人民币位居第一,冯国纶和冯国经兄弟以330亿紧追其后第二,刘銮雄和刘銮鸿兄弟则以167亿资产屈居第三。

在翻脸以前,香港媒体多用“一个人”来指代郭氏三兄弟。但“好兄弟”却难免一拍两散的尴尬。 2008年郭氏家族争产风波之后,新鸿基撤出深圳龙岗旧改项目、广州西塔项目,更出让成都项目。

希望集团的刘永好、刘永行、刘永美、刘永言兄弟,远大集团的张跃、张剑兄弟,苏宁集团的张桂平、张近东兄弟……兄弟分家的名单冗长得让人无比感伤和惋惜。观念与利益的剧烈撕裂,竟使手足之情最终破碎一地。

企业发展

丽新郭炳湘寻贷38亿港元 用于承建将军澳地王

丽新(0488)与新地(0016)非执行董事郭炳湘早前联手以28.26亿元夺将军澳第68A2区限量住宅地皮后,现正寻求一笔38亿元贷款。该消息人士指出,是次安排贷款为子弹式有担保贷款,贷款的40%资金用于土地成本,其他用于施工建设。部分往来银行获邀参与,最低承贷5亿元,获得先付费用120个基点,综合收益200个基点,贷款利率较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170个基点。

丽新与郭炳湘以各占五成权益方式,合资发展上述地皮,地皮可建楼面57.3万平方眨缘仄こ山患奂疲嗟庇诿章ッ娴丶4,929元,成为当时将军澳地王。丽新先前亦表示总投资成本将达60亿元。而在10月,丽新完成一笔22亿元3年期贷款,综合收益约250个基点,较香港银行同业拆息加200个基点。

新鸿基分家起底:传三兄弟不和祸起郭炳湘红颜

2013年11月29日新鸿基的股权突现变化,掌权的“郭老太”邝肖卿将名下持有的12.64%股份平分给“郭氏兄弟”中的郭炳江及 郭炳联,令两兄弟占新鸿基地产的股份分别升高至16.22%及16.25%,而邝肖卿自身的股份则由43.43%降至30.79%,不过此次股权转变中, 却没有长子郭炳湘的身影。在郭氏两兄弟正式掌权新鸿基地产的两年后,两人的地位也随着股权的增多得以巩固。而已经被排挤出管理层的郭炳湘的地位进一步被削弱了。

上一篇:韩瑞

下一篇:胡公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