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乌翻

时间:2024-03-31 21:20:21编辑:小简

纪乌翻的个人简介

纪乌翻,男,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殡葬管理所所长。

个人简介

纪乌翻,男,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殡葬管理所所长。纪乌翻先后被授予市劳动模范和省优秀共产党员的光荣称号,多次被评为省、市民政系统先进工作者和学雷锋先进个人。1994年4月,在厦门市首届由公众投票评选文明市民标兵中,他以最高票数成为全市首届文明市民和“十佳”文明市民标兵,之后又人选全省公众投票评选的全省职业道德“双十佳”标兵,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和省优秀军转干部称号,同年底又被评为全国“窗口”优质服务先进个人,1997年该所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殡改工作先进单位”。200O年纪乌翻被授予福建省劳动模范称号,殡管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

人物事迹

1983年2月,纪乌翻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乡。没多久,安排转业干部的工作开始了。一天,组织部门的同志找纪乌翻谈话,准备安排他到新建立的县殡葬管理所担任领导工作。这个决定是纪乌翻万万没有料到的,那次谈话后,纪乌翻一连几个晚上辗转难眠。然而,更难过的还是家人、亲友。妻子知道丈夫要进殡管所工作赌气了好几天,眼泪都掉了,两个孩子也跟着吵闹,不让爸爸干“烧死人”的工作,亲属们更是七嘴八舌地劝说:“堂堂军转干部,千万不能去干那种丢人脸面的下贱职业。”他想得最多的是自己作为共产党员、军转干部,更应该有勇气冲破旧的传统观念,知难而上,况且搞殡葬改革是推进两个文明建设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为人民服务的高尚职业。就这样,他跨进了县殡管所大门。然而,更严竣的考验还在后头。

新组建的殡管所,办公楼没有,设施没有,有的只是租用街旁一间私人旧店面做办公室加上两张从民政局腾出的旧办公桌,工作条件十分简陋,全所人马就纪乌翻一个所长、三名职工加上一名临时工。这些困难对于纪乌翻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旧世俗观念一次又一次的冲击。纪乌翻上班没几天,他的一位亲戚结婚,在喝喜酒的宴席上,有人问他转业后安排什么工作,他还没来得及回答,在一旁的主人怕他说出单位晦气,赶紧说老纪是安排在民政局工作。自他上任后,亲戚朋友有事上门,都有意无意与他保持一定距离,他端的茶,人家都借口不喝。不久之后,几乎没什么亲朋上门了,人们象躲“瘟疫”一样躲着他,更有一事特别刺痛纪乌翻的心。纪乌翻天生不信邪,他就不信旧观念这个坎没法冲过去。困难没将他打倒,却将他的斗志挑起来了,他下定决心要在这个特殊的岗位上好好干一番事业。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他上岗后翻阅了许多有关的业务资料和上级文件,还到厦门向同行求教。他通过亲身调查,深知要破除千年陋习,推行殡葬改革,必将会受到重重阻力,往后的工作无疑相当的艰巨。但他下定决心,既然组织上信任我,把这个担子交给我,无论如何一定要把工作搞上去。双溪街有一位老人去世,纪乌翻和县民政局领导及当地干部上门做丧家的工作,可死者的亲属无论如何要搞土葬。为了攻下这头一道难关,他同几位干部和殡葬工在现场守了五、六个小时,直到问题解决。回到家时,已是深夜了。

1988年,同安的殡改工作从城镇推向农村,火化区域逐步扩大,到1995年底己扩大到全县范围的12个镇3个农场,共计20O个行政村。在此期间,纪乌翻更是全身心地倾注在工作上。有一次,乡下又遇到个想搞土葬的“钉子户”,他带领几名殡葬工正准备驱车赶去做工作。1995年元旦前夕,与金门岛一水之隔的大嶝镇开始推行火化宣传工作,纪乌翻与县民政局领导多次到海岛,与大嶝镇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制定火化工作实施方案,并出面帮助镇里解决了缺殡葬运尸车辆的问题。那段日子,他们一直坚持在岛上协助镇里做好推行火化之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了火化的推行,使大嶝岛彻底告别了千年陋习。

他致力于殡改工作的网络建设。同民政局领导深人到推行火化的镇村,开展业务培训,帮助基层殡改员提高思想和业务水平。帮助一些村建立红白理事会,使他们在发动群众开展移风易俗、推行火化和骨灰寄存,简办丧事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今,同安区上下已经形成了工作网络,建立起了配套的管理制度,所里还先后帮助90多个村集资建起了骨灰室,在基层闯出了一条集资兴建殡改设施的新路子。纪乌翻带领全所职工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用心血和汗水换来了显著的工作业绩,全县(区)从建所开始,连续15年保持殡改火化率和骨灰寄存率两个百分之一百。殡管所的工作跨入了省、市民政系统先进行列,先后受到省民政厅和市民政局表彰各3次,受县(区)委、政府表彰6次,还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殡管所的服务是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许多的丧属因为感谢所里热情周到的服务,或者因为民间习俗需要给帮助收尸运尸的殡葬工“挂红”,“红包”不知多少次在所里晃来晃去。有一位台资企业老板为了感谢所里及时帮助处理他家的丧事,送来了“红包”。他见办公室里人多,等到纪乌翻上厕所时,跟了上去,将“红包”递上。纪乌翻手一推,严肃地说:“丧家服务是殡葬馆应尽的职责,怎么能收u2018红包u2019呃?”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多年来,别人将礼品送到他家也好,将“红包”偷偷塞到他办公桌里也好,他从未有一次“赏脸”。均一一给退了回去。他经常对职工说:“咱们殡管所虽小,可却是一个面向社会的服务窗口,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昧着良心的事决不能做。”在他言传身教下,一线职工也立身严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

为了提高所里的整体职工道德水平和服务质量,纪乌翻组织职工讨论制订了《殡葬职工工作责任制》和《文明服务条例》,根据各自工作特点,把管理人员8小时工作制改革为全日轮值制。这样,丧属需联系火化事宜,随时都会有人接待办理。他还针对殡仪服务这个“窗口”特点,大力抓好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内部建立了学习活动制度,连续多年坚持在职工中开展“岗位学雷锋、行业树新风”、“我为文明单位增光添彩”等系列学习竞赛活动,使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为丧属服务的意识得以普遍增强。有许多殡葬工在为丧家做好服务工作后,了解到丧家经济困难,还掏出了自己的积蓄资助丧属。多年来,这样的好人好事在所里层出不穷。

上一篇:何展宇

下一篇:耿永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