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o的个人简介
黄o,字直卿,号勉斋,黄r第四子。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生。自幼聪颖,志趣广远。年十七,父殁。淳熙二年(1175),黄o往见刘清之求学,清之奇其才,令从朱子授业。生平简介
淳熙三年春,黄o拜 朱熹为师,在崇安五夫里随朱熹苦读,常通宵达旦。他与朱熹高 徒 蔡元定、 朱熹学友吕祖谦论学,以“所闻与 朱熹相质证”,不久即成为朱熹高徒。 朱熹对他寄予厚望。淳熙九年 朱熹以仲女嫁黄o。宁宗即位, 朱熹遣o奉表行在,补将仕郎。不久母死,回梓守孝,墓庐讲学,从者甚多。
绍熙三年(1192)朱熹卜居 建阳 考亭,黄o也在附近结庐居住。朱熹在 建阳筑“竹林精舍”(书院)讲学,与书有:“他时便可请直卿,代即讲席”之语。 朱熹编《礼书》,其中丧、祭二篇由黄编成,朱熹对此十分满意。庆元二年(1196) 朱熹提倡的道学被朝廷斥为“伪学”,但黄仍坚持讲学,同年在 建阳潭溪建草堂讲道著书。庆元六年 朱熹病重,将所著书托付给黄o。 朱熹死后,黄o持心丧3年。调监嘉兴府石门酒库。
黄o步入仕途后,面对外族入侵,国弱腐败的社会现实,主战反和,致力于社会改革,力图“壮国势而消外侮”。嘉定元年(1208),黄o任江西临川县令,力主弛沿河场务之费,以抑制坐蠹之害和盗粜之弊。嘉定五年,改任 临江军新淦县令,着力整顿吏治,揭露该县胥吏勾结豪民,将职田作官田变卖。任安徽 安丰军通判时,亦不断整顿腐败的吏治。
八年,知湖北汉阳军。汉阳军地处军事要冲,却无城郭,黄o日以乞筑 汉阳城为急,但朝廷不从。黄o视事后即整顿郡兵,安抚百姓。时值大旱,而监司却不过问。黄o力筹赈荒米7万余石,粜给灾民,还收留外地流民2700余人,发仓予以赈济,民深感其德。
十年,知安徽安庆。安庆乃抗金前线,黄o到任后奏请修郡城,并亲自督修,每日五鼓坐堂,安排工程进度,修好郡城。两年后金兵南下,安庆城在抵御金兵入侵中起了重大作用,百姓深感黄o修城之德。
十一年,辞 安庆职,入庐山访其友 李燔、 陈宓,并在 白鹿洞书院讲学。不久改知和州,黄o以衰病辞。九月,命知广东潮州,辞。十二月,主管 亳州明道宫。十二年四月回 建阳,十月回福州专事讲学。十四年三月卒。
原文介绍
黄o(1152-1221年),字直卿,号勉斋。祖籍长乐县,徙居闽县(今福州市区)。宋淳熙二年(1175年),其兄任职吉州,黄o从行,结识刘清之(子澄)。清之奇其才,书荐于朱熹。时大雪,黄o至崇安五夫里拜访,不料朱熹已外出,黄o留住客邸,“卧起一榻,不解衣者二月”。次年春,朱熹归。黄o自见朱熹,便夜不设榻,衣不解带,少倦则微坐、一倚,或至达曙。朱熹语人曰:“直卿志坚思苦,与之处甚有益”。淳熙九年,朱熹以仲女为其妻。绍熙五年(1194年),授迪功郎,监台州酒务。时竹林精舍建成,朱熹致书黄o,请其“代即讲席”,并编《礼书》。庆元二年(1196年),“伪学”之禁起,朱熹罢祠落职,仍讲学不辍。黄o于建阳潭溪建潭溪精舍,为其“讲道著书之地”,亦为朱熹往来云谷、考亭憩息之所。翌年,丁母忧,黄o奔丧福州北郊长箕岭,筑墓庐讲学,从者甚众。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朱熹病重,命黄o收《礼书》底本,补辑成之;并手书与他决别道:“吾道之托在此,吾无憾矣。”朱熹病逝,黄o守丧3年毕。调监嘉兴石门酒库,揭露库吏勾结奸商“公造私酒”,官酒不卖,反而自卖私酒之行径。嘉定元年(1208年),黄o力主“壮国势而消外侮”。先后任江西临川令、新淦令及安徽丰安军通判。嘉定八年(1215年),知湖北汉阳军,面对严重旱灾,筹集赈荒米7万馀石,分甲乙丙丁四等赈粜,活者万家。嘉定十年(1217年),调知安庆府,亲自督修郡城,备战守,保障安庆境内不受金兵侵扰,当地士民称赞道:“不残于寇,不滔于水,生汝者黄父也。”次年,讲学江西白鹿洞书院。嘉定十二年(1219年)十月,返回福州;次年致仕,专事讲学,弟子日盛,编礼著书,孜孜不倦。病逝后,于绍定六年(1233年),诏赠朝奉郎,端平三年(1236年)赐谥“文肃”,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福州建勉斋书院纪念他,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祀于孔庙,又在府学里建黄勉斋祠。著有《朱熹行状》、《勉斋集》、《书传》、《易解》、《孝经本旨》、《四书通释》、《仪礼通解》等。对朱熹的影响
黄o论定 朱熹的道统地位,认为道出于天,表现为天地万物和人事的变化,
故有道统。道统传授的次序: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孔子、 颜子、 曾子、 子思、孟子、周敦 颐、 张载、 二程、 朱熹。黄把“传承道统”看成是 朱熹的最大成就。经过黄o的提倡和阐发, 朱子学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
黄o是传播和推广 朱子学的第一人,初传朱子学大都出于黄o之门。黄o在浙江为官时,将 朱子学传于金华人 何基,后来通过何基再传,朱子学盛行于浙江。黄o在江西为官时,传弟子 饶鲁。 饶鲁在江西讲学,广收弟子,成为 朱子学在江西的源流。黄o在汉阳为官时,在书院讲授理学,门人众多。后元兵攻入汉阳,俘虏理学家 赵复,携归北方,使之在 太极书院讲学,致使元代时 朱子学在北方迅速传播,遂成独尊之势。
著作
黄o著有《周易系辞传解》1卷、《仪礼经传通解续》29卷、《孝经本旨》1卷、《论语注语问答通释》10卷、《勉斋先生讲义》1卷、《朱侍讲行状》1卷、《勉斋诗钞》1卷、《黄勉斋先生文集》8卷、《晦庵先生语续录》46卷、《勉斋集》40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