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峻山的个人简介
侯峻山,山西梆子、河北梆子花旦。兼擅武生。出生于1854年12月4日,逝世于1935年6月1日,享年八十二岁。侯峻山 - 简介
侯峻山,男,山西梆子、河北梆子花旦。兼擅武生。名达,号峻山,小名瑞子。早年艺名喜麟。山西洪洞县人。父名世昌,业农。妻王氏,子一人,孙三人。
侯峻山 - 生辰
出生于1854年12月4日,咸丰四年(甲寅)十月十五日;逝世于1935年6月1日,农历乙亥年五月初一日。享年八十二岁。
侯峻山 - 生平
九岁在太原省城入喜字科班学戏,三个月后出台,初演《白水滩》饰武旦徐凤珠。转演于晋北、张家口一带,唱山西北路梆子。十三岁成名,因得艺名“十三旦”。同治九年入京搭全胜和班演出,第一次在庆和园演《打金枝》,在京连唱五年,专演梆子花旦,名大著。后曾五次赴上海演出,三次赴京作赈灾演出。他将《小放牛》传入北京,广为流传;又将板胡引人山西北路梆子,促进了北路梆子伴奏音乐的发展。
清代申左梦畹生《粉墨丛谈》说:“癸酉(1873)、甲戌(1874)间,十三旦以艳名噪燕台。”当时梆子腔深受劳动群众所喜爱,士大夫则多抱歧视的态度,如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清同治十二年二月一日)中说:“都中向有梆子腔,多市井鄙秽之剧,惟舆隶贾竖听之。”
其上台时掌梆子者曰黑雄掌,胡胡者曰吴喜。同治十三年(1874)因国服停止彩唱。光绪元(1875)年在福寿堂演《回荆州》饰孙尚香、老达子红饰刘备、老七金子饰赵云、银玉饰张飞。又尝观徐小香演《八大锤》,默记于心,摹仿练习极得神似,但系唱梆子,亦在福寿堂初演。彼时戏座钱一吊,因初演《八大锤》增二百文。光绪十年(1884)入内庭供奉。
后收徒曰牛雨亭。
侯峻山 - 活动年表
1908年6月29日,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六月初一日:光绪三十四年六月南海传差
南海传差。共时二十六刻十。
演出剧目
《福禄寿》(一刻)
《穆柯寨》(三刻十)(杨德福)
《蟠桃会》(三刻)(朱裕康)
《钓金龟》(二刻五)(龚云甫)
《举鼎》(二刻五)(王凤卿,朱素云)
《水帘洞》(三刻十)(杨小楼)
《教子》(二刻五)(谭鑫培,王瑶卿)
《铁弓缘》(三刻)(侯俊山)
《青石山》(三刻)(李顺亭)
《万寿无疆》(二刻)
1908年9月5日,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八月初十日: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南海传差
南海传差。共时四十刻十分。
演出剧目
《福禄寿》(一刻)
《泗洲城》(二刻十)(朱裕康)
《昭君》(二刻)(陈德霖)
《八大锤》(五刻)(侯俊山,钱金福)
《天齐庙》(四刻)(郎德山,龚云甫)
《金钱豹》(三刻五)(杨小楼)
《探亲》(一刻五)(王瑶卿,张二锁)
《五人义》(三刻五)(李连仲)
《昭关》(二刻)(王凤卿)
《长坂坡》(五刻)(杨小楼)
《查关》(二刻)(杨德福,朱素云)
《竹帘寨》(七刻)(谭鑫培)
《万寿无疆》(二刻)
1922年10月18日,农历壬戌年八月廿八日,晚:1922年10月18日第一舞台演出
本晚第一舞台举行义务戏,全由票友演出。
演出剧目
《射戟》(铁麟甫)
《长坂坡》(林钧甫)
《雅观楼》(包丹庭)
《汾河湾》(言菊朋,蒋君稼)
《八大锤》(红豆馆主饰王佐,侯峻山饰陆文龙)
1922年12月2日,农历壬戌年十月十四日:溥仪大婚堂会戏第一天
清末代皇帝溥仪12月1日大婚,命名角到紫禁城唱三天堂会戏。
升平署的大婚演出档案记:漱芳斋承应,巳正二刻五分开戏,戌正一刻五分戏毕。
演出剧目
《跳灵官》
《取金陵》(九阵风)
《嫦娥奔月》(林颦卿)
《牛头山》(周瑞安)
《戏凤》(小翠花)
《状元印》(杨小楼)
《天水关》(王又宸)
《长坂坡》(俞振庭)
《八大锤》(侯俊山)
《闹学》(尚小云)
《恶虎村》(外班)
《青石山》(俞振庭,余叔岩)