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培牧

时间:2024-03-30 20:26:11编辑:小简

何培牧的个人简介

何培牧,本名何培,男,汉族,甘肃西和人,陇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作家、诗人,代表作品:《风吹小镇》、《甜橄榄》。

个人简介:

何培牧,本名何培,甘肃西和人,陇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曾先后在《中国诗歌》、《诗选刊》、《绿风诗刊》、《西北军事文学》、《草原(下半月刊)》、《散文诗》、《中国诗词月刊》、《飞天》、《星星》、《椰城》、《新作文》、《淮风》、《六盘人家》、《中国绿色锌都》、《甘肃校园文学》、《初中生学习》、《小拇指诗刊》、《陇南文学》、《青春风(成长风尚)》、《兰坪》、《开拓文学》、《东江文学》、《群岛文学》、《廊坊文学》、《西部诗报》、《教育周刊》、《大别山》、《天水晚报》、《新诗大观》、《网络诗选》、《风流一代――青春》、《现代青年》等刊物发表诗作二百余首,做过编辑,从事过教育。

作品发表:

《等西北归来》(首发《绿风》2010年第六期)

《秋蝉》(首发《诗选刊》2011年第四期)

《窗外》(首发《西北军事文学》2011年第四期)

《桃花》(首发《草原下半月刊》2011年第三期)

《想你》(首发《飞天》2011年第十一期)

《村小与日落》(首发《飞天》2011年第十一期)

代表作品:

在此之前我从没见过芝麻花/我无法想象它的色泽与形状/无法理解它如何结出那么小的果实/小小的,每一粒都含着饱满的幸福/黑芝麻 白芝麻/我用好奇的眼光猜测过有关它的一切/每一个细节,每一次盛开/都在我心里轻轻拂过/像一场风在我心田里吹/小小的,含着幸福的笑//关于一切猜测直到某一天/看见一望无际的芝麻田后/才知道错,才知道什么是美/那美多么沉重多么令人敬畏/大片大片的芝麻,一小朵一小朵的开着/我把花朵比喻过眼睛,灯盏/比喻过太阳和黎明/我无法再用其他美好的事物来比喻芝麻花/我只知道它盛开着/一望无际含着笑/我也知道有句谚语叫做/芝麻开花节节高

―――――《芝麻花》

还没有等我说出/你就老了/雪白雪白的梦/握在你手里/还没有走出戈壁/他就回来了//紧随马队,紧随五谷丰登/沿着一路躺下的汗水/携带骆驼,坎儿井/携带葡萄园里紧闭的眼睛/忧郁的夜色/风尘仆仆// 关于一个胡杨的背影/一片绿洲生长着向往/僧侣,哈密,吐鲁番盆地/纳木错转动所有的经筒/一些最简单的日子/晾晒在太阳下/和葡萄一起甘甜//晚钟在等待/闹市 霓虹在等待/从童年里流出来的眼泪在等待/等你哄睡了那边的孩子后/来给我讲白羊和耗牛/讲雪原下的哈达,深夜里的青稞/和天上的神话

―――――《等西北归来》

夕阳渐渐没有了光泽/它奔跑了一日的时光//就要落去了//人们都从田地里归来/带着疲惫的眼神/一一走过田埂、池塘/走过一条条田间小路/相互说着一日的收获、辛苦/说着自己的儿女/以及一些与前程相关的话题/是那么幸福//我每每站在村口/看着晚景/看着春天一年又一年的奔跑/那时我总想写写天空、晚霞/写写笼罩在烟雾里的村庄/写写满坡的油菜花/它们生长在村庄的晚景里/个个都像是村民的眼睛/它们一看见美好的事物/便在一夜间大片大片的开了

―――――《晚景》

风,呼啦啦的吹着/一个年轻的汉子再也无法入睡/他在公鸡未叫之前就站在了院子里/看着东边泛白的天空/看着越来越大的黎明/向他的身体迅速撞来//这个汉子早忘记了一夜的疲惫/忘记了炕头裸露雪白臂膀的娇妻/弯着腰,蹲在屋檐下/来回把生锈的镰刀磨得锃光瓦亮/来来回回,镰刀和磨石碰撞的声响/夹杂着汉子沉重的喘息/在风里是那么干脆而又悠扬//七月的风是神秘的/它吹过山坡/吹过不大不小的平原/使每一株都草肃然起敬//七月的风摇曳着麦子/它使一个汉子心里发慌/使一个汉子深深迷醉/而这一切都使一只刚刚苏醒的苍鹰/擦亮眼睛/它在院子上空久久盘旋/直到那块磨刀石发出最后一声苍脆的响/它便撒腿就跑

―――――《七月的风》

秋天到了,风在呼啦啦的吹/摇曳在半空中的午后/和着轻风不急不躁/我坐在山顶/看着一叶落,看着天下秋//叶落归根,多么安静的终结/泥土深沉,天空倒影出金黄/和风站在一起的人/从一丝丝喊叫中取走记忆/秋天安静的落地,这样多么美好/在这样的日子里,如何教人对往事绝口不提/不提忧郁的夜色,不提紫藤萝,不提沙漠/不提爱/这样多么美好//叶落归根,多么安静的终结/此刻谁还会把自己藏得比风还深/坐在山顶,如同坐在风口浪尖/从那一丝丝喊叫中/把自己交到风的手里/这样多么美好

―――――《这样多么美好》

名家点评:

何培牧的《那一年》与庄苓的《三阳川的麦子熟了》颇有相近的意境与趣味,它所诉说的也是乡村孩子的走进家乡走近乡土的心绪与思考。“那一年,我背负着一个深夜/沿着村庄走过/气喘吁吁/我听见一个婴儿的哭声/那声音和我的童年是多么相像……”诗人用的是一种回忆的语调来叙述自己回乡的体验,也一样把自己对乡村的思考融入到朴素的词语之中。这种追求诗歌语言朴素美的理想是值得推崇,特别是在众多诗人以追求零乱花哨的语言世界为时尚之时,这种牢牢守护住语言本真性的行为,就值得敬重与骄傲。

―――――北京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谭旭东

何培牧的诗歌中也充满着对故土的深情;不同的是,后者更注重诗意的栖居,他用诗歌在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山水田园画,有点像王维“诗中有画”的感觉。比如《秋野》、《坐在窗下》等。读他的诗,像走进了一片风景旖旎的境地,暖暖的阳光下,一群牛在草地上嗅着“花朵”的香味,咀嚼着甜蜜的心事;微风一吹,那些在枝头蠢蠢欲动的的桃花,说开就开了……他的诗像一条清冽的溪水,欢快,明丽,湿润着你我,还有他们。语言质朴自然,在描绘乡村生活及其景色的同时,也寄托着自己内心的那份爱恋与忧伤,诗中总在不经意间弥漫着柔和、恬静、幽远,甚至忧郁的情愫,而这些都使他的诗读来更加亲切、感动、迷人。在这一点上,何培牧和谢尔盖?叶赛宁有些相似,他们的“歌唱”都是很有感染力的。

―――――甘南诗人花盛

坐在窗下凝望黑夜和桃花。何培牧的诗歌,语言质朴而干净,充满温暖和温情。那些马车、草地、屋檐、庭院都好像泛着怀旧的光芒,而这光芒里必将隐藏着自我心灵的密码。恬静诗意的自然场景带来平凡深处的战栗,一种朴素的美感萦绕字里行间,家园情结、故园意识成为他诗歌里的重要因子。与此同时,凝望黑夜和桃花就成为他诗歌创作的隐喻,这两级事物的对立统一更能彰显自身诗歌的内在张力。“她不让我听见/自己的鸣叫是如何的悲哀”是一种辛酸,一种苍凉;“风一吹/桃花就开了/睡眼惺忪/看着春天的门”则是一种憧憬,一种念想。

―――――诗人作家李王强

“我是勇敢的叛逆者, 我超越宇宙、傲然独立我的头永远高高昂起户。”这是著名的孟加拉爱国诗人卡吉?纳兹鲁尔?伊斯拉姆的成名作《叛逆者》中的诗句。何培牧称自己是一个善于反叛但又暂时无法反叛的叛逆者,他是矛盾的客体,有敏锐的视觉和怀旧的心。“我坐在青山与青山建构的围墙外 / 看着紫藤萝忧伤如同往年。”他具备诗人最珍贵最恰当的东西。

―――――甘肃省作协会员离离

他说自己因为有“极度的恨而拥有广泛的爱”,这个瘦弱的孩子体内有大气场,如此矛盾,却如此和谐。他的诗里不仅仅有青春的感伤和迷茫,而是“内心里盘踞过爱/痛苦与贫困”这些成熟、深刻的情感体验。或许是“惨淡的童年”给了他更深入内心的思考,使得何培牧在葱茏的岁月里,能冷静的想象自己年老的情境:“老去就老去吧/就像裸奔在阳光下的夜晚/等待一个并不惊艳的黄昏”。这种淡然和洞悉,在年轻的作者里并不多见。

―――――《中国诗歌》编辑朱妍

上一篇:黄孝先(北宋诗人)

下一篇:戈峰(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