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卫军

时间:2024-03-30 17:55:01编辑:小简

惠卫军的个人简介

惠卫军教授级高工钢铁研究总院1986.9-199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大学本科1990.8-1992.8 航空工业第148厂 理化检验室,助工,金相和热处理工作1992.9-1995.4 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生部,硕士生,超...

基本信息

惠卫军

教授级高工

钢铁研究总院

简历

1986.9-1990.7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 大学本科

1990.8-1992.8 航空工业第148厂 理化检验室,助工,金相和热处理工作

1992.9-1995.4 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生部,硕士生,超高强度钢断裂韧性的研究

1995.5-1996.12 钢铁研究总院 粉末冶金研究室,中南金刚石锯片厂,助工,热处理工艺和质量控制

1997.1- 钢铁 研究总院 结构材料研究所,工程师/高工/教授级高工,研究室主任,合结钢研发和高强钢的服役性能

1998.9-2003.4 钢铁研究总院 研究生部,在职博士生,高强度钢延迟断裂行为的研究

2003.9-2006.4 钢铁研究总院 博士后流动站马钢工作站,博士后,中碳冷镦钢在线软化处理技术开发

科学技术成就和贡献

1.近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计划项目一期和二期)的“1500MPa级长寿命合金结构钢”课题和“长疲劳寿命机械制造用高强度钢的研究”课题、“新一代高强度螺栓钢研究开发”课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重载用非调质钢技术开发”课题(“十五”国家科技攻关)及“节能微合金非调质钢棒材关键技术开发”课题(“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研究工作,此外还主要负责“高性能低成本冷镦钢的研究”(“十五”863计划课题)、多项军工配套材料和企业技术服务等方面的研发工作。

2.轿车悬挂系统的螺旋悬挂弹簧为轿车上十分重要的安保件,其质量至关重要。九十年度早期,我国引进轿车用螺旋弹簧用钢的质量特别是疲劳寿命无法满足引进轿车的要求,需要大量依赖进口。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在“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轿车螺旋悬挂弹簧用钢”中,主要负责高强度弹簧钢疲劳破坏和弹性减退机理的研究。通过系统研究发现了影响国产弹簧钢疲劳寿命低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降低钢中氧含量以减少夹杂物数量、控制夹杂物尺寸和夹杂物变性处理的技术路线,成功地解决了高强度弹簧钢疲劳寿命低的难题;通过钢中化学成分特别是碳、硅和微合金化元素的优化控制,成功地解决了国产弹簧钢弹减抗力难以满足设计应力要求的难题。该项目解决了我国高强度弹簧钢制成轿车弹簧寿命低、满足不了进口轿车技术要求的难题,结束了我国轿车弹簧用钢完全依赖进口的历史,填补了国内空白,并大量应用在奥迪、桑塔那、捷达等车型上,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荣获2000年度冶金科技进步二等奖(第4完成人)。

3.在承担的973计划项目一期(课题副组长,首席科学家兼任课题组长)和“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课题组长)中,对高强度钢的延迟断裂行为进行了大量系统的基础研究工作,提出了解决高强度钢延迟断裂问题的创新性思路,并成功地设计出1300 MPa~1600 MPa级的新一代耐延迟断裂高强度结构钢ADF系列及其制造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了6项国家发明专利。ADF系列钢成功地将传统调质钢的强度水平提高到1300 MPa级以上,同时具有十分优异的耐延迟断裂性能,可推广应用到许多行业。在中、日、韩三国的同类项目中率先实现了工业化批量生产应用。应用该钢种生产的耐延迟断裂高强度螺栓已在南京依维柯汽车公司投入工业化批量生产,累计装车近十万辆,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汽车上批量应用13.9级耐延迟断裂高强度螺栓的国家;已顺利通过国家某重点军工型号的严格考核,获得批量应用;在我国高速列车、东风汽车公司引进的高性能发动机和其它军工重点型号中的推广应用工作正在进行。此方面的部分研究工作2006年荣获“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材料发明类)(第2获奖人)和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第2完成人)。《科技日报》、《中国冶金报》对此专门进行过报道。

4.在主要负责的863课题“高性能低成本冷镦钢的研究”中,创造性将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DIFT)理论应用到中碳钢,首次提出了低温热机械轧制在线球化碳化物的技术路线;并结合微合金化成分优化及低温热机械轧制工艺等要点,开发出了免退火中碳冷镦钢生产的系统技术;首次成功地开发出8.8级在线软化免退火的高性能冷镦钢盘条新产品和优化的用户使用技术;在世界上第一个获得了在线软化处理的中碳钢35KM线材。本项成果已稳定地应用于生产,紧固件制造企业已大批量采用,截止2006年12月,马钢已批量生产11.13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3877.61万元,经济效益5287.77万元;同时为用户节约费用250元/吨,产生附加社会效益2782.5万元,并实现了节能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推广应用前景良好。本项目填补了我国在特殊钢在线软化处理技术领域的空白,对该技术在其它钢类的研究开发及其应用将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在我国能源日益紧张的今天,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无疑将会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成果总体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已于2006年12月通过安徽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获得2007年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三等奖)(均为第2完成人)。

5.为重点军工配套材料“XXX高性能装甲钢研制”的主要参加者,在该钢种的热处理工艺优化、抗弹机理方面作为大量研究工作。该钢种是国内首创的一种高硬度、纯净型均质装甲钢,性能水平比国内传统高硬度装甲钢有较大幅度提高,已正式用于多种重点军工型号。

6.作为研究室主任和主要完成人,采用研究室在装甲钢板研发领域的多年研究成果,成功地开发出民品F60X系列防弹钢板,该钢板累计生产量达近2000吨,产值3000多万元,应用于国内多种运钞车的防护,为国内民用防弹钢板的最大供应商。

7.为军工配套材料“XXX弹簧钢的研制”项目负责人,采用合理的工艺技术路线,克服了钢

科学发现、技术创新或技术推广要点

1.在高强度钢延迟断裂行为的基础理论研究中,1)在国际上率先研究了超细晶粒(5μm)高强度钢的延迟断裂行为,明确了晶粒细化的作用机制;提出了通过晶粒细化来同时改善高强度钢的强韧性和耐延迟断裂性能的技术路线;2)采用添加钼元素强化晶界和晶内微合金元素析出物作为氢陷阱的技术思路,来强化晶界、抑制晶界氢的富集; 3)提出了较大幅度地改善了高强度钢延迟断裂问题的创新性思路:“晶粒细化+晶界强化+氢陷阱控制”,获得了耐延迟断裂高强度结构钢,并得到了工业实际应用证明;4) 发展了二次硬化钢,采用良好合金成分设计和发展适当的回火工艺,使碳化物分布有利于强韧性配合并形成氢陷阱,使具有沿晶断裂特征的延迟断裂转变为韧性穿晶断裂。

2.创造性将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DIFT)理论应用到中碳钢,首次提出了低温热机械轧制在线球化碳化物的机制和技术路线;并结合微合金化成分优化和低温热机械轧制工艺等,开发出了免退火中碳冷镦钢生产的系统技术。

代表性论文专著

自1996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107篇,其中SCI收录26篇,EI收录47篇;上述论文中,35篇为第一作者,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14篇,英文论文7篇。SCI文章有26篇被引用64次,其中他人引用26次(详见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引证检索报告)。

中国科学文献引文数据库(CSCD)1989-2006年及2007年部分数据,共收录47篇,有41篇共被引用79次(详见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中国科技论著查询证明书)。

惠卫军,翁宇庆等. 《超细晶钢―钢的组织细化理论与控制技术》中的第3篇第一章“耐延迟断裂高强度马氏体钢”(p.409-466,约7万字),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

惠卫军(第一著者)等.《高强度紧固件用钢》,约40万字,正在审定,待出版.

重要论文:1)金属学报,2002,38(10):1009;

2)金属学报, 2004,40(6):561;

3)金属学报,2004,40(12):1274;

4)金属学报, 2005, 41(6):611;

5)金属学报, 2007, 43(7): 719;

6)金属学报, 2007,43(10):1031;

7)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5, 26(5):57;

8)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6, 27(6):37;

9)材料热处理学报, 2007, 28(5):37;

10)钢铁研究学报, 2003, 15(2):30;

11)钢铁研究学报,2002,14(1):30;

12)钢铁,2002,37(10):43;

13)钢铁, 2002,37(3):37;

14)钢铁, 2001, 36(3):69;

15)钢铁,1999,34(9):68;

16)钢铁, 2005,40(9):60;

17)机械工程材料,2001,25(3):28;

18)金属热处理,2002,27(1):10;

19)金属热处理,2002,27(3):14;

20)J Iron Steel Res Inter,2005,12(1):43;

21)J Iron Steel Res Inter, 2003, 10(4):63;

22)J Iron Steel Res Inter, 2002,9(1):40;

23)J. Iron & Steel Res., Int., 2007, 14(6):53

科研项目

1.应用发明的耐延迟断裂高强度结构钢ADF系列生产的多种13.9级耐延迟断裂高强度螺栓已在南京依维柯汽车公司投入工业化批量应用,累计装车6.7万多辆(2003年7月-2006年12月);

2.主要负责的863课题“高性能低成本冷镦钢的研究”开发出的8.8级在线软化免退火的高性能低成本冷镦钢盘条新产品已稳定地应用于生产,紧固件制造企业已大批量采用;自2004年7月-2006年12月,马钢已批量生产出11.13万吨,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3877.61万元,经济效益5287.77万元;同时为用户节约费用250元/吨,产生附加社会效益2782.5万元,并实现了节能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推广应用前景良好。

上一篇:顾蕾(人物)

下一篇:黄梁(影视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