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斯额尔敦(讲师)的个人简介
哈斯额尔敦,男,蒙古族,1972年12月21日出生,内蒙古大学博士,毕业于名古屋大学,现任内蒙古大学讲师,兼职日本社会学会会员、日本地域社会学会会员。
个人经历
1990年――199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蒙语系 就读学士学位
1994年――2001年 呼和浩特铁路局二连站外事办公室工作
2001年――2008 日本名古屋大学就读硕士、博士学位
2008年――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从事教研工作
研究领域
民族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旅游人类学。
科研项目
日本富士XEROX小林纪念基金“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政策与教育现状――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为例”,主持。
内蒙古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科研项目,“经济开发与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以川滇泸沽湖地区u2018摩梭化u2019现象为例”,主持。
日本学术振兴会,“20世纪少数者群体的多样化和共生论研究”参与。
教育部,“社会转型时期民族政策与法规及其实践的理论反思――内蒙古个案研究” 参与。
论著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的现实问题D以内蒙古自治区民族教育为中心》(日文)名古屋大学《多元文化》第5号,2005年3月。
《“民族”的形成和淙莰D以中国四川―云南泸沽湖地区纳日人的民族问题为中心》(日文)《亚洲的少数民族和法Ⅰ》v西大学法学研究所研究丛所,2006年3月。
《社会主义中国“民族”概念的政治性和国家政策D以四川―云南省泸沽湖地区纳日人为例》(日文)名古屋大学《多元文化》第8号,2008年3月。
《浅析川滇两省泸沽湖地区纳日人的祖先迁移图》(日文)《Autres》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言语文化研究课,2009年4 月。
“当代中国u2018民族旅游u2019政策考察――以云南省为例”(日文)《Autres》日本名古屋大学国际言语文化研究课,2010年4月。
《朱子学和近代中日韩三国的政治文化》(译文),宋成有著,《研究论集》(四),日本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7年。
《从考古遗存看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与早期人类活动的关系》(译文),王宗磊 著,《研究论集》(六),日本河合文化教育研究所,2008年。
学术活动
参加在香港大学举办的“东西方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 宣读论文〈 1950年代中国“民族识别”和进化论D以四川―云南省泸沽湖地区纳日人民族事情为中心〉2007年10月5日~7日。
参加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的“空间综合人文学与社会科学论坛” 宣读论文〈地域分布于“共同体”的形成――以泸沽湖地区旅游开发中的“摩梭化”现象为例 2009年3月16日―18日 等。
田野考察经历
2005年至2008年,在四川、云南两省泸沽湖纳日人地区进行为期六个月(累计)的田野调查,调查内容为旅游开发与纳日人的民族文化变迁问题。在此基础上完成博士学位论文;
《“民族”的形成与变迁:中国少数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化变迁――以川滇泸沽湖地区纳日人为例》。2009年12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和正蓝旗就以牧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学校教育问题进行了为期10天的田野调查。
2010年9月,在内蒙古正蓝旗就以共有财产的多重性与草原管理评价问题进行了为期7天的田野调查。
2010年11月,在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就以牧区城镇化与教育问题进行了为期7天的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