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彩凤

时间:2024-04-10 15:20:07编辑:小简

郝彩凤的个人简介

郝彩凤,秦腔旦角。灞桥区新筑乡西坡村人。出生于1940年。

郝彩凤 - 简介

郝彩凤,陕西西安人,出生与1940年。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员,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陕西分会理事,陕西省秦腔艺术研究会副会长。陕西省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发给的有特殊贡献津贴。

1954年进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学艺,主工青衣。她在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形成了细腻质朴、情真意切的艺术风格和开阔爽朗、深情饱满的演唱特色。唱腔旋律流畅,有声有色,耐人寻味。表演上既能从人物内在感情出发精心塑造角色,又能注重人物外形的姿态优美,借形传神,以神助形,使其形神融合,相映生辉。为广大观众所赞扬。演出的戏大部分被录成录音、像带发行海内外。1986年参加了电影秦腔艺术片“千古一帝”的拍摄。1997年将主演的大型秦腔剧《祝福》拍摄成电视艺术片。

郝彩凤 - 经历

小时家庭贫寒,一九五四年考入陕西省秦腔实验剧团,后随团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
郝彩风同志是驰名西北的秦腔演员,她擅长扮演闺阁旦,兼演青衣旦和正旦。1955年首次登台,演出《两兄弟》,由于表演扑素自然,入情入理,唱腔清脆甜润,立即引起人们的关注,当时年仅十六岁。之后,她在历史剧《屈原》中扮演南后,再试锋芒,成功地塑造了人物,又一次显示了卓越的艺术天才。从此开始蜚声陕西秦腔界.
几十年来,郝彩风同志先后演出过三十多个著名剧目。如《春秋配》、《法门寺》、 《赵氏孤儿》 、《游西湖》、《卧虎令》、《周仁回府》等,均广为人知.在这些传统剧目中,她扮演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刻画人物细腻,表演纯熟,唱腔优美,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塑造现代妇女舞台形象方面,她的成就更加突出。她主演《江姐》、《李双双》两剧,曾一时在群众中广为流传,人们争相观看。她在《向阳川》、《龙江颂》、《沙家洪》、《艳霞》等剧目个的成功表演,至今仍为广大观众赞口不绝。最为难得的是,她主演的《祝福》,把样林嫂受尽凌辱损害的悲惨遭遇及其哀伤、欢乐、忧愁、反抗的感情历程溶为一体,声情并茂,表演得酣畅淋漓,塑造了名符其实的“这一个”。以至她演出所到之处,广大观众不直呼其名,而誉为秦腔“样林嫂”。

郝彩凤 - 主演剧目

《祝福》、 《龙凤呈祥》、《江姐》、《李双双》、《向阳川》、《燕子河》、《两颗铃》、《艳霞》和《赵氏孤儿》、《屈原》、《卧虎令》、《游西湖》、《梁玉娘》等。特别是《祝福》一剧中塑造的祥林嫂更是形神兼备、唱做具佳,唱腔被广大秦腔爱好者传唱,深受观众喜爱。剧中“执利斧我将门槛砍”一段,声腔圆润,唱腔波澜起伏、迂回曲折,唱出了祥林嫂的血泪控诉;唱出了主人公悲愤中的绝望;唱出了鲁迅笔下的一个悲剧形象,被人们誉为“陕西秦腔祥嫂”。1992年随千古一帝剧组赴日演出(扮演庄襄太后),受到神奈川大学教授吉川良和 * 文,评其演技“以达无一复加程度”。

郝彩凤 - 获得荣誉

1960年 在陕西省戏曲青年演员会演中获优秀演员奖。
1981年 在陕西省直属文艺团体新创作汇演中主演《梁玉娘》获表演一等奖。人民给了她很高的荣誉。
1960年 她参加了陕西省群英会。
1982年 被命名为陕西省劳动模范,被选为第四届全国妇代会代表,第五届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86年 出席了陕西省党代会。
1987年 被选为西安市碑林区人民代表。
1988年 12月参加了全国策五届文代会。
1993年《金延安杯》奖。
获1960年陕西省青年演员汇演优秀表演奖。
1982年省直文艺团体创作剧目汇演表演一等奖。
1991年西北五省区太阳杯戏曲大奖赛特别荣誉奖。
1989年陕西省秦腔中年演员“农行杯”大赛特别荣誉奖。
首届秦腔十佳演员群众评选大赛时被评为老年组十佳演员。

郝彩凤 - 发表文章

出版有《论演员的职业道德》、《论角色创造》等著作
1987年出版了“郝彩凤演唱集锦”

郝彩凤 - 活动年表

2005年7月12日,农历乙酉年六月初七日,晚:陕西省第三届群众秦腔演唱大赛开幕
陕西省第三届群众秦腔演唱大赛在西安明珠国际演艺广场隆重开幕,陕西省文化厅副厅长孙豹隐致开幕辞,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主任王军武宣布赛程。
开幕式始终沉浸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首先一曲高亢悠扬的秦腔板胡齐奏拉为大赛拉开了帷幕,著名的秦腔表演艺术家马友仙、全巧民、郝彩凤、段林菊、刘茹会、雷开元、白江波分别献上了自己的拿手唱段,把大赛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省市优秀秦腔演员韩丽霞、同超、康亚婵、李志翔等也进行了精彩的恭贺演出。
第三届群众秦腔演唱大赛是经陕西省委宣传部批准,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由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陕西广电网络、西安电视台梨园大擂台组织承办的一次重要赛事活动,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这次参赛的选手是由全省八个市文化局和陕西高校戏曲研究会推荐的100多名优秀业余秦腔演员和自由报名的近100名演员,共200多名选手中经过初选、复赛、最后决赛评出奖次的,这次大赛分少儿组、少年组、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大学生组,共设特等奖5名、一等奖18名、二等奖50名、三等奖70名、优秀组织奖8个。
2006年8月1日,农历丙戌年七月初八日,20时:天水市秦剧团在西安首演《山里红》
天水市大型秦腔现代剧《山里红》亮相西安五四剧院。该剧由天水市秦剧团团长、天水市戏剧家协会主席田小牛编剧,陕西省青年导演何红星执导,天水市秦剧团和歌舞团联合演出。《山里红》围绕父女两代人不同的人生价值取向,表现了农村改革大潮中复杂且略显凝重的人文感情纠葛,揭示出在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中,珍惜人、爱护人、尊重人,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的主题。
由天水市秦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秦腔现代剧《山里红》,在2005年中国(西北五省区)秦腔艺术节上,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获得了该艺术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领衔主演的市优秀青年演员、中国秦腔四小名旦获得者袁丫丫荣获优秀表演奖。
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林涛、西安市政协主席朱文尉、西安市文化局局长严彬以及陕西省文艺界知名人士肖玉玲、李爱琴、郝彩凤、员宗汉、李东桥、李娟、齐爱云、刘随社等观看了演出。西安美术学院教授、著名画家罗金保特意为《山里红》剧组赠送了国画《牡丹图》一幅。
2009年6月27日,农历己丑年闰五月初五日,19时30分:西安易俗大剧院演出
由中国剧协、陕西省委宣传部主办的《梅花绽放秦之声》大型晚会在易俗大剧院举行,众多中国戏曲“梅花奖”得主逐一登台亮相。
参加演出的有李爱琴、李瑞芳、肖玉玲、全巧民、雷开元、郝彩凤、杨蓉蓉、张新尚、刘美丽、李买刚、窦凤琴、张晓琴、屈巧哲、柳萍、李小雄、丁良生、李淑芳、张武宏。

上一篇:贾努阿里奥

下一篇:郭吉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